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2 毫秒
41.
四嗪二甲酰胺对人白血病细胞系SHI-1细胞体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四嗪二甲酰胺(ZGDHu-1)体外抑制白血病细胞系 SHI-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 ZGDHu-1与 SHI-1细胞在体外共培养,用细胞计数、锥虫蓝染色、MTT 法、5′-溴-2′脱氧尿苷(Brdu)-ELISA 法观察 ZGDHu-1对 SHI-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形态学、DNA 含量测定及细胞周期分析、膜联蛋白Ⅴ/碘化丙锭(Annexin Ⅴ/P1)双标记和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等分析细胞凋亡。通过 NBT 试验、细胞表面抗原 CD11b、CD14、CD64检测和细胞形态学观察分化情况。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ZGDHu-1诱导 SHI-1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 P38MAPK 和 STAT3磷酸化表达的变化。结果 ZGDHu-1能抑制 SHI-1细胞增殖和活力,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关系,48和72h/C_(50)值分别为250ng/ml,85 ng/ml。ZGDHu-1作用于 SHI-1细胞后大部分细胞阻滞于 G_2/M 期,200ng/ml ZGDHu-1作用48h,SH-1细胞 G_2/M 期比例为(48.4±2.1)%;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改变,DNA 片断化,检出亚 G_1峰,AnnexinⅤ/PI 和 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显示凋亡细胞的特征性改变。SHI-1细胞经2~50ng/ml ZGDHu-1作用3 d 后,细胞发生部分分化,NBT 阳性率增加,细胞表面 CD11b、CD14、CD64表达上调。ZGDHu-1作用 SHI-1细胞后磷酸化P38MAPK 表达增强,而磷酸化 STAT3表达降低。结论 ZGDHu-1能抑制 SHI-1细胞增殖和细胞活力.诱导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 P38MAPK 的活化增强和 STAT3的活化抑制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用于鉴别诊断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方法随机抽取59例本院住院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分类及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等分为两组,其中细菌性上感31例,病毒性上感28例,测定CRP及CD64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同时根据白细胞数量分为白细胞高值组和白细胞低值组,观察两组之间的CD64水平.结果 31例细菌性上感CD64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CRP阳性27例,阴性4例,阳性率88%,而28例病毒性上感CD64表达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阳性6例,阴性22例,阳性率22%;同时白细胞高值组CD64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白细胞低值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64表达水平与CPP、白细胞数量呈正相关,测定外周血CD64可用于鉴别细菌性感染和病毒性感染.  相似文献   
43.
分化抗原CD44是一种分布广泛的跨膜糖蛋白 ,参与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间质之间的特异性粘附。本研究通过对胃癌标本及其胃粘膜细胞DNA和细胞周期各时相及标准型CD44 (CD44S)的变化 ,以期发现胃癌标本细胞DNA、CD44S与胃癌患者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指导临床诊治。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病理资料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5月本院普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标本 43例 ,其中男 31例 ,女12例 ,年龄 2 6~ 78岁 ,平均 5 9.2岁。手术过程采集胃癌患者的癌组织作为胃癌标本 ,并采集其正常胃粘膜作为对照。1.2 单细胞…  相似文献   
44.
本研究探讨大萼香茶菜甲素A(macrocalyxinA,MA)体外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蚤白酶体抑制作用及其诱导凋亡的分子机制。以不同浓度(2、4、8μgm1)的MA体外作用于U266细胞,用Hochest染色法和Annexin V/PI双染色观察MA诱导U266细胞凋亡作用;用Westernblot检测泛素、蛋白酶体19S亚基s6’亚单位和蛋白酶体20S亚基中β1、β1i、β2、β2i、β5、β5i亚单位,以及BAD、BCL-2、FAS、FAS-L、MAPK、PARP、Pro—caspase3、cleaved—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随着MA作用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Hoechst33258染色的细胞内出现致密颗粒或块状的荧光颗粒,AnnexinV+/PI。细胞和总凋亡细胞(AnnexinV+/PI-和AnnexinV+/PI+)增加;MA可使U266细胞内泛素化水平增高,抑制20S蛋白酶体亚单位β1i、β2、β5i、和19S蛋白酶体泛素识别亚基s6’表达。与此同时,BCL-2、MAPK、PARP、pro—caspase3表达随着药物作用浓度的增高而下调,BAD、FAS、FAS—L、cleaved—caspase3表达则增加。结论:大萼香茶菜甲素A具有抑制蛋白酶体的作用,线粒体凋亡和死亡受体途径有可能参与MA诱导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45.
表达载体pRSET C重组rhTNF—β的表达及其纯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hTNF-β N端缺失23个氨基酸的基因,克隆在表达载体pRSET C的6个组氨酸序列和肠激酶酶切位点序列的下游,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诱导,rhTNF-β获得了高表达,表达量占细胞总蛋白的26%,其表达产物大部分以可溶性形式形成。菌体裂解上清经0.45μm的滤膜过滤后,用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柱层析,纯度可达95%左右;经肠激酶酶切后,具有TNF-β的细胞毒活性,此活  相似文献   
46.
目的:观察大萼香茶菜甲素(macrocalyxin A,MA)体外对Kasumi-1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作用。方法:以不同质量浓度的(4、8、12、16μg/mL)MA体外作用于Kasumi-1细胞,运用细胞计数、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形态学、细胞免疫表型CD11b、CD13检测研究细胞分化;细胞形态学、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DNA梯度电泳观察细胞凋亡;DNA亚二倍体及Annexin-V/PI双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率;质谱分析技术检测用药前后细胞小分子蛋白变化。结果:MA对Kasumi-1细胞有明显的抑制增殖作用,呈现作用时间和剂量的量效关系。较低浓度MA可以诱导细胞分化,CD11b表达明显上升,且有剂量量效关系;高浓度促进细胞凋亡,细胞瑞氏染色后出现典型的凋亡小体,亚G1峰显著增加,Annexin-V+/PI-表达升高,Hoechst33258荧光染色出现凋亡特征性改变,琼脂糖电泳观察到DNA"梯状条带"。质谱分析显示,药物作用组与空白组对照分析出现13个差异蛋白峰,质荷比集中在1053-8581之间。结论:MA能抑制Kasumi-1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本文采用与各种细胞信号传导相关的抑制剂阻断重组人β肿瘤坏死因子(rhTNF-β)对1929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并配合荧光染色、DNA电泳和FCM等实验手段,检测rhTNF-β)引起L929细胞凋亡及加入抑制剂以后的变化,这为研究TNF-β在杀伤肿瘤细胞过程中信号传导的特征提供了基础资料.hTNF-β为本实验室自行重组并纯化之产品,比活性5×10~5U/mg.信号传导仰制剂包括:Genistein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Indomethacin(磷脂酶抑制剂);Quinacrine(磷脂酶抑制剂);Staurosporine(蛋白激酶 C抑制剂); TMB8(钙桔抗剂和蛋白激酶抑制剂);TPCK(丝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Verapamil(钙通道阻断剂); Wortmannin(磷脂酶 A2抑制剂)均为Sigma产品.采用:①信号传导阻断试验:将L929细胞加入96孔细胞培养板内,每孔1.5×10~4/0.1 ml/孔,培养12h后换以新鲜培养液,并加入50μl各种抑制剂及50μl rhTNF-β(终浓度62 U/ml),另设 rhTNF-β及1640培养液的对照孔.继续培养48h,用结晶紫染色方法计算存活率.②荧光染色:用以上相同的方法处理1929细胞,然后用PI及FDA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③DNA电泳:经处理的L929细胞,通过  相似文献   
48.
近年研究证实,脓毒症不仅存在促炎症反应导致的免疫功能亢进,同时也存在抗炎症反应所致的免疫功能抑制,丽过度的免疫功能抑制所导致的免疫麻痹同样使脓毒症恶化发展至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对免疫功能状态的正确评价是针对脓毒症进行干预和成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机体发生肿瘤时免疫系统能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其中细胞免疫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采用流式细胞术对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4、CD25、CD8和CD28的表达进行了检测,探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进一步探讨T淋巴细胞在抗肿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50.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日益增高,且预后较差,生存率低.大部分肝癌患者由于转移或者肝功能恶化不适合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如化疗、介入治疗等虽然能够减少肿瘤负荷,提高生存率,但肿瘤复发却很常见.近年研究表明,通过抑制免疫效应细胞对肿瘤发生免疫应答,在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