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73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外源性重组白细胞介素6(rIL-6)对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敲除小鼠原位肝移植后存活时间和移植肝再生过程的影响.方法 动物为C57BL/6野生型小鼠和IL-6基因敲除小鼠,分为4组进行实验:基因敲除对照组,肝移植供、受者均为IL-6基因敲除小鼠;野生型对照组,以IL-6基因敲除小鼠为供者,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受者;基因敲除rIL-6组,供、受者均为IL-6基因敲除小鼠,肝移植前1h于受者皮下注射rIL-6,1 mg/kg;野生型rIL-6组,以IL-6基因敲除小鼠为供者,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受者,受者应用rIL-6,用法和用量同前组.观察受鼠的存活情况.获取移植肝,进行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 供肝冷缺血时间约为50 min.基因敲除对照组受鼠平均存活2.2d,野生型对照组受鼠平均存活1.9 d,基因敲除rIL-6组受鼠平均存活>17.6 d,野生型rIL-6组受鼠平均存活>20.4 d.各组间存活时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因敲除对照组和野生型对照组受鼠移植肝有片状坏死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有极少数溴脱氧尿核苷染色阳性的细胞存在.基因敲除rIL-6组和野生型rIL-6组受鼠的移植肝无细胞坏死等改变,有散在的肝细胞溴脱氧尿核苷染色阳性.结论 外源性的IL-6能够延长IL-6基因敲除小鼠肝移植后的存活时间,促进其移植肝细胞再生.  相似文献   
92.
背景:移植后肿瘤复发是影响肝癌肝移植疗效的主要因素,如何防止肝癌肝移植后肿瘤复发是目前肝移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亚砷酸全身化疗被认为对中晚期肝癌具有一定作用,但在肝移植后的应用还未见报道。目的:观察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应用亚砷酸全身化疗的对肿瘤复发的干预效果。方法:对23例超出米兰标准的肝癌患者肝移植后采用亚砷酸行预防性化疗:静脉滴注10mg/d,连续使用7d后间隔7d,重复4次为1个疗程,患者接受1~4个疗程。观察以上使用亚砷酸化疗患者的生存、肿瘤复发情况,以及化疗不良反应,并与同期16例未使用化疗的肝癌肝移植患者相比较。结果与结论:经过3~32个月随访,共30例患者出现肝癌复发,化疗组16例,非化疗组14例,复发部位最常见于肺部、移植肝及骨骼。化疗组与非化疗组肿瘤复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化疗组复发时间明显延迟(P=0.026);两组6个月、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化疗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化疗组(P=0.037);两组6个月无瘤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1年、2年无瘤生存率化疗组显著高于明显非化疗组(P=0.030,0.023)。亚砷酸使用过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提示肝癌肝移植患者静脉使用亚砷酸化疗可以延迟肿瘤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上腹部多器官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7例患者的原发病均为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术中予保留受者胰腺、全消化道,行单纯肝脏切除后,进行上腹部多器官(包括肝、胰、十二指肠、部分空肠)移植,术后检测肝肾功能、血糖、C肽等指标,监测感染、排斥反应、血管并发症及胆道并发症等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受者均于术后1~7 d停用胰岛素,血糖恢复至基本正常水平,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及胆红素总量等肝功能指标在术后1周趋于正常水平;C肽水平在术后1~2周达到正常范围.7例受者中,1例术后1个月时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1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血液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1例发生肺部感染,予抗感染及提高免疫力等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胰漏,给予通畅引流后好转;其余受者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6例存活受者已随访1~39个月,移植肝和胰腺的功能正常,未出现乙型肝炎和肿瘤的复发,生活质量良好.结论 保留受者胰腺的上腹部多器官移植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是治疗终末期肝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4.
背景:脑死亡供者维护对于改善脑死亡供者器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前列腺素E1被广泛使用于临床肝移植领域,但有关前列腺素E1对脑死亡供者的作用未见报道.目的:通过建立稳定的大鼠渐进性脑死亡模型,观察前列腺素E1对脑死亡供肝微循环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脑死亡组及前列腺素E1组建立渐进性脑死亡大鼠模型,前列腺素E1组于脑死亡诱导后,经尾静脉微输液泵通道以0.05 Pg/(kg·min)速度持续性泵入前列腺素E1注射液.各组在脑死亡诱导后的2,4 h分别采血及获取肝脏标本.自动生化仪检测肝酶学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透明质酸质量浓度,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肝血窦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与结论:脑死亡诱导2 h后,大鼠肝功能出现不同程度异常:诱导脑死亡4 h后,脑死亡大鼠的肝功能损伤进一步加重,前列腺素E,组较脑死亡组有明显改善(P<0.05).脑死亡诱导2 h后,透明质酸质量浓度升高提示肝脏微循环障碍;诱导脑死亡4 h后,脑死亡组大鼠的透明质酸质量浓度进一步升高,前列腺素E1组较脑死亡组有明显改善(P<0.05).脑死亡后透射电镜显示肝细胞及肝窦内皮细胞的超微结构受损,Kupffer细胞活化,前列腺素E1可减轻大鼠肝脏超微结构的损伤并抑制Kulpffer细胞活化.提示前列腺素E1能改善脑死亡大鼠的肝功能及肝脏微循环,抑制肝脏Kufpper细胞的活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5.
目前对于儿童供肝应用于成人肝移植的疗效及安全性国内外鲜有报道.本中心近期开展了国内首例儿童供肝成人肝移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肝癌肝移植受者术后采用以西罗莫司联合两剂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4年3月至2006年10月间,共为92例超出米兰标准的中晚期肝癌患者施行了肝移植.其中89例纳入研究.前54例患者采用以他克莫司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后35例患者采用以西罗莫司为主的新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对两组受者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检测受者的肝肾功能、血糖和血脂水平等生化指标,监测受者感染、急性排斥反应、肿瘤复发、存活率及药物副作用等表现,并对两组免疫抑制方案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间1年肿瘤复发率、3个月内感染发牛率、术后1个月高血糖发生率及术后1年肾功能损害和高脂血症发生率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指标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肝癌肝移植受者采用以西罗莫司联合两剂激素为主的免疫抑制方案是安全和有效的.该方案在有效抑制排斥反应的同时可显著降低受者的肿瘤复发率,还可减少感染发生率、高血糖及.肾功能损害,但增加了高脂血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目的 探讨亚砷酸全身化疗对大鼠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联合免疫抑制与循环肿瘤细胞攻击大鼠肝脏建立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模型,40只Sprague-Dawley大鼠经门静脉注射肝癌Walker-256细胞株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化疗组.两组术后均给予免疫抑制剂,化疗组术后同时给予亚砷酸(1 mg/kg)全身化疗,观察大鼠存活和肿瘤复发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肝癌组织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比较两组生存时间和肿瘤肝内复发情况、荷瘤肝质量、荷瘤肝体质量比、肿瘤肝外转移及肿瘤组织中PCNA表达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和化疗组大鼠存活时间分别为(17.2±7.3)d和(28.3±5.3)d,long-rank法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6,P<0.01),肝内复发率分别为100%(20/20)和95%(19/20, χ2=1.026, P>0.05), 荷瘤肝质量分别为(14.6±0.3)g和(12.7±0.3)g (t=2.205, P<0.05), 荷瘤肝体质量比分别为(7.21±0.12)%和(6.24±0.09)% (t=2.440, P<0.05),肿瘤肝外转移率分别为40%(8/20)和10%(2/20, χ2=4.80, P<0.05), PCNA指数分别为(80.8±2.1)%和(61.3±1.0)%(t=3.209,P<0.05).结论 静脉使用亚砷酸对肝移植术后肝癌复发大鼠肿瘤的恶性生长及肝外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4年1月至2006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516例同种原位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件分析.总结肝移植术后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情况.结果 共发生早期急性肾功能衰竭106例(20.5%),其中属轻度21例,中度40例,重度45例.分别采取了纠正肾前性因素、调整免疫抑制方案、药物疗法和血液净化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其中有21例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术后需行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在本组资料中,原发病为重型肝炎患者75例,术后36例合并ARF,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发病(P<0.05);4例术前存在重度肾功能不全者,术后有3例发生ARF,明显高于其他术前轻-中度肾功能不全者的术后ARF的发生率(P<0.05).106例肝移植术后早期ARF患者,术后1个月内死亡37例,病死率为34.9%,且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值≤20分组的1个月存活率显著高于MELD值为20~30分组和>30分两组.结论 肝移植术后ARF的防治是一个从术前评估到术后管理的系列过程;术前完善对患者的评估,术中采取多方面措施保护肾脏功能,术后减少药物性肾功能损害和必要时行CRRT治疗是肝移植围术期防治ARF的重要步骤.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探讨胰液空肠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外科技巧和临床应用.方法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共施行了10例胰肾同期联合移植术(SPK),供体胰、十二指肠和肾均采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方式获得,经腹主动脉、肠系膜上静脉对胰腺及十二指肠同时快速灌注降温.移植胰的外分泌采用胰十二指肠一空肠内引流吻合方式.术后早期均以抗CD25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诱导治疗,采用他克莫司、霉酚酸酯及皮质激素预防排斥反应.结果 10例移植手术均获得成功.供体胰十二指肠和肾的热缺血时间为(5.9±2.6)min;移植肾平均冷缺血时间为(5.2±2.2)h,移植胰平均冷缺血时间为(9.3±3.6)h.术后3例出现移植胰伤口感染,经治疗后3~12周愈合.2例出现胰十二指肠一空肠吻合口出血,均经保守治疗止血而治愈.未发生与胰液引流相关的外科并发症.1年内3例发生了急性排斥反应,2例经激素冲击和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而被逆转;1例顽固性急排患者术后39 d在持续肾脏替代治疗过程中并发脑血管意外死亡.其余9例均痊愈,随访6~12个月,完全停用胰岛素.结论 获取质量良好的供体器官及合理血管整形,是保证胰肾联合移植成功的前提;改进的胰液空肠外分泌引流术式的方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西罗莫司对肝移植术后钙调素类免疫抑制剂相关肾功能损害病人的肾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对11例肝移植术后出现钙调素类免疫抑制剂相关肾损害病人进行西罗莫司转换治疗,同时减少或完全停止钙调素类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观察转换治疗后病人的肾功能、肝功能、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及药物副作用等情况.结果 随访至今所有病人均存活,随访时间6~23个月.转化治疗后所有病人的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6个月后血肌酐从(163.8±47.9)μmol/L降为(108.1±26.6)μtmol/L(P<0.05);除1例病人出现转氨酶升高,加用钙调素类免疫抑制剂后恢复正常外,其余病人肝功能无明显变化;药物副作用有高脂血症、贫血、溃疡型口疮等.结论 西罗莫司可以安全地应用于肝移植术后钙调素类免疫抑制剂相关肾功能损害的病人,改善病人的肾功能,同时对移植肝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