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5篇
  免费   153篇
  国内免费   76篇
耳鼻咽喉   32篇
儿科学   2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7篇
口腔科学   106篇
临床医学   268篇
内科学   158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55篇
特种医学   99篇
外科学   282篇
综合类   561篇
预防医学   230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91篇
  1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9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78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130篇
  2012年   116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50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8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41.
慢性咽炎是耳鼻咽喉科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我们根据中医辨证 ,应用自制养阴利咽茶治疗证属肺肾阴虚型慢性咽炎30 0例 ,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 .1 诊断标准 患者咽部不适感 ,异物感 ,干痒 ,热痛 ;检查可见不同程度咽黏膜弥漫性充血增厚 ,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咽侧索充血及肥厚。1 .2 一般资料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的 60 0例门诊病人 ,男 31 7例 ,女 2 83例 ,年龄 1 4~ 64岁 ,平均 33.6岁。病程 6个月~ 38年 ,平均 3.7年。按就诊顺序分成两组 ,一组应用自拟中药“养阴利咽茶”治疗 ,另一组应用西医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中西药合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 14 2例用西药配合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 ,对照组 98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心电图、心脏 B超 EF值的改善也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具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P<0 .0 5 )。结论 :西药配合灯盏花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43.
羟基喜树碱(拓僖)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难治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观察应用羟基喜树碱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难治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对临床治疗中效果较差的中、大量恶性胸腔积液及既往治疗无效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66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进行治疗,全部患者均经PICC管(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1~3天引流至胸水近乎消失后注入药物.治疗组羟基喜树碱(拓僖)30mg,高聚生2000~3 000U胸腔注射,地塞米松5mg肌肉注射;对照组顺铂60~70mg,地塞米松10mg胸腔注射,胃复安20mg肌注.结果:治疗组CR 44.4%(16/36),有效率为86.1%(31/36).对照组CR 26.7%(8/30),有效率为63.3%(19/30).结论:羟基喜树碱联合高聚生治疗恶性难活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轻微,尤其对大量血性胸腔积液及既往治疗无效者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4.
笔者应用穴位放血法作为缓解急性咽喉肿痛的辅助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 7例 ,女 9例 ;年龄 1 3~ 48岁 ;发病时间 1~ 3天 ;其中急性咽炎 1 4例 ,急性扁桃体炎 9例 ,咽后壁脓肿 3例 ;均有咽痛症状 ,伴发热 1 2例 ;检查均可见咽喉黏膜红肿 ,舌红 ,苔黄 ,脉数。属实热证。治疗方法取少商、商阳、历兑、耳尖穴 ,消毒后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速刺穴位约 0 .5~ 1分深 ,每穴挤出少量血 ,每天 1~ 2次 ,连续 1~ 3天。注意在施术前应将放血部位及用具严格消毒 ,以防感染 ;手法要轻、准、稳 ;放血宜适量 ,以每穴 2~ 3…  相似文献   
45.
葛根素穴位注射加中药治疗慢性咽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葛根素注射液穴位注射加中药泡饮治疗慢性咽炎168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168例中,男106例,女62例;年龄在16岁~60岁之间;  相似文献   
46.
国人大肠肿瘤与DCC基因mRNA表达缺失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34例大肠肿瘤及其相应正常粘膜中DCC基因mRNA表达情况。结果:5例大肠腺瘤和29例大肠癌组织中分别有1例(20%)、15例(51.7%)DCC基因mR-NA表达发生缺失。其中高、中、低分化的大肠癌组织中该基因mRNA表达缺失率分别为25.0%(2/8)、44.4%(4/9)、75.0%(9/12)(P<0.05)。而有转移者为76.9%(10/13),无转移者31.2%(P=0.018)。DCC基因mRNA表达缺失与性别、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提示:对大肠癌原发病灶DCC基因mRNA表达的检测将有助于识别高度恶性的大肠癌及判断大肠癌的转移潜能。  相似文献   
47.
高强度聚焦超声串并联机器人控制系统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高强度聚焦超声串并联机器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运动特点,采用成熟的CNC模块-PMAC运动控制卡,构建了PC-based共享存储器结构的开放式数控系统.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开发出一套完整的串并联机器人运动轨迹控制系统,实现绕空间一点摆动和平面圆弧的运动,完全可以满足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的要求.  相似文献   
48.
高血压脑出血小切口微创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手术规范化治疗的原则和方法。方法 应用小切口显微手术对49例基底节区(27例)、皮层下(17例)、小脑(5例)出血患者行血肿清除。结果 术后存活46例,死亡3例。获随访42例,按GOS,良好19例,中残但生活能自理12例,重残,意识清醒但生活不能自理5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3例,即本组优良比例3l/49,死亡比例6/49。结论 正确运用微创手术理念,依据病情特点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本实验通过对人垂体腺瘤细胞体外培养实验,证实培养技术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为颅外移植术应用垂体腺瘤细胞作为移植物供体细胞的实施,以及为腺垂体移植细胞库的建立提供有用的实验依据。方法 利用手术切除的人垂体腺瘤组织做体外培养,动态观察培养细胞的生长状态,通过放免测定和免疫化学染色技术,评价体外培养的垂体细胞的功能状态。结果 人垂体腺瘤细胞经体外培养仍具有分泌激素的功能,6例GH腺瘤均有大量GH分泌,5例PRL腺瘤分泌大量PRL,3例无功能腺瘤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有不同程度的FSH及LH、PRL分泌。结论 培养成功的14例人垂体腺瘤细胞在体外均具有激素分泌功能。为应用垂体腺瘤细胞为移植物供体,进行颅外移植的研究提供了有用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联合转染反义DNMT1、DNMT3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对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的增殖能力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分别构建反义DNMT1基因和反义DNMT3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脂质体介导法将二者先后转染入QBC-939,经G418筛选和荧光细胞克隆挑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的蛋白表达变化;用MTT法和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观察各组细胞的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生长周期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检测证实转染反义基因能使相应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联合转染反义DNMT1、DNMT3b基因和单独转染反义DNMT1基因能影响QBC-939的生长曲线,使细胞增殖减慢,并以前者为甚;联合转染反义DNMT1、DNMT3b基因和单独转染反义DNMT1基因的细胞克隆形成率分别为(6.78±0.89)%和(14.86±2.13)%,明显低于未转染组;联合转染反义DNMT1、DNMT3b基因和单独转染反义DNMT1能影响QBC-939的细胞周期,使之阻滞于G1期,细胞凋亡率从(1.63±0.27)%分别增加到(18.47±1.46)%和(6.19±0.78)%;在上述效应检测中,单独转染反义DNMT3b基因实验组对QBC-939细胞的生长无明显影响。结论通过联合转染反义DNMT1和DNMT3b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能抑制胆管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并促进凋亡的发生,其效果明显优于单独转染DNMT1反义基因;在DNA甲基化的过程中,DNMT1起着主要的作用,DNMT3b扮演着协同的角色,二者通过甲基化途径对胆管癌的发生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