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4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2001年4月~2002年1月我科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76例,其中经桡动脉和股动脉入路各38例,对两组术后护理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2.
43.
急慢性肝炎患者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的检测郎振为,李德芬,金荣华,李俊强为了解肝炎时肝细胞的再生状况,我们采用了免疫组化法对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了检测。我们采用逆序抽选1994年至1990年北京佑安医院病理科收检...  相似文献   
44.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已被广泛用于临床,本研究旨在评价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1年后的肝组织学改变。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研究为国产拉米夫定Ⅳ期临床试验的一部分,共2200例患者进入研究,167例于治疗前后做肝活检,其中133例有足够的肝组织进行评估。本组治疗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阳性,肝组织  相似文献   
45.
46.
传染病专科医院定点收治传染病在我国重大传染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长期形成的传染病隔离治疗体系,其在隔离传染源的同时,也在患者和社会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心理隔阂。同时,在传染病专科医院与综合医院之间也形成了一定程度的理念、信息、资源上的不对称。这对传染病患者融入社会以及传染病的及时发现和有效防治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通过改变观念、医疗资源整合和内涵建设促进传染病专科医院发展,为传染病患者提供更为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7.
1073例儿童手足口病病原学检测结果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手足口病(HFMD)儿童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A16)的感染状况及重症HFMD病例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方法 采集HFMD患儿咽拭子标本,检测EV71和CA16感染情况,分析患儿性别、年龄分布情况并对重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73例H...  相似文献   
48.
目前传染病教学面临很多困境,特别是见习教学中病种不全、缺乏典型病例,严重影响教学质量。本文分析了传染病教学面临的困境有:传染病季节性、地域性差异导致见习病种不全;传染病疾病本身及疾病谱改变;教育资源不均衡及教科书的缺陷。之后提出了建立病例资料库对于传染病教学的意义:为教学提供素材;留存珍贵病例资料;病例库形式利于知识的传承和推广、利于医院知识管理、利于传染病教学的信息化、利于教学模式的改变,也利于提高教学水平,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9.
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的病因学。采用免疫化学技术对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的肝组织,分别进行乙、丙和庚型肝炎病毒抗原检测,部分病例经原位杂交主下这产。结果59例血清非甲-戊急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乙、丙庚弄 的出例次分别为29、18、25,其中乙、庚较丙型肝炎病毒抗原检出为高,差异显著。单纯急性乙、庚及非甲-庚型肝炎部分肝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经肝组织免疫组化进一步确定的急性非甲-戊型肝炎仅占  相似文献   
5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由一种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 简称新冠病毒)引起, 至今仍在全球范围内不断蔓延, 对人类健康和生命造成了严重威胁。中和抗体和针对病毒复制周期的小分子抑制剂是我国目前推荐的针对新冠病毒的主要抗病毒治疗方案。为进一步促进抗新冠病毒药物在临床合理应用,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组织国内感染、呼吸、重症、药学专家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基础上结合我国针对COVID-19的诊疗经验, 编写了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抗病毒治疗专家共识》, 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抗新冠病毒药物的认识, 为临床医师规范用药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