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6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5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 对56例A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辅助检查、影像学诊断、治疗方式及效果.结果 56例AD患者临床表现多样,胸背部疼痛或腹痛可为首发症状,常有其他伴随症状,高血压是导致AD的主要原因,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符合率达100%.AD的治疗主要包括积极控制血压、外科手术、支架植入术.结论 及时有效的早期诊断和积极采取恰当的治疗是提高AD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2.
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21世纪健康需求的不断发展,评判性思维能力成为护理人员必备的素质。目前越来越多的护理教育者已经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但是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篇综述近几年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的相关文献,为今后此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建立临床评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简易方法,综合评价OSAHS患者上呼吸道各部位的阻塞程度,以指导手术或器械治疗.方法将患者鼻、口咽、舌、喉等各部位定为0~4分,综合评价与确定阻塞的程度.结果各部位解剖阻塞评分为3~4分者对诊为呼吸暂停有重要意义,临床综合评分大于10分者手术效果好,小于10分者用CPAP治疗为好.结论目前OSAHS患者的手术指征及疗效标准仍有争议,参考国外制定的临床评价上呼吸道阻塞程度的标准并作了改进,可做为睡眠呼吸监测的补充,供门诊及无法进行睡眠监测的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采用一种新的喉成形手术方法,改善单侧声带萎缩患者的嗓音。方法对15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局麻下采用微创手术切口行自体甲状软骨成形手术,取自体甲状软骨1cm×0.5cm置于声带前2/3的深部,使术侧声带膜部向中线内移,从而减小声门闭合时的缝隙,增加声带张力,改善发声。术中在纤维喉镜下观察手术时声带内移的情况,了解患者当时发声的改变与自我感觉。结果15例单侧声带萎缩患者术后声带闭合时的缝隙缩小,声带活动正常;动态喉镜检查基频接近正常人,自我感觉明显改善。结论自体甲状软骨成形手术可明显改善一侧声带萎缩患者的嗓音,获得满意的发声效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penehyelidine hydrochloride,PHC)对急性百草枯(paraquat,PQ)中毒所致大鼠肺间质纤维化(pulmonary interstitial fibrosis,PIF)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48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on组)、模型组(Mod组)、PHC治疗组(PHC组)、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治疗组(Dex组);每组再分为第7天和第22天两个亚组,每组6只。腹腔注射质量分数20%PQ溶液(18me/ks,生理盐水稀释至1ml)的方法制备大鼠PQ中毒模型;Con组腹腔注射Iml生理盐水。染毒后30min,PHC组和Dex组大鼠分别向其腹腔注射PHC(0.1mg/kg)和Dex(3mg/kg),药物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ml,每24h重复1次;Con组和Mon组在对应时间点腹腔注射1ml生理盐水。于染毒后第7天和第22天处死实验动物,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 in artery, 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artery,PaCO2),测定肺组织汹干重比(wet/dryratio,W/D),检测肺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的表达,苏木精伊红(hematoxvlin-eosin,HE)、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Con组比较,Mod组、PHC组和Dex组大鼠第7天/第22天Pa02显著降低[(79±6)mmHg/(78±8)mmHg vs(39±6)mmHg(44±5)mmHg、(46±4)mmng/(52±5)mmHg、(54±6)mmHg/(60±6)mmHg(1mmng=0.133kPa)],PaC02显著增加[(44土7)mmHg/(45±7)mmHg vs(92±5)mmHg/(82±4)mmHg、(84±8)mnlH±(73±8)mmHg、(75±7)mmH±(65±7)mmHg],肺组织W/D显著升高[(2.60±0.25)/(2.58±0.22)VS(5.67±0.61)/(4.57±0.39)、(4.25±0.44)/(3.85±0.34)、(3.69±0.40)/(3.40±0.28)],TGF-β1表达显著增加[(136±7)/(140±7)VS(215±23)/(322±29)、(193±11)/(246±16)、(186±11)1(214±14)];与Mon组比较,PHC组和Dex组大鼠PaO2升高、PaC02降低,肺W/D和TGF—β1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PaO2、PaCO2和肺W/D在第7天变化更明显,TGF-β1表达增加在第22天更明显;第7天组织形态学以急性肺炎性改变为主、第22天以PIF为主,PHC组和Dex组大鼠肺组织炎性侵润和PIF程度较Mon组轻。结论PHC能抑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减轻急性PQ中毒大鼠肺组织的炎性侵润和PIF。  相似文献   
36.
淋巴瘤是一种起源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部位的淋巴组织。但原发于喉部的淋巴瘤极罕见。国内上一医82年统计2471例喉部肿瘤,原发加继发的淋巴瘤仅8例,占0.3%。本病由于少见,耳鼻喉科医生往往对其认识不足,常易产生诊、治失误,造成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 观察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血清肌钙蛋白I(cTnI)及心肌酶的变化规律,探讨其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的变化将患者分组,在入院第1、2、3、5、7天采集静脉血2ml,分离血清检测cTnI和心肌酶谱(CK、CK—MB、LDH、α—HBDH)。结果 AOPP患者各时间点的血清cTnI、心肌酶浓度均显著性升高;不同中毒程度组间比较,血清cTnI、心肌酶浓度有非常显著差异性,中毒程度越严重,血清cTnI、心肌酶越高。结论 血清cTnI的检测可用于诊断AOPP引起的心肌损害,且比心肌酶的检测更敏感、更特异;血清cTnI和心肌酶的变化可以反映AOPP的病情。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肢体缺血后处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4个周期的肢体缺血后处理,1次/d,持续5 d。比较2组入院时、病程14 d和病程3个月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峰值NIHSS评分;比较2组入院时和病程3个月时的改良Rankin(mRS)评分;比较2组肢体缺血后处理治疗前及5 d后血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NIHSS评分、mRS评分、血压水平、CK、CK-MB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峰值NIHSS评分,病程14 d、病程3个月时的NIHS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在3个月时mR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2组缺血后处理治疗5 d后的CK、CK-MB、收缩压、舒张压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肢体缺血后处理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可能有助于降低其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39.
目前急性有机磷中毒仍是急诊科常见的中毒性疾病,在救治过程中阿托品化的维持始终是治疗关键,临床上常出现矫枉过正、阿托品中毒,或阿托品用量不足导致反跳现象甚至引起呼吸衰竭而增加患者痛苦和治疗费用。我们结合新型抗胆碱药盐酸戊乙奎醚和传统抗胆碱药阿托品的作用特点,观察两药联合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为临床救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提供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0.
苗杰  徐华  赵宁军 《全科护理》2011,9(13):1216-1217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少见的、原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颅底动脉血管闭塞性病变,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和大脑前或中动脉近端狭窄或闭塞、伴脑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为特点,呈慢性进行性改变,病程长,临床症状隐匿而不典型,多数病人在发病早期均未得到及时就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