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为了研究外源性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SNP)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STAT3及P38MAPK活化及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变化,探讨硝普钠诱导K562细胞凋亡机制,用Annexin—V/PI双标记、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DNA凝胶电泳、DNA含量及细胞周期分析等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经硝普钠干预后瞄62细胞磷酸化P38MAPK和磷酸化STAT3的表达,同时利用实时荧光PCR定量检测端粒酶hTERT—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K562细胞经硝普钠作用后出现典型的细胞形态改变,DNA片段化,显现亚G1峰Ⅱ并显著增加。Annexin—V/PJ和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表达增加。这些均证实NO能诱导瞄62细胞凋亡,大部分细胞阻滞于G0/G1期。SNP诱导K562细胞凋亡过程中,磷酸化P38MAPK和磷酸化STAT3的表达随SNP浓度的增加而表现为先增强后下降;瞄62细胞与2.0mmol/LSNP孵育不同的时间内,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在12小时时达到高峰并持续至48小时,72小时后表达下降;磷酸化STAT3的表达在24小时时达高峰,48小时后表达即显著下降;端粒酶hTERT—mRNA的表达随SNP作用的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显著下调。结论:SNP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P38MAPK的活化、抑制端粒酶逆转录酶和STAT3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92.
目的 通过测定肾病综合征 (NS)患者血小板糖蛋白及血清脂质、凝血指标 ,旨在为临床治疗NS提供有用的参考指标。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了 4 5例NS患者 (其中伴静脉血栓者 9例 ,无静脉血栓者 36例 )的血小板糖蛋白 (CD6 2p、CD6 3) ,同时仪器法测定了Plt、TC、HDL、LDL、TG、PT、APTT、TT、Fib。结果 NS患者CD6 2p、CD6 3、Plt、TC、LDL、TG、Fib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且CD6 2p、CD6 3、Plt、TC、LDL、TG、Fib等伴静脉血栓者显著高于无静脉血栓组 ;但NS患者HDL、APTT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T、TT变化并不明显。血小板CD6 2P与Plt、PT、APTT、Fib成正相关 ,CD6 3与Plt、APTT、Fib成正相关 ,且血小板CD6 2P与CD6 3之间呈正相关性。结论 NS患者学习包办糖蛋白测定 ,对NS病情分析和预防静脉血栓有重要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
尿脱落细胞DNA流式细胞术分析对膀胱癌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尿脱落细胞DNA分析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良性血尿、膀胱肿瘤及膀胱癌患者尿脱落细胞进行DNA倍体和SPF分析。结果 良性血尿患者为正常二倍体DNA分析图谱。膀胱肿瘤患者二倍体肿瘤 2 2例 ,异倍体肿瘤 4例 ;而膀胱癌患者二倍体肿瘤 8例 ,异倍体肿瘤 38例 ;膀胱癌、膀胱肿瘤患者的SPF(15 5 3± 6 5 4 ,9 37± 5 0 5 )明显高于良性血尿患者 (5 6 7± 2 4 8,P <0 0 0 1,P <0 0 0 1) ,而膀胱癌患者的SPF明显高于膀胱肿瘤 (P <0 0 0 1)。结论 尿脱落细胞DNA分析可望成为诊断膀胱癌的一种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仙鹤草水提物在体外对血小板聚集、凝血试验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探讨其对止血与凝血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0、4、20、80g/L仙鹤草水提物分别与全血、富血小板血浆(PRP)和贫血小板血浆(PPP)作用;分别以血小板聚集仪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以流式细胞仪测定ADP诱导的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受体(Fg-R)和P-选择素表达水平;以血液凝固分析仪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g),以硅化试管法测定凝血时间(CT),以电极法测定血浆Ca2+浓度,以乏因子血浆纠正试验测定凝血因子Ⅶ、Ⅷ、Ⅸ和Ⅺ活性;以血液流变仪测定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 4g/L组PAR、Fg-R和P-选择素表达率显著低于0g/L组(P〈0.05)。4g/L组1s-1全血黏度、200s-1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显著高于0g/L组(P〈0.01),4者水平均与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 结论 仙鹤草水提物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Fg-R活化和释放反应途径而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可能通过抑制内源凝血途径而具有抗凝作用。仙鹤草水提物也可能通过活化外源凝血途径并增加血液黏度而具有促凝作用。  相似文献   
95.
近年来随着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和细胞毒药物的广泛使用以及介入治疗、恶性肿瘤和器官移植的增加,深部真菌尤其是念珠菌的感染率迅速上升.氟康唑作为抗念珠菌属的常用药,随着临床使用率增高,白色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耐药率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四嗪二甲酰胺(ZGDHu-1)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K562-S)和耐药细胞株K562/Adr(K562-R)的抑制作用及其对p210BCR/Abl融合蛋白和转录核因子K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MTT比色法观察其对K562-S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及细胞克隆形成初步分析其对白血病干细胞的影响,通过Western印迹分析PARP-1、p210BCR/Abl、e—Abl、NF—KB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的ZGDHu-1对K562-s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一时间依赖关系,ZGDHu-1作用48h时的IC50值为0.25μg/ml。在ZGDHu-1作用7天后,K562-S及K562-R细胞克隆形成被完全抑制。ZGDHu-1作用48h后,出现PARP-1裂解,诱发细胞凋亡,下调K562-R细胞p210BCR/Abl及C—Abl的表达,抑制K562-S及K562-R细胞质内NF—κB/p65的表达。结论ZGDHu-1能够抑制K562-s及耐药细胞株K562/Adr(K562-R)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通过抑制p210BCR/Abl的表达,降低NF—κB的活性,阻断NF—κB信号传导通路,尤其对于耐药型白血病细胞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7.
硝普钠对HL-60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们曾报道了有关外源性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诱导HL 6 0细胞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实验中发现低浓度SNP在体外还可诱导HL 6 0细胞分化,并对细胞分化作用的分子机制进行了实验研究。材料和方法1 主要试剂 外源性NO供体SNP为Sigma公司产品,DNA分析制备试剂盒(DNA Prepkit) [内含透膜剂,RNase和碘化丙锭(PI) ]为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产品;突变型P5 3单抗(PAB2 4 0 )、Bcl 2单抗(83 8B)、Bax单抗(4F1 1 )及用于Bcl 2、Bax检测的透膜剂、CD1 1b、CD3 3 、CD1 4 、Fas及同型对照均为法国Immunotech公司产品;C…  相似文献   
98.
TNF-β是一种有前途用于肿瘤生物治疗的细胞因子.TNF-β缺失N端24个aa,可使它们在体外的细胞毒活性增加2~6倍,而对小鼠致死率却降低5倍,这为重组人TNF-β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将人TNF-βN端缺失23个aa的基因序列插入到一种新型的表达载体pRSET C,使590bq的目的基因置于该载体的多聚组氨酸序列和肠激酶酶切位点序列的下游,构建了含hTNF-β基因的pRSET C(简称PC-TNF-β),再转化大肠杆菌BL21(DF3),在T_7噬菌体后动子控制下,经PTG诱导,hTNF-β得到高水平表达,经SDS-PAGE检测,在分子量约21KD处出现目的蛋白的条带,薄层扫描分析,表达产物占细菌总蛋白的18~26%.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高速离心,上清经0.45μm滤膜过滤后,即为hTNF-β粗制品,经固  相似文献   
99.
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小板活化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51例Ⅱ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微血管病变者27例,无微血管病变者24例)及29名正常对照组的血小板糖蛋白,包括α颗粒膜糖蛋白(CD62p)、溶酶体颗粒膜糖蛋白(CD63)、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CD41、CD61、CD42b)、凝血酶敏感蛋白(TSP),同时用放免法检测血浆内皮素和胰岛素.结果糖尿病组血小板CD62P、CD63、TSP阳性的百分率[(1.35±0.70)%、(5.04±2.73)%、(76.5±9.1)%]和CD41、CD61的平均荧光道数(MnX)[(14.22±6.03)%、(6.54±1.7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54±0.34)%、(2.84±1.12)%、(66.3±8.4)%、(10.43±1.70)%、(4.36±0.62)%](P<0.005),有微血管病变组高于无微血管病变组(P<0.05).糖尿病组的血小板CD42b的阳性百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5).但有无微血管病变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血小板CD62P,CD63,CD61,TSP与血浆内皮素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5,0.47,0.34和0.30,P均<0.05).结论活化血小板测定对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00.
心律失常的冷冻消融术是一种新的介入性心脏物理学治疗方法,本研究通过测定血小板膜α颗粒膜糖蛋白(platelet α granule membrane glucoprotein,CD62P)、血小板溶酶体膜糖蛋白(platelet lysosome membrane glucoprotien,CD63)的表达及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观察经导管冷冻消融术(transcatheter cryoablation)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时对机体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经导管冷冻消融术对血栓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