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4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214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14例非小细胞肺癌行肺叶切除加同侧纵膈淋巴结清扫。手术和病理结果均显示 NSCL C淋巴结转移首先是叶支气管、肺门区 ,然后是纵膈各区 ,纵膈各区淋巴结转移与原发灶所在的部位有关 ;手术和病理 N分期相差甚远 ;直径 >2 0 mm的淋巴结病检癌转移率达 70 .9% ,而直径 <10 mm的淋巴结仍有 16 .3%病检证实为癌转移 ;术后 4月内临床发现上肺癌所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有 83.4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因此通过手术发现和病检结果的分析 ,有助于指导非手术 NSCLC放射治疗设计。  相似文献   
12.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是食管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诊断和处理不及时可危及生命.为了预防乳糜胸的发生,在手术中对胸导管损伤或怀疑损伤的患者应该常规结扎胸导管.本院从1993年5月~2001年3月期间共行食管癌1 620例,对其中456例(28.1%)术中胸导管损伤或怀疑损伤的患者进行了胸导管结扎,但术后仍有8例患者发生乳糜胸,发生率1.7%.这说明预防性接扎胸导管并不能完全避免术后乳糜胸的发生.为了探讨预防性接扎不成功的原因,提高其疗效,作者分析这8例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内翻拔脱术的适应症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对15例胸上段及颈段管食癌病人术前行CT、钡餐、心电图及肺功能检查,并作食管内翻拔脱术。结果:4例声音嘶哑,3例胸腔积液,2例吻合口瘘;手术死亡1例,无严重心、肺并发症,10例迅速康复;2例分别生存8月、12月,1例生存2年,4例生存3年,其余至今存活。结论:食管内翻拔脱术对心、肺影响小,适于颈段及较早期胸上段食管癌患者。  相似文献   
14.
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18例临床分析韩泳涛,宋煜宏,陈利华,任光国,李强,郑少东,廖琼,廖文满(四川省肿瘤医院,成都610041)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我院自1987~1994年间收治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18例,占同期食管癌的1,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手术的护理。方法:对3例患者并发的间歇性、汹涌鼻衄,进行性、不可逆性视力下降进行护理分析。掌握颈动脉压迫试验,股动脉穿刺部位出血防治,熟悉入介栓塞程序,有效配合手术全过程,术后密切注射颅内供血状况及下肢血液循环,预防颅内水肿。结果:有1例介入栓塞患者假性动脉瘤闭塞,无再次鼻衄发生。结论:护理的密切配合是高科技、高难度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6.
我院自1998年至2006年共采用结肠代食管手术24例,现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输液是临床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也是护理基础操作的重要内容 ,在输液操作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稍有差错即可发生护理纠纷。据统计分析 ,因输液方面引发的护理纠纷居各种原因引发纠纷之首。我院对因输液引发的纠纷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总结 ,制定了若干切实可行、有效的输液管理措施 ,在临床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 建立健全输液管理制度了避免在输液过程中因某一环节失误而引发差错事故 ,确保病人安全 ,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责任到人。1.1 输液操作每一步 (如收药、核对、配药、注射等 )护理人员均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并熟悉每一种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经右胸上腹食管癌手术的术式与胃排空障碍发生的关系.方法 从1998年2月到2008年10月,我科共行右胸上腹食管癌手术2582例,把行根治性手术和姑息手术的2565例根据术中对胃的操作方式分为,A组:未做特殊处理组(713例);B组:固定胃于膈肌组(397例);C组: 对折缝合缩胃组(426例);D组:管胃成形组(1029例).比较各组胃排空障碍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2565例患者中,共发生术后胃排空障碍86例(3.4%),其中功能性胃排空障碍41例,机械性胃排空障碍7例,吻合口瘘合并胃排空障碍38例.A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60例(8.4%);B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7例(1.7%);C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14例(3.2%);D组发生各类型胃排空障碍5例(0.5%),A组各类型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高于B、C、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改进手术技术可以降低经右胸上腹食管癌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管胃成形术是较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程,反复发作,可出现出血、穿孔及梗阻等并发症。全世界中约有10%的人在其一生中曾患过此病,对人类健康影响很大,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在治疗中应考虑采取什么样的治疗方式以尽快解除患者痛苦、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改良脐带缝扎固定法在脐静脉置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一种安全、有效的脐带处理方法,降低脐静脉置管并发症.方法 对68例脐静脉置管患儿采用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即当脐静脉插管成功后,用7号丝线在导管进行打结,再将导管两侧的丝线用圆针在脐带断端面的内侧向下由内向外贯穿汇合正反两面环形打结.结果 68例中无1例发生脱管、感染.5例输液不畅、2例渗血;6例给予处理后继续留置,1例拔管.67例置管2~7 d,平均4.6 d.结论 改良式脐带缝扎固定法固定牢固,可有效防止脱管、脐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抢救药物及时、准确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