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4篇
外科学   27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目的探讨电视纵隔镜手术在肺癌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术前诊断肺癌,胸部螺旋CT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 cm)患者,行电视纵隔镜手术c-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0例患者均经电视纵隔镜手术明确病理分期,其中纵隔淋巴结转移性腺癌7例,转移性鳞癌1例,慢性炎12例,均与开胸手术后检查结果相一致;术前纵隔镜c-N分期与术后p-N分期对比正确率达100%。本组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10~70 mL,平均35 mL。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纵隔镜手术是肺癌术前精确分期的金标准,是一种微创、准确、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2.
原发性中叶肺癌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叶病变多因肺部感染所致,中叶肺癌发生率低而易误诊。为探讨中叶肺癌早期诊断和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效果,总结11年间手术治疗39例中叶肺癌(占同期肺癌手术总例数的5.1%)。手术切除34例(87.18%),开胸探查5例。手术方式以中叶切除和双肺叶切除为多。23例术后辅以化疗或加免疫治疗。随访率为92.3%。23例术后化疗和免疫治疗者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95%、43.48%、30.43%。术后未作辅助治疗的13例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23%、30.77%、15.38%。二组生存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本组中晚期肺癌占多数,病理类型以腺癌居多。影响生存率的因素为病理分期、组织学和纵隔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23.
邹卫  廖伟敏  曾达才 《华夏医学》2003,16(4):479-480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肝脓肿诊治经验与教训。方法:对11例糖尿病肝脓肿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11例患者,7例行B超下肝脓肿穿刺抽脓抗生素冲洗,3例行手术局部切除,均取得满意疗效;1例因血糖控制不理想,行手术引流后,早期出现腹膜炎,后期出现切口感染,经积极治疗后痊愈,痊愈率达100%。结论:糖尿病患者肝脓肿有其独特表现,控制血糖、提高早期确诊率、B超下穿刺抽脓或及时手术治疗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4.
血管内皮细胞通过由血管内皮细胞所释放的一些特殊的、能使血管达到舒张的舒张因子来调节血管局部的血液动力学状态。这些舒张因子是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2)以及内皮源性超极化因子(EDHF)。尽管EDHF的作用已在多种动脉血管中被证实,但其确切的化学本质并未完全明了。高钾溶液可减少其EDHF介导的舒张功能。本文综述了有关EDHF的作用、功能以及与肺移植外科领域相关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5.
肺恶性肿瘤的胸腔镜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索电视胸腔镜技术在肺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47例非小细胞肺癌接受了电视胸腔镜手术,其中肺叶切除40例,楔形切除7例。结果:全部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分钟,平均失血量150ml,平均住院日8.2天,并发症发生率10.6%,经3-31个月随访,近期效果良好。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肺恶性肿瘤是可行的微创外科技术。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bronchofiberscopy,BF)活检诊断为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igh grade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HGIN)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HGIN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9.6岁,胸部影像可见肿块、肺不张等病变,BF活检均在肺段以上的支气管见病变.11例行各式肺叶切除,手术后病理结果均为鳞状细胞癌(鳞癌);化疗5例,自行出院4例.结论 支气管黏膜HGIN多见于60岁左右男性,其临床表现、病理学改变等类似鳞癌.常因活检、病理检验误差等原因而出现不同病理诊断意见.因此,在诊断支气管黏膜鳞状上皮HGIN时,应根据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等综合分析,或重复活检.一旦确诊即应采取手术或其他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初步探讨参附注射液改善兔肺保存效果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6只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肺加入棉子糖(30mmol/L)的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液灌注及保存,实验组则将参附注射液(40mg/L)加入改良LPD液灌注及保存。在4℃保存12h后再灌注1h,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组织的干湿比(W/D)、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NF-κB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再灌注15min后,两组的PaO2逐渐降低,但实验组PaO2的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再灌注后,实验组的W/D和MPO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NF-κB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抑制再灌注肺组织中NF-κB的表达,减轻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肺功能,对兔肺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8.
王科平  邹卫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2):1816-1816
临床资料一、病例1,男,45岁。因发热、胸闷一月余,对症治疗效果不佳。1999年7月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可,两侧胸廓对称,右侧触觉语颤减弱,叩诊浊音,听诊右肺呼吸音低,两肺未及干、湿啰音,心浊音界明显左移,各瓣膜区未及杂音。胸部CT检查示右侧胸腔内见低密度样阴影,范围占据大部分胸腔。于1999年7月在全麻下行右侧剖胸探查术,术中发现右前纵隔见约20×20×10 cm3脂肪团块,上中叶明显受压,予完整切除。术后右肺复张良好,病理提示巨大脂肪瘤。  相似文献   
129.
邹卫  王三锡 《江苏医药》1989,15(4):216-217
胸膜间皮瘤是来源于胸膜间皮细胞的肿瘤,比较少见。我院自1973年至1988年共收治7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21~62岁,平均45.7岁;均无石棉接触史。  相似文献   
130.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easibility of radionuclide colloid 32p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I lung cancer by video enhanced minimal access muscle sparing thoracotomy (VEMAST). Methods: 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 (VATS) was carried out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A double lumen endobronchial tube was intubated into trachea. One lung ventilation of the healthy side was done during operation. An incision of 8-10 cm long was made along the 4th or 5th intercostals. The lobectomy could be performed under VATS. Radionuclide colloid 32p was injected locally into the area where surgical cleaning of lymph node around was considered to be unsatisfactory or desection of the tumor was not complet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with VEMAST was successful in 29 patients. A conventional lobectomy by thoracotomy had to be done due to unusual bleeding from the pulmonary artery involved during VEMAST in one case and the procedure was interrupted because the pulmonary artery cloud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tumor in another patient. There was no dead case or the patient who had any severe complication or adverse response to the radiant. Conclusion: Radionuclide therapy was performed to the treatment of stage II lung cancer with VEMAST in case that surgical resection was considered not to be satisfactory. Minithoractomy assisted with VATS lobectomy and radionuclide colloid 32p therapy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technique for some selected stage II lung canc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