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2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191.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ACR)水平与外周血管病变发病危险性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8月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住院患者信息,纳入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的T2DM患者3 611例,男2 053例,女1 558例,年龄(58±14)岁.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颈血管及下肢血管超声检测联合诊断外周血管疾病.通过基于胱抑素C/肌酐的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组公式(CKD-EPI)计算GFR值.根据GFR水平将患者分为五组:GFR≥90、75≤GFR<90、60≤GFR<75、30≤GFR<60和GFR<30 ml·min^-1·1.73 m^-2组,根据UACR水平将患者分为0≤UACR<30、30≤UACR<300及UACR≥300 mg/g三组.比较不同组患者外周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评估不同GFR组及UACR组外周血管硬化、斑块、狭窄和闭塞的发生风险.采用方差分析、卡方检验、多因素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随着糖尿病患者GFR水平下降或UACR水平升高,外周血管病变的患病率增加.以GFR≥90 ml·min^-1· 1.73 m^-2作为参照组,GFR<90 ml· min^-1·1.73 m^-2时,外周血管硬化和斑块的患病风险即可增加[OR(95%CI):2.020(1.558~2.620)和2.104(1.611~2.748),均P<0.05].在GFR<75 ml·min^-1· 1.73 m^-2时,外周血管狭窄和闭塞的患病风险明显增加[OR (95% CI):2.432 (1.541~3.839)和2.785 (1.419~5.466),均P<0.05].此外,一旦UACR≥30 mg/g,糖尿病患者患各种外周血管疾病的风险即较UACR 0~30 mg/g组增加49.2%~268.1%.结论 对于T2DM患者,一旦出现UACR≥30 mg/g或GFR≤75 ml· min^-1· 1.73m^-2,即应该定期进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加强外周血管疾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92.
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n the Diabetes Mellitus (DM) and impaired glucose regulation (IGR) population in Shanghai Community. Methods DR screening after the epidemiologic study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Huayang and Canyang Community , Shanghai was conducted among 1300 patients with DM or IGR during June 2005 and March 2006, Digital non-mydriatic fundus photography was performed for each eye in all subjects. Other factors, including diabetes related history, BMI, WHR, fasting plasma glucose, HbAlc, serum lipid and blood pressure were also assessed. 642 patients,312 males and 330 females, aged 65 ± 13, with complete data were enrolled into the analysis. Results The prevalence of DR was 19. 9% in the diabetic population, and the prevalence of mild, moderate, severe non-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 and proliferative retinopathy was 12. 0%, 5. 1%, 2. 3% and 0. 5%, respectively; the prevalence of DR in IGR reached 8. 0%.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HbA1c level and diabetes duration were both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DR was high in both DM and IGR population. Bad blood glucose control and long diabetes duration both increased occurrence of DR.  相似文献   
193.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新生儿肺炎患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丙种球蛋白辅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采集2组肺炎新生儿静脉的外周血,检测T淋巴细胞变化以及B细胞抗体水平(包括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同时对2组肺炎新生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肺炎新生儿各项体征和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临床有效率和治愈率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观察组CD4~+、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以及血清IgG、IgA、IgM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联合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改善肺炎新生儿各项临床体征和症状,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有效率和治愈率。并显著增强肺炎新生儿机体的免疫功能,临床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新生儿肺炎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4.
自1994年日本学者 Kitano 等[1]首次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早期胃癌以来,腹腔镜技术在胃癌外科中的运用已有2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在关注腹腔镜胃癌手术远期疗效的同时,也更加重视手术的安全性[2-4]。尽管已有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指南[5]、《日本胃癌处理规约》[6]等来规范手术的切除范围和清扫程度,但由于东西方国家间胃癌流行病学和人群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未得到一致的结论。多数中心报道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6%~18.7%[7-9],部分中心高达24.9%~42.6%[3,4,10],影响了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开展和普及。在我国,进展期尤其是伴随淋巴结转移的胃癌占大多数,对术者的要求颇高,手术相关并发症值得胃癌微创外科医师的关注。现结合相关文献并总结本中心2170例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数据,就腹腔镜胃癌手术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和处理措施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95.
目的比较WHO(1999)、NCEP-ATPⅢ(2001)两种工作定义诊断的代谢综合征(MS)对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预测作用。探讨适合于中国人群的MS诊断定义,分析其对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对1998~1999年上海华阳社区40岁以上人群,具有完整的代谢综合征基线调查资料和心脑血管疾病的5年随访资料共971例进行分析。分别应用WHO(1999)、NCEF-ATPⅢ(2001)、中国建议Ⅰ和中国建议Ⅱ诊断MS,比较MS对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预测。结果WHO(1999)与NCEP-ATPⅢ(2001)定义的MS对于心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率分别为3.92和2.66;中国建议定义Ⅰ与Ⅱ对心血管事件的相对风险率分别为6.59和5.43,脑血管事件为2.61和2.44。结论四种定义的MS(1999WHO、2001NCEP-ATPⅢ、中国建议定义Ⅰ和中国建议定义Ⅱ)均能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而中国建议定义Ⅰ的MS预测作用最强;中国建议定义Ⅰ方便易行,具有较大的实用性和较好的可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6.
目的评估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一相胰岛素分泌与胰岛素敏感性。方法对33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精氨酸刺激试验的结果分为胰岛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来评估其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状况。结果(1)胰岛功能正常组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股围、空腹血清真胰岛素和甘油三酯均显著高于胰岛功能异常组(均P〈0.01);(2)校正性别、年龄、BMI和腰臀比后,胰岛功能正常组的真胰岛素增值(△TI)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显著高于胰岛功能异常组(均P〈0.01);(3)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胰岛素分泌功能正常不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缺陷不伴胰岛素抵抗的个体分别占总人数的35.11%、5.02%、29.78%和30.09%。结论2型糖尿病个体可分为单纯胰岛功能异常、单纯胰岛素抵抗及胰岛功能异常伴胰岛素抵抗3类,其诊断和治疗需依据此病理生理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197.
PPARD -87T→C基因多态性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基因PPARD-87位点多态性与中国人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63例上海地区中国人(其中糖耐量正常者376名,新诊断糖尿病患者287例),用PCRRFLP检测PPARD基因-87T→C变异,并检测所选人群的临床指标。结果PPARD基因-87T→C多态与新诊断糖尿病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相关(P<0.05)。在糖尿病患者中,此多态与肥胖相关(P<0.05);在正常糖耐量人群中,此多态与血脂紊乱发生相关(P<0.01)。此外,在正常糖耐量人群(P<0.01)及糖尿病患者(P<0.05)中,C等位基因在胰岛素抵抗亚组频率高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在中国人群中PPARD基因-87T→C变异是正常糖耐量人群中血脂紊乱(OR=0.498,P<0.01)及糖尿病患者肥胖(OR=0.465,P<0.01)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PPARD基因-87T→C变异与代谢综合征相关。  相似文献   
198.
目的 研究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对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2022年8月在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崇明医院就诊的11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数表法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化疗,观察组则施以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血管内皮生成因子水平、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CEA、CA199、CA724、VEGF均低于对照组,疾病总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对进展期胃癌患者实施升血颗粒联合化疗治疗有助于疾病缓解率提高,还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9.
文章报道了改进的枸橼酸托法替布精制方法,并对关键有关物质进行了分析和控制。以乙腈和水的混合溶剂精制托法替布粗品,产品纯度大于99.0%;以纯化水为结晶溶剂精制枸橼酸托法替布粗品,产品纯度大于99.9%,最大单杂小于0.05%。并合成了有关物质K、U、V、R等,经1H NMR、13C NMR和ESI-MS确证结构,这些有关物质在粗品和原研制剂中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200.
目的 ADA(1997)推荐仅用FPG作为诊断手段是否可取。将中国人用ADA及WHO(1985)糖尿病诊断标准试以比较。方法 对1254名体检予口服75克葡萄糖的耐量试验。结果 ADA(FPG及/或2hPG)的糖尿病诊断检出率分别比WHO及推荐的ADA(FPG)标准提高3%和15%。当2hPG≥11.1mmol/L时,FPG正常占总数的7%。以ADA(FPG及/或2hPG)为标准,可增加约25%的糖尿病或糖耐量减退的检出率。结论 ADA标准仅以FPG作为诊断切割点,仍需进一步完善。ADA(FPG及/或2hPG)可显提高糖尿病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