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马建波  廖于峰  魏任雄  贾广成 《浙江医学》2010,32(6):843-845,848
目的 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细胞中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病理确诊的39例膀胱癌标本,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方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ASSF1A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异常频率,同时以45例非肿瘤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的相关检测情况作为对照,分析膀胱肿瘤患者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的情况.结果 膀胱癌组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61.5%,24/39)显著高于非肿瘤组(4.4%,2/45)(P〈0.01),非肿瘤组与志愿组间(阳性率为0)并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RASSF1A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1.5%(24/39),特异性为95.6%(43/45).性别、年龄、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与RASSF1A基因甲基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膀胱癌肿瘤组织RASSF1A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为69.2%(27/39).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同时出现RASSF1A基因甲基化为20例,同时仅出现非甲基化为8例,两者明显相关(P〈0.05).结论 RASSF1A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其异常甲基化状态可能成为非侵入性诊断膀胱癌的分子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膀胱癌患者尿沉渣细胞中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病理确诊39例膀胱癌,采用甲基化特异PCR(MSP)的方法,检测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异常频率,同时以45例非肿瘤性泌尿系疾病患者及14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膀胱癌肿瘤组织和配对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分别为64.1%(25/39)和56.4%(22/39),二者密切相关(r=0.420,P=0.008)。膀胱癌组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64.1%,25/39)显著高于非肿瘤组(6.7%,3/45)(χ2=31.015,P=0.000),非肿瘤组与志愿组间(阳性率为0)并无明显差异(P>0.05);尿沉渣RUNX3基因甲基化对膀胱癌诊断的敏感性为64.1%(25/39),特异性为94.9%(56/59)。浸润性(≥pT2)和表浅性(≤pT1)膀胱癌RUNX3基因甲基化阳性率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63,P=0.001)。性别、年龄、病理分级与RUNX3基因甲基化均无明显相关性(均P>0.05)。结论 RUNX3基因启动子异因异常甲基化可能是膀胱癌的早期事件,尿沉渣RUNX3基因启动子异常甲基化可作为非侵入性诊断膀胱癌并且判断其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筛选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X7、X6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依据有效部位X7、X6的化学性质及其工艺操作可行性,设计一系列提取工艺,分别得到不同的提取物,以小鼠行为绝望模型(小鼠悬尾实验)评价各提取物的抗抑郁药效。将工艺操作可行性良好、抗抑郁效果接近原有效部位的提取物,运用HPLC进行化学指纹图谱的研究,从而与原有效部位进行指纹图谱的相似性对比分析,最终筛选出有效部位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原有提取工艺所得有效部位抗抑郁活性良好,接近阳性药文拉法辛。工艺3与工艺5操作可行性更好,所得提取物其抗抑郁药效接近原有效部位,且工艺5所得提取物与原有效部位化学成分基本相同。结论工艺5(原有提取工艺中的萃取改为硅藻土拌匀后石油醚提取)可代替原有提取工艺,作为逍遥散抗抑郁有效部位X7、X6的最佳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会阴后尿道端端吻合术治疗后尿道断裂的疗效。方法 16例骨盆骨折伴后尿道断裂患者早期行膀胱造瘘,3~4个月后延期行尿道端端吻合术,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5例一期手术成功,另1例因术后半个月出现排尿困难,尿线变细,予膀胱造瘘3个月后再次行尿道吻合术成功。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尿失禁及尿瘘发生。结论后尿道断裂端端吻合术具有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的特点,应视为后尿道断裂手术的理想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疗效。方法 47例局限性肾癌患者,25例采用开放保留肾单位手术(开发组),22例采用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腹腔镜组),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均手术顺利,腹腔镜组术中肾蒂阻断时间及手术时间要长于开放组,但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开放组(〈0.05)。术后病理分期均为PT1N0M0,其中透明细胞癌36例,颗粒细胞癌6例,乳头状肾细胞癌3例,透明细胞与颗粒细胞混合癌1例,多房囊性肾细胞癌1例,切缘均阴性1。例肾透明细胞癌及1例颗粒细胞癌分别于术后18个月及13个月出现复发,均予行根治性肾切除术,术后病理仍为肾透明细胞癌及颗粒细胞癌。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是治疗局限性肾癌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创B超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的效果。方法对32例尿潴留或排尿困难的患者在B超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观察其效果。结果 32例均一次穿刺成功,操作时间为(8±3)min,无肠管损伤及误穿腹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引导下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有效,较传统盲穿操作微创、安全。  相似文献   
17.
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3年 2月采用经尿道电切术 (TUR)治疗 4 6例女性膀胱颈梗阻患者 ,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年龄 30~83岁 ,平均 5 2岁 ;病史 2 0天~ 10年 ,其中 1年以上者 39例。所有患者均有尿频、尿急及明显排尿困难 ,其中合并尿路感染 5例 ,肉眼血尿 3例 ,慢性尿潴留 2例 ,尿失禁 1例。膀胱镜检查发现 ,4 6例均有不同程度小梁形成 ,4 1例患者膀胱颈后唇明显抬高 (呈堤坝状 ) ,13例膀胱颈可见息肉样增生 ;3例输尿管嵴增厚 ,2例膀胱颈黏膜苍白僵硬 ,颈口缩小 ,呈肛门状。行尿动力学检查2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逍遥散对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及血浆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方法:以逍遥散和两种阳性药(盐酸氟西汀和文拉法辛)为干预药物,应用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对大鼠进行为期3周的造模,在造模的同时给予实验药物。3周后停止刺激,但继续给药1周。实验过程中,定期测定大鼠体重、糖水偏爱比,以及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和静止时间等。于第29天处死大鼠,采集血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NA)及5-羟色胺(5-HT)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3周体重增长缓慢(P<0.01),活动次数明显减少(P<0.01),糖水偏爱比显著降低(P<0.05);而与模型组比较,连续给药4周,逍遥散高剂量组(92.5 g·kg-1)、中剂量组(46.3 g·kg-1)以及阳性对照组均能明显增加大鼠体重和行为活动量(P<0.01),逆转模型大鼠糖水偏爱百分比的降低(P<0.05)。连续给药4周,逍遥散高、中、低(23.1 g·kg-1)剂量组以及文拉法辛组能明显提高模型大鼠血浆NA含量(P<0.05)。结论:逍遥散对CUMS抑郁模型大鼠表现出抗抑郁作用,且可能与提高模型大鼠血浆中NA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伴膀胱逼尿肌括约肌协同失调(DSD)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 青春期慢性前列腺炎患者43例,均行慢性前列腺炎(CP)症状评分(NIH-CPSI)评估,尿常规、细菌培养,前列腺按摩液常规检查、细菌培养及泌尿系B超检查,行NIH分型.Ⅲ型CP患者组均行尿动力学检查,分析尿流曲线,记录最大尿流率(Qmax)、DSD、残余尿(PVR)、最大尿流逼尿肌压(Pdet max)、最大尿道压(MUP)和最大尿道闭合压(MUCP)等参数.Ⅲ型CP伴DSD患者行生物反馈治疗,或辅以抗生素、α-受体阻滞剂治疗.12周后行NIH-CPSI评分及尿流动力学检查评估疗效.结果 43例青春期CP患者中,Ⅱ型4例(9.30%),Ⅲ A型7例(16.28%),Ⅲ B型30例(69.77%),Ⅳ型2例(4.65%);其中伴DSD患者28例(65.12%),其中Ⅲ A型2例,Ⅲ B型26例.28例Ⅲ型伴DSD患者治疗12周后,疗效评估显示NIH-CPSI总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分别为(27.24±12.41)分和(6.75±2.13)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Qmax治疗前后分别为(9.64±4.52)ml/s和(16.16±7.28)ml/s,Pdet max治疗前后分别为(126.74±43.58)cmH2O和(74.57±11.80)cmH2O,MUP治疗前后分别为(112.45±22.73)cmH2O和(66.82±13.92)cmH2O,MUCP治疗前后分别为(96.54±13.60)cmH2O和(51.36±9.74)cmH2O,DSD发生例数治疗前后分别为28例和3例,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仅PVR治疗前后无变化,治疗前后分别为(8.23±3.79)ml和(7.16±4.02)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春期CP患者多伴DSD发生,临床表现除下尿路症状外,还出现尿流动力学改变;尿流动力学检查是诊断该疾病并拟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指标;盆底生物反馈治疗是该类型CP的主要治疗方法,短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静脉尿路造影(IVU)目前仍然是诊断上尿路疾病的主要方法[1],对结石、畸形、梗阻部位和程度,以及单肾功能都可起到良好诊断作用。但造影时机的选择将对造影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通过对合并肾绞痛和无症状患者的IVU结果对比,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67岁,性别因素未限定。造影方法按常规法[2]进行。分别于7、15、30 m in拍片,对未显影者加拍60 m in片。以60 m in内一侧或双侧肾脏不显影均判定为无功能肾。选用造影剂为上海信谊制药厂生产的76%泛影葡胺注射液。X线机型为日本产岛津100 mA数字胃肠机。2结果肾绞痛组75例中16例提示无功能肾(4例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