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1.
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22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方法:220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全身热疗,观察其疗效。全身热疗采用SRI全身热疗系统,温度40℃±0.5℃,持续90-120分钟,1次/3周。结果: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3例(1.36%),部分缓解(PR)28例(12.73%),疾病稳定(SD)118例(53.64%),疾病进展(PD)71例(32.27%),疾病控制率(CR+PR+SD)67.73%。绝大多数患者自觉症状好转,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全身热疗联合化疗近期疗效确切,不同肿瘤对全身热疗的敏感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12.
274例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NSCLC的防治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组织学确诊的274例NSCLC患者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分析影响临床分期和病理的独立风险因子。结果男女比例为1.88∶1。腺癌和鳞癌约占总样本的90%,晚期患者占67.88%。47.45%有吸烟史,约28.83%来自农村。女性、农村患者发病年龄明显低于男性及城市患者。性别、病理类型及手术史是影响临床分期的独立风险因素。女性、腺癌及未进行手术的患者,晚期的比例更高。性别、年龄及吸烟状态均为影响病理的独立风险因素。男性、≤60岁以及吸烟患者更易患鳞癌。无论吸烟与否,男性较女性更易患鳞癌。即使排除吸烟因素,女性也较男性更易患腺癌。结论 NSCLC的发病特点发生变化,应加强对女性、农村人群及中青年的肺癌普查,提高早期NSCLC的筛查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2周期大剂量化疗方案联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D—HDC)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28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分为2个组。D—HDC组预处理方案:多西紫杉醇(DXL)110~130mg/m^2 噻替哌(THPA)300~400mg/m^2十卡铂(CBP)650~750mg/m^2,预处理后第2天回输外周血干细胞,间隔3~5周重复,共治疗2个周期;S—HDC组预处理方案:DXL110-130mg/m^2 THPA350-450mg/m^2 CBP750-950mg/m^2,预处理后第2天回输外周血干细胞,治疗1个周期。分别评价2组肿瘤客观缓解率和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D-HDC组和S-HDC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66.7%(10/15),54.5%(6/11);2组白细胞毒性相近,但D-HDC组血小板毒性较低,Ⅲ~Ⅳ度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和黏膜炎的发生例数较少。结论D-HDC治疗转移性乳腺癌客观缓解率较高,血小板毒性较轻,Ⅲ~Ⅳ度非血液学毒性发生例数较少,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5.
陈衍  刘文超  秦鸿雁  张瑞  韩骅 《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2):1701-1704
目的:构建脂肪酸合成酶(FAS)启动子驱动下的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HSV-TK)重组腺病毒,研究其对乳腺癌细胞SKBR3的靶向杀伤作用。方法:以AdEasyTM腺病毒系统为载体,构建FAS启动子驱动下的HSV-TK重组腺病毒载体Ad-FAS-TK,将线性化的Ad-FAS-TK在AD-293细胞中包装,经过大量扩增和纯化,得到重组腺病毒。MTT法检测重组腺病毒Ad-FAS-TK与前体药物更昔洛韦(GCV)对SKBR3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FAS启动子驱动下的HSV-TK重组腺病毒载体Ad-FAS-TK,经包装、扩增和纯化得到约1010pfu/ml的重组腺病毒。MTT法和TUNEL检测结果显示,FAS启动子驱动下的HSV-TK重组腺病毒与GCV能够诱导SKBR3细胞凋亡,产生靶向细胞毒作用。结论:FAS启动子驱动下的HSV-TK重组腺病毒联合GCV对SKBR3细胞具有靶向杀伤作用,FAS启动子可以作为肿瘤靶向基因治疗的工具。  相似文献   
16.
韩晟  陈衍  贺书云  胡三觉 《心脏杂志》2003,15(1):15-16,22
目的 :为适应非线性科学与电生理学的结合 ,需要在动物实验中直接提取心电 R- R间期和动作电位的峰峰间期等时间序列并存储下来以便于进一步分析研究。方法 :利用计算机采样 ,实现了电生理实验的原始波形、放电频率、心电 R- R间期、动作电位峰峰间期 (interspike interval,ISI)的实时显示和存储。结果 :该系统可以应用于多种电生理实验记录及分析 ,特别适用于非线性方法对电生理实验时间序列数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工作记忆负荷对返回抑制影响的年龄效应。方法将基本返回抑制范式和工作记忆任务的结合,以大学生和老年人为被试。结果在中等工作记忆负荷水平条件下,老年组返回抑制消失;在高工作记忆负荷水平条件下,年轻组返回抑制消失。结论空间工作记忆负荷水平和年龄影响返回抑制。空间工作记忆负荷的增加对老年组返回抑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宋内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敏感性降低的相关耐药基因的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对131株宋内志贺菌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采用PCR法检测DNA旋转酶A亚单位(gyrA)、拓扑异构酶ⅣC亚单位(parC)基因的喹诺酮类药物耐药决定区(QRDR),并对PCR结果进行测序分析,同时用PCR法对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PMQR)基因(qnr)和氨基糖苷乙酰转移酶变异基因aac(6’)-Ib-cr]进行筛选.结果 131株宋内志贺菌对萘啶酸的耐药率达100%,而对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全部敏感,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分别为93.9%、92.8%和93.2%.94%的萘啶酸耐药宋内志贺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出现下降.萘啶酸耐药菌株gyrA均发生单点83位丝氨酸→亮氨酸(Ser→ Leu)突变,但parC未发生突变;未检出qnr和aac(6')-Ib-cr基因.结论 萘啶酸耐药宋内志贺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性降低,其产生的主要机制为gyrA发生83位Ser→Leu替换.  相似文献   
19.
20.
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类通过受体介导参与体内白细胞迁移、活化和分布,从而调节免疫应答的一类细胞因子。近年来发现趋化性细胞因子与造血调控密切相关。本文着重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几种与造血调节有关的趋化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