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0篇
  免费   241篇
  国内免费   160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15篇
口腔科学   31篇
临床医学   413篇
内科学   146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科学   327篇
综合类   817篇
预防医学   360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326篇
  1篇
中国医学   425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60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11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44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227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21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0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为工具,调查了98例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对相关临床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98例患者中51例存在抑郁情绪,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460,P<0.01);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在主观支持度、客观支持度和社会支持总分3个维度均存在差异(P<0.05)。结论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抑郁发生率高,抑郁状态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政府及相关医疗机构应关注老年住院患者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以提高其生存质量,减少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观察腺苷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蛋白的关系.方法 取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v组)、缺血再灌注模型组(1/R组)、缺血再灌注后腺苷处理组(AD组),每组8只.通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 30 min和灌注2h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采用TUNEL法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GF -1蛋白的表达.结果 I/R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IGF-1蛋白表达较iv组升高(P<0.05);与I/R组相比,AD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教明显降低,而IGF-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 腺苷可抑制心肌细胞凋亡,明显提高IGF -1蛋白表达水平,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有保护作用.提示腺苷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制与提高IGF-1蛋白表达水平和抗心肌细胞凋亡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03.
104.
目的观察在超声辅助引导下利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来治疗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将48例符合骨不连(BU)入组标准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即在肌肉骨骼超声的引导下,分别采用体外冲击波(SW),富血小板血浆(PRP)和冲击波联合富血小板血浆(SW-PRP)的方法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治疗前后X射线图像,并分析3组在治愈率及患者治疗周期等方面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3组BU患者在治疗12个月时:SW组治愈所需时间为(24.8±1.7)周,治愈率81.25%;PRP治疗组治愈所需时间为(25.8±1.4)周,治愈率为75.0%;SW-PRP组治愈所需时间为(21.8±1.5)周,治愈率为93.8%。SW-PRP组的治愈时间短于PRP组(P=0.01)和SW组(P=0.03)。 结论体外SW联合PRP治疗BU,相比于单一治疗方法可缩短其治疗周期,但在治愈率上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05.
目的:评估大动脉炎(TA)患者的全身动脉血管受累情况。方法连续收集57例可疑 TA 患者,给予一次性全身动脉双源 CT 血管造影(CTA)扫描。扫描参数:管电压80 kV,参考管电流300 mAs,开启自动管电流调控,图像重建采用迭代重建技术。记录每例患者的容积 CT 剂量指数(CTDIvol)及剂量长度乘积(DLP)。所有病例均分别对头、颈、胸、腹、上肢动脉及下肢大、小腿动脉行主观及客观图像质量评分,同时统计全身各部位动脉血管的受累情况及病变的 CT 表现。结果经临床和 CTA 证实 TA 患者共40例。患者的平均 CTDIvol 为(2.5±0.9)mGy,平均 DLP 为(403.7±91.4)mGy·cm。颈、胸、腹和大腿动脉的图像质量计分最高,其次是上肢动脉,头部及小腿动脉图像质量最低且分值接近。额外检出的颅内动脉、下肢动脉及上肢动脉受累比例分别为5.9%、3.3%、0.5%,共38支(9.7%)。结论颅内及四肢动脉的额外检出为 TA 的全身受累情况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利用标准的评估系统总结本院经腹腔镜肾上腺手术的并发症及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经腹腔镜肾上腺手术治疗的经内分泌科确诊的患者456例,利用Satava及Clavien分类系统分析出现并发症者的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 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围手术期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例(6.8%).术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4例(3.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7例(3.7%),其中有7例患者需要手术(Clavien 3级a/3级b)和/或ICU处理(Clavien 4级).术中改为开放术2例(0.4%),本组无死亡患者.结论 标准化的并发症评估对于经腹腔镜肾上腺手术出现的并发症严重程度有较好的分级描述作用,可指导正确的临床处理和评估并发症的预后,同时也可以用来与其他文献比较而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活检(vacuum-assisted biopsy,VAB)切除乳腺癌肿块后保乳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VAB肿块切除术后行保乳手术治疗的45例浸润性导管癌(invasive ductal carcinoma,IDC)患者(VAB组)。选取同一时期单发、直径小于2cm、肿块切除活检后行保乳手术的147例IDC患者为对照组。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结果:VAB组肿块均单发、直径2cm且不可触及,影像学检查误诊为良性。所有VAB手术只行1次穿刺,穿刺点距离肿块的平均距离为(2.52±0.89)cm。中位切割8次,影像学检查示完全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5.4±7.6)min,术中未发生活动性出血。保乳手术距VAB术平均(4.50±0.92)d;局部扩大切除病灶的各个切缘均阴性;无患者发生肿瘤细胞针道或皮肤穿刺点种植;3例残腔残留少量导管原位癌病灶,但无浸润性癌灶。VAB组与对照组平均年龄、年龄构成、肿块直径、肿瘤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淋巴结分期、前哨淋巴结阳性率、肿瘤分子分型及辅助治疗、腋窝手术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5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5年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AB切除不可触及的较小乳腺癌肿块后续行保乳手术安全可行,值得进一步大样本研究。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对比飞利浦64排螺旋CT与常规X片对胃肠肿瘤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进行诊治的拟诊断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120例,均进行飞利浦64排螺旋CT与常规X片诊断,观察诊断的影像学特征,并判断诊断效果。结果:X线造影均能清楚显示病变大小、形态与范围,表现为病灶部位息肉状;而CT表现为胃壁均质不规则增厚,强化后扫描病灶呈均质或者层状强化。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常规X片与飞利浦64排螺旋CT对胃肠肿瘤的诊断敏感度为78.7%和97.8%,特异度为74.2%和100.0%,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X片与飞利浦64排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都有很好的影像学特征,其中飞利浦64排螺旋CT的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更高,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老年患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择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患者在麻醉中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则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前后采用简易精神量表(MMSE)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同时对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3dMMSE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手术结束时及术后6h,观察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右美托咪定可降低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OCD发生率,对老年患者术后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院择期接受骨科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43例。D组在麻醉诱导前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C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观察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并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确认患者术后谵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拔管前5min及拔管后5min,D组患者HR及MAP水平显著低于C组;术后D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及谵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患者谵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