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52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3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21.
整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苦杏仁具有以下特点。1)汤剂用量多为3.7~56.93 g。2)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降气平喘,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咳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为5~25.9 g;轻宣肺气,治疗眩晕、暑温、湿痹、荨麻疹、过敏性紫癜、耳鼻喉疾病,为3.7~56.93 g;消食润肠,治疗食积、便秘,为5~12 g。3)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降气平喘常配伍麻黄、厚朴等,轻宣肺气常配伍麻黄、金银花、豆豉等,消食和胃常配伍火麻仁、香豆豉、陈皮,杀虫,治诸疮疥、消肿多外用、单用。  相似文献   
122.
通过对名老中医及"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临床应用白芍经验及用量的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白芍临床用量范围为5~120 g。(2)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的不同选择不同剂量的白芍,如白芍发挥其调和营卫的功效,用于治疗表证、鼻炎、非感染性不明原因发热时,其用量为6~30 g,发挥其缓急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胃脘痛、糖尿病神经病变、痹症时,其用量为5~120 g。(3)根据所治疗疾病的不同,白芍有不同的配伍药物,如调和营卫时常配伍桂枝、防风、甘草等;缓急止痛时常配伍赤芍、甘草、乌头、附子、桂枝等。(4)白芍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少,未见明显的毒副作用,偶见消化系统反应、过敏反应。  相似文献   
123.
本文通过举例并分析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脂肪肝、肥胖症、肥胖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案5则,阐述仝小林教授运用大柴胡汤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经验。同时通过病案分析,阐述仝小林教授临床症-证-病结合的辨治策略,以及仝小林教授将中药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运用于临床,将经方运用于现代疾病、扩大经方的临床运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4.
彭智平  周强  刘文科  郭允  赵林华 《中医杂志》2012,53(23):2002-2004
仝小林根据多年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形成了系统的用量策略,其中因方施量乃是整体用量策略之一.因方施量策略具体包括根据制方大小决定用量和根据处方剂型决定用量,并由此提出了精方与围方的概念.因方施量策略总体而言:以制方大小而论,精方用量偏大,围方用量平和;以处方剂型而论,汤剂用量最大,煮散用量相当于汤剂的1/2~1/3,丸、散(服散)、膏、丹剂型的用量相当于汤剂的1/10.制方大小与处方剂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二者共同决定着处方的合理用量.  相似文献   
125.
以仝小林教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为例,阐述一种名老中医病案数据挖掘的方法。设定以疾病为中心,运用数据统计进行挖掘,其内容主要包括选取病种、确立筛选病例标准、保存病例、数据标准化、设计和填写表格、建立EpiData数据库,数据录入、制定疗效评价标准、统计分析等。  相似文献   
126.
目的观察抵当汤加减治疗糖尿病肾病微量蛋白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采集我院内分泌科仝小林教授门诊病例中符合入选标准的糖尿病肾病患者,经中医辨治服用汤药,观察服用汤药前后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压、血脂的变化,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分析。结果治疗3,6个月后,UAER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总有效率分别为92.1%和90.5%;治疗3个月后HbA1c、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他指标改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抵当汤加减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微量蛋白尿,并对降低HbA1c、SBP、TC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7.
128.
目的 建立基于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相结合的益气活血通便方(Yiqi Huoxue Tongbian Recipe,YHTR)提取工艺优选方法。方法 采用HPLC法建立YHTR指纹图谱,并同时测定绿原酸、松果菊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阿魏酸、毛蕊花糖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7种指标性成分含量,以干膏率及7种成分含量为指标,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模糊物元模型(fuzzy matter-element model,FMEM)2种化学模式识别技术优选YHTR最佳提取工艺。结果 不同提取工艺的YHTR HPLC指纹图谱标定20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782~0.999;7个指标性成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3~57.3、727.6~10 584.7、13.4~79.2、31.7~105.0、100.1~1 115.3、7.4~41.9、2.3~19.0 μg/g,干膏率为17.8%~24.3%。FMEM和PCA结果一致,YHTR的指标性成分含量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以及加水倍数具有相关性。从7种指标性成分提取率和干膏得率角度考虑,YHTR最佳提取工艺为加10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提取时间60 min。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的分析策略可快速有效的筛选YHTR最佳提取工艺,为YHTR后续制剂开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9.
通过搜集古医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总结出桑白皮具有以下特点:汤剂中桑白皮用量范围为3~50 g,常用剂量为5~30 g,散剂常用0.62~3.93 g.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用量,如泻肺平喘止咳治疗以咳喘为主要表现的呼吸系统疾病,汤剂用量3~41.4 g,散剂用量为0.62~3.93 g;清肺胃热治疗皮肤病(痤疮、荨麻疹、黄褐斑、脂溢性皮炎等)、糖尿病等为10~50 g;利水消肿治疗肾脏疾病、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等为6~30 g;活血祛瘀治疗皮肤病(糖尿病皮肤瘙痒、痤疮)、神志病、鼻衄,为5~30 g.根据疾病、证型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泻肺平喘配伍地骨皮、紫菀、枇杷叶;清肺胃热配伍桑叶、桑枝、麻黄、连翘、赤小豆等;利水消肿配伍茯苓、椒目、葶苈子、黄芩;活血祛瘀配伍桃仁、白鲜皮、地肤子.  相似文献   
130.
沈梦菲  赵林华 《吉林中医药》2021,41(8):1013-1015
郁证基本病机为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初起多以肝郁气滞为主,因七情内伤,致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而成.若进一步加重,则致使多脏腑功能失调,但核心均不离肝气郁结.仝小林院士临床常以制香附、佛手、香橼三味药物组方开郁.制香附作用偏于肝,长疏肝解郁,理气宽中,调经止痛,用量多在9~15 g;佛手相较药力缓和,作用偏脾胃,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燥湿化痰,用量多在9~15 g;香橼作用与佛手相似,均能调和肝脾,而其化痰止咳之力略胜,用量多在9~15 g.三药各有侧重,又相互兼顾,相互配伍,协同发挥开郁理气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