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32篇
  免费   682篇
  国内免费   500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139篇
妇产科学   62篇
基础医学   607篇
口腔科学   54篇
临床医学   1834篇
内科学   966篇
皮肤病学   135篇
神经病学   277篇
特种医学   3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8篇
外科学   721篇
综合类   3461篇
预防医学   1767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346篇
  14篇
中国医学   1234篇
肿瘤学   290篇
  2024年   71篇
  2023年   266篇
  2022年   240篇
  2021年   206篇
  2020年   300篇
  2019年   340篇
  2018年   272篇
  2017年   218篇
  2016年   267篇
  2015年   284篇
  2014年   560篇
  2013年   621篇
  2012年   714篇
  2011年   789篇
  2010年   657篇
  2009年   697篇
  2008年   674篇
  2007年   644篇
  2006年   611篇
  2005年   651篇
  2004年   586篇
  2003年   567篇
  2002年   447篇
  2001年   416篇
  2000年   309篇
  1999年   300篇
  1998年   232篇
  1997年   211篇
  1996年   175篇
  1995年   190篇
  1994年   15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91篇
  1991年   94篇
  1990年   105篇
  1989年   93篇
  1988年   78篇
  1987年   63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4篇
  1974年   4篇
  1965年   6篇
  196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骨-肌腱结合部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骨髓穿刺、全骨髓培养法获取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36只18周龄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Pluronic F-127载体材料结合后,植入兔髌骨部分切除模型,对照组只进行手术,不植入细胞.在术后6、12、18周进行X线片、大体和组织学观察评估.[结果]X线片显示术后6、12、18周实验组骨-肌腱结合部新生骨面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大体观察可见实验组骨-腱结合部愈合较早.HE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有大量的纤维母细胞和类软骨细胞增生,并可见新骨形成;12周,髌腱与松质骨接触面软骨细胞移行带形成;18周,纤维软骨移行带排列更有序.Safranin 0染色显示实验组术后6周,基质染色较深,部分骨-腱结合处可见相对浓染区;12周,基质染色范围明显减少,沿类软骨细胞走行分布;18周,类软骨细胞集中的区域染色较12周有所减退.组织学检查显示实验组术后6、12、18周骨-腱结合部组织愈合明显,较对照组迅速.[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促进骨-肌腱结合部细胞增生,促进其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方法总结1970年-2004年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临床资料,选择17个可能影响围手术期死亡的因素,应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85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死亡36例(1.94%)。呼吸系统并发症是引起围手术期死亡最常见的原因(41.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严重吞咽困难、长期重度吸烟史、手术时间和手术年代是影响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加强营养、改善肺功能、缩短手术时间是降低食管癌围手术期死亡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3.
54.
胃癌和大肠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评价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对胃癌和大肠癌诊断和监测的价值.方法用PC-12多种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79例胃癌和大肠癌患者、82例胃和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及160例健康人血清中12种常见肿瘤标志物CA19-9、NSE、CEA、CA242、铁蛋白(Ferritin)、Beta-HCG、AFP、free-PSA、PSA、CA125、HGH、CA153的水平.结果肿瘤组的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及健康组(P<0.01),其中CA19-9、CEA、CA242、CA125和CA153 5项在胃癌和大肠癌患者中水平较两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平行检测法,可以提高检测的敏感度(72.07%)和阴性预测值(79.25%);采用系列检测,可提高检测的特异度(92.15%)和阳性预测值(84.67%).肿瘤根治术后,肿瘤标记物水平显著下降.术后未降至正常者,复发或转移率为68.89%,而术后再升高者复发或转移率为77.78%.结论多种肿瘤标记物对胃癌和大肠癌的诊断、监测肿瘤复发和转移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55.
82例纵隔原发神经源性肿瘤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3年3月至2002年2月,我们手术治疗纵隔神经源性肿瘤8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遗传性压力易感性周围神经病(hereditary neuropathy with liability to pressure palsies,HNPP)的临床神经电生理改变。方法对1个HNPP家系的先证者及5例家系患者进行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并对先证者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先证者正中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均减慢;正中神经、尺神经、腓总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均减慢。病理结果提示腊肠样结构改变(部分有髓神经纤维的髓鞘出现显著增厚,符合髓鞘肥厚性周围神经病的病理改变,提示HNPP)。共检查家系中5例患者的36条神经。感觉神经传导检测结果:30条神经SCV异常。其中正中神经异常率12/12;尺神经异常率10/12;腓肠神经异常率8/12。感觉纤维最易累及的神经为正中神经,其次为尺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SCV平均减慢35.1%,平均37.7m/s;尺神经SCV平均减慢31.6%,平均39.7m/s;腓肠神经SCV平均减慢19.4%,平均38.6m/s。受损程度以正中神经最重,其次为尺神经、腓肠神经。运动神经传导检测结果: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者21条。所查神经远端MCV异常率24/36,其中尺神经异常8条。正中神经异常7条,腓总神经异常9条。减慢的尺神经沟下至腕部MCV平均39.7m/s,减慢31.6%;减慢的正中神经平均50,0m/s,减慢11,3%;减慢的腓总神经平均39.3m/s,减慢21.2%;尺神经沟上至沟下异常率75.0%,平均40m/s,平均减慢34,4%;腓骨小头上下异常率33.3%。减慢的MCV平均35,3m/s,平均减慢31%。运动纤维最易累及的神经为腓总神经,其次为尺神经、正中神经。结论HNPP患者可伴有大部分神经传导障碍,可靠的神经电生理检查是诊断HNPP的重要依据,在无症状的HNPP患者及其家属也可出现神经传导障碍。在HNPP患者,嵌压处神经更易受损。  相似文献   
57.
首例中国可视化人体心脏三维重建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对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的心脏进行三维重建,为心脏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手术提供三维解剖学依据。方法 将首例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心脏部分的薄层断面(层厚1.0mm)输入SGI工作站,经数据分割、对位重建、平滑处理和三维显示等步骤,完成对心脏结构的三维重建。结果 本研究完整地重建出了心脏结构,重建的结构能够以多结构、多彩色实体模型方式显示,可显示心脏内部各结构的空间位置和毗邻关系,可在三维空间伴置上绕任意轴旋转任意角度。结论 重建出的三维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心脏内部和整体的结构,实现了心脏的二维可视化。  相似文献   
58.
1球管不到位的原因第三代CT机(螺旋CT称第四代),扫描架工作过程是:在待机状态(扫描状态前),球管一般是在零位(在钟的12点位置)。进入准备状态时,球管位于起始位,一般为5点钟位置。在此位置开始扫描旋转,在3点钟位置开始出X线,逆时钟旋转一圈,回到3点钟时停止出X线,转到1点钟位置停止;然后反过来顺时钟旋转,再至5点钟位置时结束旋转。在各个位置上,一般都有传感器检测球管位置。如果由于某些原因造成扫描开始时球管不在起始位,传感器检测不到正确的位置信号,将不能进行扫描。对于东芝300S而言,由于该操作或其他原因,经常出现球管不到位的…  相似文献   
59.
直接或间接卡路里计所根据的原理是热动力学;用加速度计来测量身体运动能量消耗的原理是牛顿力学定律。从运动学的角度来说:定量测量身体能量消耗,首先应考虑用加速度计的方法来测量。先以身体活动及能量消耗为依据来定义身体运动量。很明显,所有的身体活动都依赖于肌肉收缩,以热量耗散和对外做功的形式消耗能量。身体活动具有动力学的性质,同时人在承受重量的过程中还具有静力学的性质。大量的经验数据表明:身体加速度绝对值对时间的积分与能量消耗或耗氧量成线性关系。因此,如果能忽略肌肉在承受重量过程中的能量消耗,就可以认为身体加速度绝对值对时间的积分即代表能量消耗。  相似文献   
60.
89 SrCl2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癌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9年始对106例骨转移患者进行了^89SrCl2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