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44篇
内科学   97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4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62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复方前列清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非特异性)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用复方前列清汤治疗,对照组30例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53.33%,对照组1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显示治疗组治疗前后总分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总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EPS白细胞数治疗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前列清汤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属脾肾阳虚兼精室湿热、淤阻络脉证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2.
格帕沙星对500株临床分离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格帕沙星及对照药环丙沙星等对 5 0 0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和肉汤二倍稀释法。结果 格帕沙星抗革兰阳性球菌作用优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 ,与司巴沙星相当。尤其对于MSSA和链球菌属 ,格帕沙星的MIC90 ≤ 0 .2 5mg·L-1,除司巴沙星与之相当外 ,其它对照药均高出 4~ 16倍。格帕沙星抗厌氧菌作用优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其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作用与氧氟沙星、司巴沙星相当。格帕沙星有较强的杀菌作用。细菌接种量和培养基中人血清蛋白含量对格帕沙星的MIC值无明显影响。培养基pH值在酸性侧 (pH5 .0 )抗菌活性略有下降而在碱性侧 (pH9.0 )有所增强。结论 格帕沙星为一较强的广谱杀菌药  相似文献   
23.
止痒消炎水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豚鼠组胺致痒、小鼠二甲苯致炎、大鼠角叉菜胶致炎等模型观察了止痒消炎水的止痒消炎作用。结果止痒消炎水外用能明显降低豚鼠磷酸组胺的致痒阈值 ,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以及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爪炎症肿胀。表明止痒消炎水具有一定的止痒、消炎作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逐淤化痰汤对脑出血大鼠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及Be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逐淤化痰汤组、脑出血组和假手术组,每组30只.用尾状核注射自体血法建立脑出血模型;在不同时间点以Hoechst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及免疫组化法检测Bcl-2、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出血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和Bcl-2、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出血组相比,逐淤化痰汤组细胞凋亡数与Bax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P<0.05或P<0.01),而Bcl-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 逐淤化痰汤可抑制出血后神经细胞凋亡,此作用可能与其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5.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多有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及咳嗽等表现。目前哮喘的治疗仍以激素及支气管扩张剂为主,激素具有较强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布地奈德是新合成的肾上皮质激素,有较高的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率,抗炎效果好,局部吸入可直接作用于支气管,降低气道反应性,修复气道上皮的炎症损伤,改善临床症状和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26.
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法(ELISA)与免疫印迹法(Lineblot)对临床TORCH标本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为临床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TORCH标本提供实验数据和工作基础。方法收集来自于我院临床各科室的TORCH标本,同时应用ELISA和免疫印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TORCH项目IgM和IgG抗体检测。比较和分析两种不同实验方法所获得的检测结果,探讨免疫印迹法在临床TORCH项目检测领域的应用价值。结果在临床TORCH标本检测时,两种实验方法显示:①IgG抗体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抗HSV1/2抗体,符合率90%;抗CMV抗体,符合率94%;抗Rv抗体,符合率84%;抗Tox抗体,符合率98%。②IgG抗体检测结果符合率分别为:抗HSV1/2抗体,符合率89%;抗CMV抗体,符合率90%;抗Rv抗体,符合率84%;抗Tox抗体,符合率87%。结论应用免疫印迹法进行TORCH临床标本检测的结果与通过酶联免疫法所获得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符合率;而且由于免疫印迹法具备在一次温育反应后获得五种TORCH病原体可靠和完整的血清学数据,实验结果可实现数字化判读等优点,因此在TORCH项目临床检验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32岁。因上腹部持续性疼痛3日于1987年1月22日入院。缘于3日前无明显诱因感上腹部持续性疼痛,次日加重,疼痛放射至背部,夜不能寐。恶心、呕吐1次,为黄色水样物。病中纳差,体温、大便正常。发病前无明显感染、腹痛及溃疡病史。查体:体温36.5℃,脉搏76,血压14.6/10.7kPa(110/80mmHg)。一般情况尚好,心肺正常。剑突下有明显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扪及。化  相似文献   
28.
陆红  周薇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377-2378
目的:探讨免疫印迹(IB)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糖尿病自身抗体检测中的差异。方法:用IB和ELISA分别测定43例Ⅰ型糖尿病(T_1DM)和50例正常人血清中胰岛细胞抗体(IcA)、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和胰岛素抗体(IAA),评价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IB法检测T_1DM患者血清中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别为69. 7%、67.4%和23.3%。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3.0%和98.0%;ELISA检测IcA、GADA和IAA的阳性率分剐为72.1%、81.4%和41.9%,3种抗体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7.7%和88%。结论:IB法检测糖尿病自身抗体的敏感性低于ELIsA(P<0.05);而IB法的特异性明显高于ELISA(P<0.05)。  相似文献   
29.
30.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GPI)、抗角蛋白抗体(AKA)、类风湿因子(RF),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fR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78例RA、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80名健康志愿者的anti-CCP、GPI、AKA、RF进行检测。结果78例RA患者中anti-CCP、GPI、AKA及RF的灵敏度分别为51.2%(40/78)、42.3%(33/78)、29.5%(23/78)和58.9%(46/78);特异性分别为98.2%(163/166)、98.8%(164/166)、98.2%(163/166)和81.9%(136/166)。86例非RA其他风湿病患者anti-CCP、GPI、AKA及RF的阳性率分别为2.33%(2/86)、2.33%(2/86)、3.49%(3/86)和33.7%(29/86);80名正常对照组中检测到1例抗CCP弱阳性,1例RF阳性,其余指标均为阴性。结论anti-CCP、GPI、AKA对RA诊断灵敏度不高,但均是RA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三者与RF可相互补充,适当的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