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1 引 言装有心脏起搏器患者,在进行高频电凝治疗时有特殊的危险性,有实验证实高频电发生器在距离带有起搏器的病人1米远的地方,仍可引起患者心脏停搏的危险。迄今作者未见国内外有在安装起搏器患者身上进行高频电凝治疗的报道。5年前我们以高频电凝方法为1例长期应用心脏起搏器,不能承受外科手术的患者在内镜下行早期胃癌黏膜切除术,并取得圆满成功,现报道如下。2 病例报告男,75岁,主诉稍事活动即心悸气促11年,伴记忆力明显减退,手颤半年,于1994年8月第九次住院诊治。患者自1983年以来反复发作心跳慢及晕倒…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性胃炎(LCG)的内镜、病理特点,以及根除幽门螺杆菌(Hp)后对其的影响。方法分析50例LCG的电子胃镜表现和病理所见,应用分级法评价淋巴细胞的浸润程度,应用PPI三联疗法根除Hp。结果 LCG多见于中年男性,Hp感染率为84%。内镜特点:90%以上的病变位于胃窦和胃体的下段,特征性表现为多发性或弥漫性隆起样糜烂或脐样糜烂,共占70%,可并发十二指肠球部病变,占40%。病理特点:全部组织均有淋巴细胞浸润,淋巴滤泡形成占58%。Hp的根除后,5/12例胃镜表现胃粘膜大致正常:4/12例表现为粘膜稍充血水肿和花斑样改变,占33.3%(P<0.05);3/12例糜烂灶明显减少,主要为散在的平坦性糜烂,占25%(P<0.05),而隆起样糜烂消失;淋巴滤泡完全消失:8/12例无淋巴细胞浸润,4/12例为1级改变,根除Hp后,淋巴细胞分级为0.33+0.49级(P<0.001)。结论 LCG有一定的内镜和病理特点。根除Hp后,可明显减少淋巴细胞的浸润,且可治愈LCG。  相似文献   
24.
患者男,46岁。因腹胀、消瘦5个月,呕吐3个月,发热3d于2003年7月31日入院。患者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餐后加重,伴嗳气,无反酸、腹痛、腹泻等,未予处理。  相似文献   
25.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Primarysclerosingcholangitis ,PSC)的临床表现、放射影像学和血清学特点。方法 对 14例PSC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4例PSC中临床表现以黄疸、瘙痒、右上腹痛、发热及肝脾肿大为主。放射影像显示总胆管与肝胆系明显狭窄 ,典型者肝内胆管呈枯树枝样改变。血清检查碱性磷酸酶 (ALP)、γ -谷氨酰转肽酶 (GGT)和胆红素明显升高。结论 对不明原因的ATP、GGT持续升高的病例 ,及早进行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RCP)检查 ,有助于PS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6.
结肠镜检出大肠癌的临床及内镜下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肠镜检出的283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内镜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 男156例,女127例,平均年龄57.6岁。就诊时主诉依次为血便,腹泻,腹痛及腹部包块。使用Ol6ympus PCF-20I,CF-30I纤维结肠镜和Olympus CF-130I电子结肠镜行全大肠检查。结果 检出直脾性癌137例(48.4%),乙状结肠癌48例(17.0%),降结肠癌24例(8.5%),横结肠癌42例(1  相似文献   
27.
生长抑素八肽治疗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为宪  李瑜元 《新医学》1994,25(12):632-633
生长抑素八肽治疗急性胰腺炎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为宪,黄开红,袁世珍,文卓夫,占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瑜元生长抑素八肽(善得定,octreotlde,sandostatin)是近年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我们自1903年5月至1994年1月应用善得...  相似文献   
28.
柳氮磺胺吡啶对溃疡性结肠炎病理学特征和分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从病理学角度探讨柳氮磺胺吡啶 (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 (UC)的部分机制。方法 应用SASP 1g ,每日 3次 ,治疗活动期UC 6周 ,观察治疗前后的病理特征和组织学分级的变化。 结果 轻度UC治疗前黏膜固有层血管炎为 48.2 % ,治疗后为 17.4% (P <0 .0 0 1) ;中度UC治疗前为6 8.0 % ,治疗后为 2 6 .7% (P <0 .0 0 1)。治疗前 ,血管壁轻度坏死 1例 ,中度 2例 ;血栓形成中度 2例 ;在6周末 ,所有标本均未发现有血管壁坏死和血栓形成。治疗前轻度UC腺体异常为 30 .4% ,治疗后为13 .0 % (P <0 .0 5 ) ;治疗前中度UC为 42 .0 % ,治疗后为 40 .0 % (P >0 .0 5 )。轻度UC治疗前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 98.2 % ,治疗后为 80 .4% (P <0 .0 1) ;中度UC治疗前为 10 0 .0 % ,治疗后为 91.1% (P <0 .0 5 )。对隐窝脓肿的影响 ,轻度 :从 2 1.4%降到 4.4% (P <0 .0 5 ) ;中度 :从 48.0 %降到 13 .3% (P <0 .0 0 1)。黏膜组织学分级轻度 :治疗前为 2 .0 0± 0 .84,治疗后为 0 .91± 0 .46 (P <0 .0 0 1) ;中度 :治疗前为 2 .49± 0 .84,治疗后为 1.31± 0 .75 (P <0 .0 0 1)。结论 SASP能明显改善UC炎症黏膜的小血管病变与黏膜腺隐窝脓肿 ,减少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 ,从而减少炎症性反应物产生与前列腺素的合成 ,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诊断和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总结57例经内镜下气囊扩张导管扩张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定期随访,观察临床症状缓解与复发情况.结果 57例患者扩张治疗后吞咽困难症状都得到缓解,均有贲门黏膜撕裂、渗血等,未发生穿孔、呕血或黑便等并发症.随访时间3~24个月,治疗后6,12,24个月症状缓解率依次为98.2%(55/56)、95.7%(44/46)、91.4%(32/35),3例症状复发者再次扩张仍有效.结论 详细的问诊和内镜检查,有助于减少这一少见病的漏诊;内镜下气囊扩张术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前应注意排除"假性贲门失弛缓症".  相似文献   
30.
刘建化  黄开红  于忠  陈为宪 《新医学》2006,37(5):281-282,33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38岁.因持续腹痛1月余,加重5日于2005-07-27入院.患者于1个多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痛,以右上腹和脐周为著,呈持续胀痛,向右背部放射,疼痛与进食、体位无关,伴发热,体温38~39℃,无恶心、呕吐、呕血、解黑便,无胸闷、胸痛等.就诊于当地医院,拟诊"胃炎",予"抑酸、保护胃黏膜"等治疗,症状稍缓解,但右上腹仍胀痛不适,尚可忍受.5日前患者腹痛加重,再就诊于当地医院,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胸腹X线透视未见异常,予"解痉止痛药"未能缓解疼痛,为进一步诊治入住本院.患者自起病以来,食欲稍差,精神尚可,解墨绿色成形软便,约1~2日1次.近2日来未解大便,有肛门排气.小便无异常,1个月来体重下降5 kg.既往有上腹痛史10余年,未予诊治,无吸烟史,有长期饮酒史,饮白酒30~50g/d.否认有其他疾病史.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