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0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7篇
  3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目的 探索计算机图像软件Image-Pro.Plus(IPP)在肾结晶评分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Olympus IX-51显微镜获取的4组40张HE染色的肾切片图像用IPP进行结晶物理参数测量,筛选出最佳参数,并与结晶的人工镜下直接评分进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比照.结果 结晶面积是IPP测量的最佳参数,可实现结晶评分的无级量化,稳定性和可靠性均优于人工分级评分法.结论 IPP结晶评分具有良好的精确性、可靠性及稳定性,尤其适于批量处理.  相似文献   
62.
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肺损伤的机制及不同复苏溶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和失血性休克是临床休克中最常见的一种,其治疗的及时、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尽管由于医疗设备、复苏方法的改进,提高了早期复苏效果,但后期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甚至衰竭的发生仍居高不下。SIRS时肺往往是最先受累的器官,不少患者常在渡过休克期后而死于“休克肺”,因此,可将急性肺损伤(ALI)视为发生MODS的先兆。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内皮素(ET)水平变化与高原地区子前期患者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对高原地区重度子前期患者31例和正常晚孕妇女30例,分别于产前及产后1周进行血浆CGRP和ET水平测定。结果:产前重度子前期患者血浆CGRP含量(71.71±3.75 ng/L)明显低于正常晚孕妇女(110.51±7.55 ng/L)(P<0.01),而血浆ET含量(68.96±11.27 ng/L)明显高于正常晚孕妇女(44.70±4.46 ng/L)(P<0.01)。与正常产妇比较,产后1周时子前期患者病情明显缓解,其血浆CGRP(101.21±7.46 ng/L)上升(P<0.01),血浆ET(51.89±7.87 ng/L)下降,接近正常产后水平(P>0.05)。结论:血浆CGRP和ET水平变化是反映高原地区重度子前期患者发病及衡量病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刀在小梁切除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取随机分组法,将42例(58只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分为治疗组29只眼和对照组29只眼,前者为巩膜隧道刀制作巩膜瓣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者为常规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每眼术程所需时间短,术后散光小,副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应用巩膜隧道刀可以安全、快速、有效地完成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观察小容量高张溶液和大容量晶体联合小量胶体溶液分别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 SD大鼠24只按随机原则分成假创伤休克对照(Sham)组、创伤失血性休克高张溶液(HTH)组和大容量晶体(LRH)组,应用光镜、常规电镜和电镜化学技术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采用细菌培养技术观察肠源性细菌肠道外组织移位发生率,以判定肠道屏障功能状况。结果 假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大鼠肠道黏膜层上皮细胞结构完整,固有层有少量淋巴细胞;电镜下上皮细胞膜肠腔侧微绒毛排列紧密、整齐,细胞膜完整;电镜化学技术仅偶见“暗细胞”;无细菌移位现象。LRH组光镜下见黏膜上皮细胞水肿,部分细胞甚至坏死脱落形成糜烂,固有层水肿疏松,并见较多淋巴细胞及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电镜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膜破损,胞浆基质外溢,有的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上皮细胞间和固有层内可见较多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电镜化学技术单宁酸染色可见小肠黏膜上皮“暗细胞”明显增多;细菌移位发生率达87.5%。HTH组光、电镜下形态学损伤性改变明显减轻;单宁酸染色仅见少量“暗细胞”;细菌移位率仅12.5%,明显低于LRH组。结论 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大容量晶体复苏后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有明确的损伤性改变,肠道上皮层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肠道屏障功能不全、细菌移位;小容量高张溶液复苏可明显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小容量高张溶液和大容量晶体联合小量胶体溶液分别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大鼠后肠道屏障功能的变化.方法SD大鼠24只按随机原则分成假创伤休克对照(Sham)组、创伤失血性休克高张溶液(HTH)组和大容量晶体(LRH)组,应用光镜、常规电镜和电镜化学技术观察小肠黏膜形态学变化,采用细菌培养技术观察肠源性细菌肠道外组织移位发生率,以判定肠道屏障功能状况.结果假创伤失血性休克组大鼠肠道黏膜层上皮细胞结构完整,固有层有少量淋巴细胞;电镜下上皮细胞膜肠腔侧微绒毛排列紧密、整齐,细胞膜完整;电镜化学技术仅偶见"暗细胞";无细菌移位现象.LRH组光镜下见黏膜上皮细胞水肿,部分细胞甚至坏死脱落形成糜烂,固有层水肿疏松,并见较多淋巴细胞及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电镜下小肠黏膜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脱落,部分上皮细胞膜破损,胞浆基质外溢,有的细胞胞浆内线粒体肿胀,上皮细胞间和固有层内可见较多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电镜化学技术单宁酸染色可见小肠黏膜上皮"暗细胞"明显增多;细菌移位发生率达87.5%.HTH组光、电镜下形态学损伤性改变明显减轻;单宁酸染色仅见少量"暗细胞";细菌移位率仅12.5%,明显低于LRH组.结论大鼠创伤失血性休克大容量晶体复苏后肠道黏膜形态结构有明确的损伤性改变,肠道上皮层细胞膜通透性增高,导致肠道屏障功能不全、细菌移位;小容量高张溶液复苏可明显减轻肠道黏膜的损伤,改善肠道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67.
肝动脉阻断治疗原发性肝癌是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肝动脉结扎,肝动脉栓塞及反复暂时性肝动脉阻断.后者被认为是目前较理想的去血供治疗方法.然而,肝动脉阻断是否影响门静脉的血供,目前尚未见报道,作者通过检测大白兔在肝动脉阻断下门静脉血流变化,以进一步探讨肝癌去血供治疗的途径.1 材料与方法取10只健康大白兔,雄雌各半,体重4.2~4.5kg.以氯胺酮肌注50mg/kg分离麻醉后,剖腹,游离肝门,暴露门静脉、肝动脉,肝动脉置套管以备阻断,采用Acuson 128×P/10彩色多谱勒,高频探头以7MHz直接接触门静脉检测,分别在阻断后5、10、15、20、25和30min检测门静脉的血流速度.统计学处理方法为t检验.  相似文献   
68.
本文报告了我院20年来收治的32例乳腺结核。结核菌主要通过乳头或邻近的结核病灶侵入乳腺。病理上分为结节型、硬化型和弥散型。本病临床上较少见,极易误诊为乳腺其他疾病,尤其是乳腺癌。确诊主要依靠病理学检查。治疗主要采用手术治疗和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69.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眩晕为首发症状的蛛网膜下腔出血2例报告王其梗例1.吴某,男,75岁。于1992年9月28日急诊入院。患者于入院前2h在看电视时,突感剧烈眩晕,伴呕吐胃内容物。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入院体检:BP:28/16kPa,急病貌,颅神经无异常,四肢肌张力及肌力...  相似文献   
70.
我院内科自1988年1月至12月,采用静脉滴注催产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20例均为住院病人。男14例,女6例;年龄18~67岁,平均35.9岁。出血病因:经胃镜或X线钡餐检查确诊为胃溃疡3例、十二指肠球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