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0 引言 肺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几十年来我们对于肺癌的认识以及对其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存率并未得到明显的提高.临床上Ⅰ期NSCLC治疗预后最佳,5年生存率可达60%~80%,但即使对于完全切除的Ⅰ期NSCLC复发率仍然达25%~50%[1].Ⅰ期NSCLC往往无明显临床症状,因此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而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等在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评估和指预后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04- 2008年我院196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其手术前后血清标本中CEA浓度的变化情况,探讨与其预后之间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2.
2004年7月我院为一名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左上肺陈旧性肺结核的乙肝病毒携带患者成功实施右肺移植同期左肺减容术,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3.
凡士林纱布压力蒸气灭菌效果的观察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对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效果。 方法 :采用美国 AMSCO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 ,对厚度分别为 2 0层、3 0层、40层、5 0层的凡士林纱布进行灭菌 ,凡士林与纱布重量比例为 3 :1,同时在各种厚度的凡士林纱布的上、中、下中央放入 1cm× 3 cm检样纱条 1条 ,3 M化学指示卡 1条、留点温度计 1支 ,分别记录 3 M化学指示卡和留点温度计测试结果。 结果 :灭菌后检样纱条进行细菌培养 ,2 0层、3 0层中检样纱条灭菌 2次细菌培养均为阴性 ,而 40层、5 0层的检样纱条阴性率分别为 91.7%与 83 .3 % ,各厚度上、中、下化学指示卡变色有差异 ,上层为标准黑 ,中层浅黑色 ,下层为棕色。各层留点温度计检测为 13 2~ 13 5℃ ,其中以上层最高。 结论 :凡士林纱布灭菌可选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对热难于穿透的凡士林纱布 ,经过 2次灭菌程序 ,可保证 3 0层以下凡士林纱布的灭菌效果  相似文献   
94.
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左氧氟沙星是氧氟沙星 (消旋体 )的一个光学活性S (- )对应体 ,临床资料表明它是一个安全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左氧氟沙星的特点是其抗菌活性较氧氟沙星的 2倍 ,耐药性低 ,安全性好。与其他喹诺酮类药物相比 ,其毒性小 ,不会导致心脏QT间期延长 ,也无明显的血液和肝肾毒性。其不良反应常见为消化道反应 ,如厌食、恶心、便秘、腹泻 ,其发生率较低 ,一般耐受良好。此外有中枢兴奋 ,如失眠、头晕等。由于左氧氟沙星抗菌广谱、疗效好 ,较少有过敏反应出现 ,使用安全 ,因此广泛用于临床。近年来 ,有文献报道左氧氟沙星出现个别不良反应。1 光毒…  相似文献   
95.
原发性气管肿瘤外科治疗1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气管肿瘤发病率较低,外科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自1996年-2006年手术治疗13例气管肿瘤,其中3例辅助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13例,男7例,女6例,33岁-70岁,平均48.7岁。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和刺激性咳嗽以及反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肺大疱切除手术中使用聚乙醇酸材料(NEOVEIL1 奈维)预防术后肺切缘漏气的作用。方法对59例术中使用奈维作为加强的肺大疱切除术患者术后肺漏气情况。结果全组59例中,术前合并气胸48例,术中证实巨大肺大疱6例,多发肺大疱3例。全组术后无死亡,全组平均术后肺漏气时间(2.4±1.2)d。未见与奈维相关的并发症。结论术中使用奈维作为行肺创面加强修补,能有效防止肺大疱手术后肺创面的漏气,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97.
微创切口在胸部外科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陈冠中  梁大昌  邹卫 《广西医学》2000,22(3):462-464
妥善地选择剖胸切口,是减少胸部手术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充分良好的术野暴露则是胸科手术成功的关键,我们在1997年8月至1998年12月采用了腋下微他切口成功地施行了胸腔手术18例。其中先天性动脉导管结扎8例;纵隔肿瘤切除2例;肺叶切除6例,贲门痉挛2例。全部病人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康复快,无并发症,痊愈出院。我们认为,这种不损伤胸壁大处肌肉的腋下小切口,术野暴露良好,便于操作,适用于多  相似文献   
98.
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呼吸衰竭手术治愈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性胸膜炎治疗效果不佳,病程6周以上即可能形成慢性脓胸,同时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病例并不多;胸膜纤维层剥脱术是治疗结核性慢性脓胸的常用手术方法。现将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呼吸衰竭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患侧全切术与对侧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对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0月北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患者行患侧甲状腺全切术,B组患者行患侧甲状腺全切术和对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T3水平较术前下降,TSH水平较术前上升,且B组患者T3、TSH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甲状腺功能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出现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A组术后出现气管损伤和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各1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B组患者复发率为0.00%,A组为13.33%,B组患者复发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侧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治疗复发性甲状腺结节良性肿瘤可提高手术安全性,降低复发率,但对甲状腺功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erscopy,BF)活检诊断为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HG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6岁,胸部影像可见肿块、肺不张等病变,BF活检均在肺段以上的支气管见病变.11例行各式肺叶切除,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鳞癌);化疗5例,自行出院4例.结论 支气管黏膜HGIN多见于60岁左右男性,其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类似鳞癌.常因活检、病理检验误差等原因而出现不同病理诊断意见.因此,在诊断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HGIN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等综合分析,或重复活检.一旦确诊即应采取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