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8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31.
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跨区域转诊干预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流动人口肺结核全国范围内跨区域转诊干预效果及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干预前后对照设计,2008年10月1日开始实施自行设计的跨区域转诊“患者强化宣教和转入地密切联系”干预,基线对照期为干预期前一年。同时采用医务人员深入访谈和患者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流动人口肺结核治疗管理流动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阶段共转出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204名,干预致转出患者提前告知率提高22.4%、重登率降低42.1%,但转出率受金融危机大环境影响较基线期略增高0.5%。患者自身工作、生活、经济等原因致失访和异地结防机构地址电话信息更新不及时和不准确、经济欠发达地区办公设备缺乏(如传真机、网络或长途电话)等致沟通不畅是影响干预效果的主要因素。结论专业机构通过干预措施可以大幅度提高患者和转入地的配合度,但是流动人口结核病控制工作仍需不断探索和推动社会各部门共同关注、共同控制。  相似文献   
232.
目的 探讨肝脏胆汁瘤的MSCT表现、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搜集本院经MSCT检查及临床确诊的胆汁瘤1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6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结果 16例中原发性肝癌经TACE治疗后(每名患者均有1~7次的TACE治疗史)并发胆汁瘤8例,肝脏损伤破裂并发胆汁瘤4例,肝脏部分切除术后并发胆汁瘤2例,急性胰腺炎后并发肝内胆汁瘤2例.MSCT表现为肝内单发或多发、大小不一的囊状、柱状、分支状、不规则状的液性密度影,MPR准确显示胆汁瘤与肝内胆管的关系.结论 MSCT多平面重组(MPR),可以对胆汁瘤进行准确的定位与定性.  相似文献   
233.
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占糖尿病发病率的90%.2型糖尿病多与肥胖、心理、社会等因素及血糖控制、患者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糖尿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疾病主要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的生化改变[1].  相似文献   
234.
目的:评价深圳市南山区结核病健康宣教措施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得样本,对结核病核心知识进行定群宣教,并于宣教前后进行结核病知识问卷调查。结果:基线调查时人群总知晓率为56.9%,对人群进行宣教后,达到了96.3%;接受参与式宣教的人群知晓率为接受知识讲座人群的3倍,直面宣教为知识讲座的2.5倍。结论:宣教干预活动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干预对象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认知,相对于知识讲座,直面宣教、参与式宣教(知识飞行棋比赛、有奖抢答活动)宣传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35.
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3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神经内科常见急症,部分患呈现短时间内反复或连续发作,即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作对1997-2003年诊断明确、资料完整的短暂性脑缺血频繁发作38例患进行分析,并就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评价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36.
CSI在成人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中的监测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麻醉诱导过程中预测患者麻醉深度的精确程度。方法:40例成人全麻手术患者,ASA(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Ⅰ-Ⅱ级,靶控输注异丙酚诱导,最初血浆靶浓度设置在0.5mg/5min增加0.5mg/L,直至改良清醒镇静(modified 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MOAA/S)评分为0后5min停止。试验中监测患者CSI、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rate,HR)、MOAA/S评分、靶控输注系统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结果:(1)CSI值随MOAA/S评分下降而下降,在MOAA/S评分为0至1,1至2,3至4,4至5时CSI值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在MOAA/S评分3至2时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HR在各级MOAA/S评分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CSI,MAP,HR与MOAA/S评分的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9,0.421,0.085。CSI,MAP,HR在区分不同MOAA/S评分时的预测概率(prediction probability,Pk)分别为0.94,0.67,0.54。(3)CSI与异丙酚靶控输注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决定系数R^2=0.833,P〈0.01)。结论:在成人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平稳麻醉诱导状态下,CSI能够准确地区分清醒和麻醉后的不同意识水平,可靠地预测麻醉深度。  相似文献   
237.
目的评价鞘内注射人羊水外泌体对小鼠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小鼠18只, 7~8周龄, 体质量30~35 g,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n=6):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组(SNI组)和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人羊水外泌体组(SNI+hAF exo组)。采用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法制备小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另取3只小鼠, 制备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于造模后1、2和3 d时, 鞘内注射PKH-26标记的人羊水外泌体7 μl;给药结束后10 h处死小鼠,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损伤侧腰膨大脊髓背角摄取人羊水外泌体情况。于造模后第1、2和3天, SNI+hAF exo组鞘内注射1 μg/μl人羊水外泌体7 μl, Sham组和SNI组鞘内注射PBS 7 μl。分别于造模前1 d和造模后1、3、5、7 d时测定机械缩足反应阈(MPWT)。造模后7 d痛阈测定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同侧脊髓腰膨大, 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损伤侧脊髓CD11b、IL-1β和IL-10的表达。结果荧光显微镜下可见, 神经病理性痛小鼠损伤侧腰膨大脊髓背角可以摄取羊水外泌体。与Sham组比较, SN...  相似文献   
238.
目的 探究咪达唑仑对新生缺氧缺血性脑病小鼠脑皮质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机制。方法 取出生第7天新生小鼠,给予结扎颈总动脉后缺氧处理2 h构建缺氧缺血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每组16只;另取16只新生小鼠仅分离新生小鼠右侧颈总动脉,不进行结扎和缺氧处理,作为假手术组。造模完成后2 h,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灌胃5、10和20 mg·kg^(-1)咪达唑仑;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体积0.9%NaCl。5组小鼠每天给药1次,连续14 d。用水迷宫实验检测新生小鼠神经损伤情况,用TUNLE染色法检测脑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含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情况。结果 中、高剂量实验组和模型组、假手术组的逃避潜伏期分别为(47.13±4.31)、(45.38±5.51)、(55.78±4.22)和(25.65±6.74)s, 60 s内穿越平台区的次数分别为(3.76±0.58)、(4.10±1.02)、(2.34±0.31)和(7.17±1.17)次,神经元凋亡率分别为(41.21±10.11)%、(33.86±11.28)%、(71.37±12.14)%和(9.23±2.15)%,Bcl-2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8±0.10、0.89±0.21、0.21±0.08和0.94±0.24,Bax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38±0.10、0.20±0.08、0.85±0.21和0.16±0.06,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0±0.10、0.39±0.08、0.95±0.23和0.22±0.11。中、高剂量实验组的上述指标和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咪达唑仑可以改善新生缺氧缺血脑病小鼠的神经损伤,降低脑皮质区氧化应激水平,保护神经元,可能与调节Caspase-3、Bcl-2和Bax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39.
目的探求有效快速控制糖尿病患者重型颅脑损伤后控制血糖的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两年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糖尿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对其疗效比较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后血糖均下降,其中23例在12小时血糖已控制,15例在24h得到控制,4例在48h得以控制,而且未出现反复,疗效平稳持续。结论 应用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糖尿病患者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