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1.
病历摘要见1期36页。临床讨论第一次(11月28日) 进修医师:本病例有如下特点:①中午男性;②有溃疡病、胃大部分切除术病史;③近8个月来腹痛加重、腹泻,主要为不消化食物,以进食后明显,呕吐闻粪臭气味。制酸剂、抗生索及胰酶治疗无效;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NSAIDs)诱发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PU)出血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调查我院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因PU并出血收住院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前1周内有无服用NSAIDs史将患者分为2组,对2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12例患者,其中服药组386例,未服药组626例。2组病人在性别、出血方式、既往PU史、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具体部位、糜烂,以及是否需要内镜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但是服药组患者的年龄较未服药组更高;胃溃疡和复合溃疡、多发溃疡在服药组更多见(P〈0.05)。结论:应加强对NSAIDs相关性PU并出血临床特点的认识,尽量减少NSAIDs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性胃炎 (LCG)的内镜、病理特点 ,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后对其的影响。方法 :分析 50例LCG的电子胃镜表现和病理所见 ,应用分级法评价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 ,应用PPI三联疗法根除Hp。结果 :LCG多见于中年男性 ,Hp感染率为84%。内镜特点 :90 %以上的病变位于胃窦和胃体的下段 ,特征性表现为多发性或弥漫性隆起样糜烂或脐样糜烂 ,共占 70 % ,可并发十二指肠球部病变 ,占 40 %。病理特点 :全部组织均有淋巴细胞浸润 ,淋巴滤泡形成占 58%。Hp根除后 ,41 .7%患者的胃镜表现胃黏膜大致正常 ;33 .3 %患者表现为黏膜稍充血水肿和花斑样改变 (P <0 .0 5) ;2 5%患者的糜烂灶明显减少 ,主要为散在的平坦性糜烂 (P <0 .0 5) ,而隆起样糜烂消失 ,淋巴滤泡完全消失 ;66.7%患者无淋巴细胞浸润 ,33 .3 %患者为 1级改变。根除Hp后 ,淋巴细胞分级为 0 .33± 0 .49级 (P <0 .0 0 1 )。结论 :LCG有一定的内镜和病理特点。根除Hp后 ,可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的浸润 ,且可治愈LCG。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避免隔离病区医务人员暴发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可能方法。方法 对 2 0 0 3年 1月 3 0日~ 2 0 0 3年 3月 3 0日 ,收治SARS的病房的建筑因素和不同病区内医务人员的被感染情况作分析。结果 A座 12楼 3 1床、15楼ICU层流病房 10床、13楼 2 7床以及B座 14~ 18层同类病房共 3 0间 ,其通风窗户面积与病房空间体积之比依次为 0、0、1∶95、1∶40 (m2 /m3) ;收治患者数依次为 1、1、1、96;患者住院时间依次为 43、168、110、12 72h ;医务人员感染率依次为 73 %、3 2 %、2 8%、2 % ,经卡方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1)。结论 在严密的个人防护措施前提下 ,以通风窗户面积与病房体积比值大、室内外空气流通好的病房作为收治SARS患者的隔离病区 ,可避免一线医务人员大规模暴发SARS。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 ,37岁。因“腹痛 3个月 ,伴血便、发热和消瘦 2 0d”入院。患者于 3个月前 ,无明显诱因发生下腹隐痛 ,逐渐加重 ,伴里急后重 ,对症治疗无好转。在 2 0d前开始 ,反复排黏液血便 ,约 10 0~ 2 0 0ml/次 ,每天 1~ 2次 ,伴发热 ,按肠炎处理 ,血便减少。外院作肠镜及活检病理检查 ,考虑为“溃疡性结肠炎”或“克罗恩病” ,并予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和SASP治疗 ,未见好转 ,且体重渐下降达 5kg以上。体检 :体温 37.2~ 38.5°C ,脉搏 96次 /min ,血压 14/ 6kPa(1kPa =7.5mmHg)。无皮疹 ,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心肺 (- )…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枸橼酸铋钾,克拉霉素及替硝唑三联1周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的疗效,探索较理想的根除Hp方案,方法:Hp阳性的慢性胃炎或静止期十二指肠溃疡患者75例,随机分为二组:治疗组:枸橼酸铋钾220mg,克拉霉素250mg,替硝唑500mg,对照组:奥美拉唑20mg,克拉霉素250mg,替硝唑500mg,均为2次/d,共7d,观察记录Hp根除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Hp根除率两组分别为84.2%,86.5%(P>0.05),两组在消化道症状缓解率和不良反应出现率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不良反应均较轻微,不影响治疗。结论:枸橼酸铋 钾,克拉霉素及替硝唑三联1周治疗方案疗程短,疗效高,价格低,副反应轻微,是较理想的根除Hp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腐殖酸钠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腐殖酸钠(SHA)保留灌肠治疗活动期的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采用与柳氮磺胺吡啶(SASP)对照方法进行分析,以活动指数进行临床分级来评价疗效。结果:SASP缓解率为92.86%,SHA达93.75%,两者无显著差异。结论:SHA治疗活动期的轻中度UC有较高的疗效,且价谦,无明显副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作者1999年1月~2009年1月间收治的11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空肠、回肠和结肠均可被累及,以空、回肠多见。临床表现以腹痛、腹泻、发热、消瘦为主,部分患者并发肠穿孔、肠梗阻、消化道出血。内镜下3例患者表现为溃疡病灶,术中见溃疡6例,肿块4例。4例曾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免疫表型为LCA+、CD45RO+ 、CD3+ 、CD30-。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部分结合术后化疗。3例患者于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 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常表现为非特异性症状,临床常被误诊为炎症性肠病(IBD)。内镜活检和手术标本的病理学检查是目前确诊原发性肠道T细胞淋巴瘤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内镜和病理特点,以提高其在内镜下的确诊率。方法 回顾性结合部分前瞻性分析28例患者。结果 胃MALT淋巴瘤多见于40-60岁患者,确诊病程的中位数为8.5月。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抗酸剂治疗无效,25%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Hp感染率为78.6%,10.7%患者的CA125可升高,17.9%患者的ESR升高。高度恶性者可发生浸润或转移。肿瘤多位于胃体下段和/或胃窦部,占96.4%,75%表现为单个或多人浅表性溃疡,质地偏硬,但大部分患者的粘膜尚可稍提起,少见的病变有稍隆起性、糜烂和坏死性病变。胃镜下形态诊断的误诊率为89.3%。胃镜下常规活检组织病理检查,恶性疾病漏诊率为57.1%,而胃MALT淋巴国漏诊率为82.1%,术后病理检查确诊率达100%。深而大的活检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确诊。B细胞淋巴瘤占88.9%,T细胞淋巴瘤占11.1%。结论 胃MALT淋巴瘤是一类独特的原发性胃淋巴瘤,具有一定的病理和内镜特点。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内镜与病理特点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黄开红  王连源  陈为宪  林萍  李海刚 《癌症》2001,20(5):519-522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malignant lymphoma,PGML)的临床表现、内镜和病理特点。方法:统计30例PGML患者的临床表现及X线检查、内镜检查、病理检查的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30例PGML中临床表现以腹痛、体重下降、发热、腹块、恶心、呕吐、上消化道出血为主。病变主要位于胃体(73.3%)。内镜下表现为降起型14例(46.7%), 溃 疡型12例(40.0%),浸润型4例(13.3%),内镜活检与术后病理符合率为80.0%。肿瘤起源于B淋巴细胞27例(90.0%),其中19例为胃粘膜淋巴组织相淋巴瘤,T淋巴细胞3例(10.0%)。本病手术切除术较高,对化疗、放疗均较敏感。结论:PGML以腹痛、体重下降、发 热、上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以胃体发生率最高。以镜及大体分型的隆起型及溃疡型为 多见,病理特点以B淋巴细胞为主。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收于其发病率低,临床表现特殊,易造成诊,内镜为诊断PGML的有效手段。手术、化疗和放疗等综合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