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对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00例。使用胰岛素访谈工具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包括四个步骤:我对胰岛素的看法,专业访谈参考手册,画说胰岛素,我的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健康教育,内容包括糖尿病的有关理论概论、饮食指导、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注射及保存方法、自我血糖监测的原则以及方法。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DSCS)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护理行为执行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DS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明显降低(P〈0.05),敌对性、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抑郁、焦虑因子得分明显降低(P〈0.05),余因子得分无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DSCS评分及各分项目评分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DSCS评分及各分项目评分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可以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22.
绝经后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绝经后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79例绝经后T2DM患者的正位腰椎(L1-4)、左股骨颈与左股骨粗隆及左全髋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值分为骨质疏松组与非骨质疏松组,并对测定的相关化验指标、年龄、病程、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及体质指数(BMI)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BMI、白细胞介素6(IL-6)、骨钙素、绝经年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直线相关分析显示IL-6与骨质疏松(r=0.260,P=0.020)及糖化血红蛋白(GHbAlc)(r=0.259,P=0.023)相关;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绝经后T2DM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与年龄独立相关,与BMI独立负相关.结论 年龄与低BMI可能是绝经后T2DM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3.
目的比较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诺和锐30治疗口服降糖药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135例血糖控制未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组(68例)与诺和锐30治疗组(67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及HbA1c变化,以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各监测点血糖及HbA1c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低血糖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与诺和锐30都能有效控制血糖,两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且相近。  相似文献   
24.
人类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普遍易感.诸多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HP感染率升高,且HP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也有研究结果不一致.糖尿病患者HP感染与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T2DM)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影响因素及其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关系。方法对本院内分泌科近2年来住院的87例T2DM患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Hcy,使用NicoletVikingIVD肌电图诱发电位仪测定胫神经和腓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肌电图正常者为非DPN(A组,42例),神经电生理异常者为DPN(B组,45例),同时还检测了叶酸、维生素B12以及肾功能等各临床、生化参数,并检测了32名正常对照组人群的血浆Hcy。结果Hcy的水平在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B组与A组间年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BMI、FBG、GHbA1c、Cr、TG、TC、VitB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在病程、叶酸、血浆Hcy水平和高Hcy血症的发生率在DPN组显著升高。单因素分析中,Hcy与年龄(r=0.464,P<0.01)、SBP(r=0.223,P<0.05)、Cr(r=0.443,P<0.01)呈正相关,与VitB12(r=-0.225,P<0.05)、叶酸(r=-0.237,P<0.05)呈负相关,与病程、BMI、DBP、TG、TC、FBG、HbA1c、无明显相关(P>0.05)。以有无DPN为应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BMI、GHbA1c、叶酸与DPN的发生独立相关。与其余因素无显著相关。结论本组资料表明,患者的Hcy、叶酸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本地区健康孕妇早、中、晚孕期的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及变化规律。方法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方法测定碘充足地区单胎妊娠的健康妇女及年龄匹配的非妊娠妇女甲状腺激素水平,其中孕早期196例,孕中期209例,孕晚期233例,非妊娠妇女138例,分别建立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结果以中位数(M值)及双侧限值(P2.5和P97.5)表示甲状腺激素在孕早、中、晚期及非妊娠妇女的参考值范围,除孕早期FT4外,其余各孕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均与非妊娠妇女有统计学差异;各孕期比较,促甲状腺激素(TSH)在孕早期最低,孕晚期最高,各孕期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FT4水平在孕早期较中晚期升高(P<0.01);FT3水平在孕早期最高,孕晚期最低,3组间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TT4水平在孕早中期较孕晚期升高(P<0.01);TT3水平在孕中期最高,孕晚期最低,各孕期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孕妇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非妊娠妇女存在明显差别,各孕期之间亦存在明显差异,建立各孕期的甲状腺激素参考值范围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27.
28.
测定76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48例健康对照者血清sICAM-1和sVCAM-1水平.分别比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和无DR与对照组sICAM-1和sVCAM-1的水平.结果DR和无DR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高于对照者(P<0.01,P<0.05),有DR高于无DR(P<0.001),增殖型DR又高于单纯型DR(P<0.01).结论表明sICAM-1和sVCAM-1可能参与了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并可作为病情监测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29.
老年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同型半胱氨酸(Hey)水平以及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根据IMT将13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IMT增厚组(IMT>0.9 ram)55例和对照组(IMT≤0.9 mm)77例,分别检测血hsCRP、Hp IgG抗体、Hey和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MT增厚组与对照组比较,年龄(70.3±8.1)和(67.9±8.5)岁(P<0.001),吸烟(吸/否)23/32和14/63(P<0.05),hsCRP 3.26(0~9.96)和1.17(0~8.06)mg/L(P<0.001),Hcy(9.59±3.27)和(8.15±3.24)μmol/L(P<0.05),总胆固醇(5.53±1.43)和(5.08±1.05)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15±1.09)和(2.68士0.71)mmol/L(P<0.05),收缩压(147±23)和(131±22)mm Hg(P<0.001),脉压(67±20)和(57±16)mm Hg(P<0.001).两组Hp IgG抗体阳性率61.8%(34/55)和59.7%(46/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IMT与hsCRP(r=0.475)、年龄(r=0.398)、脉压(r=0.370)、收缩压(r=0.354)、LDL-C(r=0.343)、Hey(r=0.244)、总胆固醇(r=0.213)呈正相关(均为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MT与年龄、吸烟、LDL-C、hsCRP、脉压独立相关.结论 高hsCRP、年龄、吸烟、高LDL-C、脉压增大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与IMT增厚未见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大血管病变(MVC)关系。方法选取T2DM患者400例,按照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单纯T2DM组216例,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组184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10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常规生化指标、血清25(OH)D3水平检测;又根据25(OH)D3水平,将糖尿病患者分为伴维生素D缺乏组与不伴维生素D缺乏组,比较两组患者的MVC发生情况。结果 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184例合并大血管病变,216例仅为单纯T2DM患者,3组患者年龄、糖尿病病程、血25(OH)D3浓度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血25(OH)D3水平显著低于单纯T2D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单纯T2DM组相对健康对照组血25(OH)D3水平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伴维生素D缺乏T2DM组的大血管病变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伴有维生素D缺乏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糖尿病病程、年龄、吸烟史、25(OH)D进入回归方程。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吸烟史为糖尿病大血管的危险因素,血维生素D为保护性因素;T2DM患者血25(OH)D3水平与年龄、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结论血清25(OH)D3水平与T2DM大血管病变发生呈明显负相关,血清25(OH)D3水平降低可能增加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