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0篇
中国医学   2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患者男性,72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2个月于2009年8月17日入院.既往:糖尿病史8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稳定.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呈持续性,睡眠后消失.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大鼠嗅鞘细胞无血清上清液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采用差速贴壁联合阿糖胞苷抑制法获得较高纯度的嗅鞘细胞,在最佳状态细胞无血清培养后取上清液。收集正常足月剖腹产胎儿的脐带血,经肝素抗凝,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脐血的单个核细胞,采用差速贴壁法纯化间充质干细胞,传第三代后用上述收集的嗅鞘细胞无血清上清液诱导,观察诱导分化过程,免疫组化鉴定分化结果。结果:用差速贴壁和阿糖胞苷抑制法可获得纯度高达95%的嗅鞘细胞,使用无血清嗅鞘细胞上清液培养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后,发现能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形态分化,胞体呈椭圆形,伸出长突起。诱导7天后相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形态的细胞,与NSE、GFAP细胞免疫组化结果一致。结论:大鼠嗅鞘细胞无血清上清液有明显诱导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作用。  相似文献   
23.
我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药品安全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北京市门头沟区共有177个行政村,这些行政村的农村卫生室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强农村卫生室药品安全监管,保障农村百姓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坏死性筋膜炎的早期诊断及治疗,从而降低死亡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痊愈20例,死亡5例.结论 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25.
患者男性,72岁.因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2个月于2009年8月17日入院.既往:糖尿病史8年,间断口服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稳定.右侧肢体不自主舞动,呈持续性,睡眠后消失.  相似文献   
26.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近年在国外广为应用 ,引入我国 2年有余 ,该手术更符合疝修补原则 ,术式先进 ,疗效甚佳。我院 1 999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 ,采用美国巴德 (Bard)公司提供的聚丙烯网塞、网片(Bardperfixplugandmesh)对 1 0例 60岁以上老年患者施行了该手术 ,近期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例均为 60岁以上老年男性病人 ,平均年龄 67岁 ( 60~ 70岁 )。腹股沟斜疝 8例 ,直疝 2例 ,其中复发性斜疝 1例。伴有前列腺肥大4例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肺疾…  相似文献   
27.
患者男,34岁,以“右侧胸腔积液性质待查”收入院。入院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各房室腔内径、室壁厚度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正常,二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瓣叶结构及启闭功能正常,三尖瓣可见轻度反流,三尖瓣前向血流速度正常;在大动脉短轴、心尖四腔心及右心室流人道切面观察三尖瓣前瓣外侧均可见一瓣膜样组织(图1,2),由两组瓣叶构成,随心动周期可见启闭运动,该组瓣膜的启闭时相与三尖瓣的启闭时相相反,当三尖瓣开放时,该组瓣膜关闭,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代谢组学图谱,评价小分子代谢物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生物标志物的诊断价值.方法 本研究纳入126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患者和86例健康对照人群.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血液中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代谢组学图谱.用ROC曲线对小分子代谢物进行诊断效能分析.结果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代谢谱与健康人群有明显区别,19个指标有显著差异.肿瘤患者血液C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人群.Arg,C8和C18:2对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肿瘤具有辅助诊断价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8、0.895和0.756,灵敏度分别为82.6%、88.0%和60.9%,特异性分别为77.5%、80.8%和78.3%.结论 血液中小分子代谢物,包括氨基酸和酰基肉碱可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辅助诊断新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牛磺酸纳米乳的处方、制备及稳定性考察。[方法]通过滴定法绘制伪三元相图,根据相图优选处方,并初步考察牛磺酸纳米乳的稳定性、粒径分布和理化性质。[结果]确定纳米乳处方为十四酸异丙酯(IPM):司盘-80∶吐温-80∶水=4∶4∶6∶1。牛磺酸纳米乳平均粒径为30.8 nm。[结论]牛磺酸纳米乳制备方法简单,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30.
在医学免疫学教学实践中,加强和其他医学基础学科的结合和联系,通过举例、比喻等手段,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采用启发式教学,多提问题,课后布置思考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