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1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31.
机能实验学教学改革中实验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探索机能实验学改革中实验教学方法体系的建立,提出了教学基础、教学中坚、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四者层层递进的金字塔型结构的实验教学体系构想。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阻滞(CSEA)在剖宫产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术后连续恒量硬膜外镇痛(CCEA)有效性。方法年龄22~40岁,ASAⅠ~Ⅱ级产妇763例,在CSEA麻醉下行剖宫产术,术后留置硬膜外导管CCEA,对麻醉与镇痛效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CSEA起效时间3~8min,手术开始时间10~15min,术中疼痛、寒战发生率、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5%、3.5%、7%、10%。术后CCEA0~24,24~48h两个时间段镇痛效果相同(P〉0.05);术后0~24h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发生率多于24~48h(P〈0.05)。结论CSEA下行剖宫产手术是安全、有效、快捷的麻醉方法;CCEA效果确切,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有较大应用价值,但不良反应发生率0~24h内高于24~48h,加强产妇术后24h内生命体征监测同时注意术后镇痛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3.
头臂干型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庆国  徐世元  许睿 《广东医学》2003,24(5):564-564
头臂干型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术前均存在严重的脑缺血、缺氧 ,采用外科手术重建颈内动脉血流后 ,可增加脑供血 ,但又潜在脑过度灌注、脑水肿的危险 ,故此类患者围术期的处理极为重要。现将 3例此类手术围术期的处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例患者均为女性 ,年龄2 7~ 34岁 ,体重 4 7~ 5 4kg,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头臂干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提示 :1例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和右无名动脉闭塞 ;2例双侧颈内动脉、锁骨下动脉闭塞。拟行升主动脉 -左锁骨下动脉 -左颈内动脉旁路术 ,术前经激素、扩血管、溶栓抗凝等治疗…  相似文献   
34.
目的 观测川芎嗪(tetramethy/phrazine,TMP)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围术期血清S100β蛋白(S100β protein,S100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di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醇( 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及脑氧供需平衡与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2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和TMP组(B组),每组12例.采用丙泊酚静脉复合全麻,切开硬脑膜中20 min内,A组输入0.9%生理盐水250 ml;B组输入含80 mg盐酸TMP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T2)、切开硬脑膜即刻(T3)、切硬脑膜后1 h(T4)、缝硬脑膜时(T5)、术后24 h(T6)同步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和足背动脉血检测血气、乳酸、血糖浓度、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计算血氧含量、血氧含量差及脑氧摄取率、葡萄糖摄取率、脑乳酸生成率、脑乳酸氧指数;同时留置颈内静脉球部血检测血清S100β、NSE及SOD、MDA含量;并记录各时点平均动脉压、心率、红细胞压积与血红蛋白.结果 ①脑氧摄取率:与T1[(36±5)%、(35±5)%]比较,两组均在T2[(24±6)%、(25±5)%]下降,而在T6[(42±5)%、(41±6)%]上升(P<0.05).组间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与T1[(6.0±1.0)vo1%、(6.4±1.1 )vol%]比较,两组均在T2[ (4.2±1.1)vol%、(4.5±1.0)vol%]下降,而B组在T5 (5.3±0.8)vol%、T6(5.4±0.8)vol%也较T1下降(P<0.05);组间各时点无统计学差异(P>0.05).③脑乳酸生成率:两组于T2[(-0.033±0.008)%、(-0.026±0.007)%]、T3[(-0.031±0.006)%、(-0.028±0.005)%]、T4[(-0.025±0.005)%、(-0.026±0.006)%]、T5[(-0.022±0.008)%、(-0.027±0.008)%]与T6 [(0.021±0.005)%、(-0.024±0.003)%]均低于T1[ (0.073±0.009)%、(0.067±0.010)%];组间各时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④脑乳酸氧指数:两组于T2[(-0.021 3±0.009 1)、(-0.014 1±0.004 1)]、T3[(-0.013 2±0.004 2)、(-0.012 3±0.003 3)]、T4[(-0.011 4±0.002 9)、(-0.012 4±0.004 3)]、T5[(-0.011 2±0.003 4)、(-0.014 3±0.005 1)]与T6[(-0.010 3±0.003 0)、(-0.011 0±0.002 0)]均低于T1 [(0.021 6±0.007 3)、(0.022 5±0.007 0)],组间各时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SOD:A组于T3(77±13)、T4(69±9)、T5(65±12)、T6(75±14) U/ml较T1(99±9) U/ml下降(P<0.05),B组于T3(84±12)、T4(79±12)、T5(76±12) U/ml较T1(98±10) U/ml下降(P<0.05),但与A组相同时点比较,下降程度较小(P<0.05),且于T6(90±17) U/ml恢复至术前水平(P<0.05).⑥MDA:A组各时点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于T4[(5.6±0.7)vs(6.9±1.3)]、T5[(5.6±0.5)vs(6.7±1.5)]、T6[ (5.7±0.5)vs(6.5±0.9)]μmol/L均低于A组相同时点(P<0.05).⑦B组S100β于T4[(1.60±0.43)vs(1.81±0.10)]、T5[(1.60±0.57)vs(1.86±0.08)]、T6[(1.59±0.05)vs(1.89±0.07)] μg/L及NSE于T4[(17.4±1.1 )vs (20.3±1.1)]、T5[(16.7±1.2)vs(21.3±0.9)]、T6[ (15.9±1.2)vs (22.2±0.7)]μg/L均低于A组相同时点(P<0.05).结论 TMP能提高幕上肿瘤切除术围术期患者血清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及血清S100β、NSE浓度,但不能纠正能量代谢与脑氧供需失衡.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战创伤救护模式在大批量洪水灾害分诊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接诊洪水灾害伤员共578人,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8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救援模式,观察组则接受战创伤救护模式,对比两组急诊救援时间以及抢救脱险率。结果观察组急诊救援时间为(87.16±20.35)min,而对照组救援时间大约为(122.17±30.65)min,观察组急诊救援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抢救脱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战创伤救护模式在大批量洪水灾害伤员分诊救治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最大限度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危重患者赢得更多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白术内酯I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及可能机制。 方法 MTT法检测白术内酯Ⅰ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白术内酯Ⅰ作用后胃癌细胞SGC-7901的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改变;Western blotting检测度白术内酯Ⅰ作用后胃癌细胞SGC-7901中Cyclin D1、CDK4蛋白的变化。 结果 MTT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术内酯Ⅰ可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并且呈时间及剂量的依赖性(P < 0.05~P < 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白术内酯Ⅰ能够明显促进胃癌细胞SGC-7901后的细胞凋亡,并且呈剂量的依赖性(P < 0.01),同时会增加细胞中G1期细胞的比例(P < 0.01),减少G2期细胞的比例(P < 0.01),并且呈剂量的依懒性(P < 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同对照组相比白术内酯Ⅰ能够调低胃癌细胞SGC-7901中Cyclin D1、CDK4蛋白的表达(P < 0.01),并且呈剂量的依赖性(P < 0.05)。 结论 白术内酯Ⅰ能通过调低Cyclin D1、CDK4蛋白进而改变细胞周期来抑制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同时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3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的国产地西泮、咪唑安定对胸段硬膜外腔阻滞后呼吸动力学与通气功能的影响,以推荐合适的咪唑安定剂量,供临床参考应用。方法:择期手术病人68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7例。硬膜外腔穿刺点为T6-7、T8-9;阻滞平面上界达T2-T5,下界为T10-L1。所有病人先给予氟芬合剂0.03ml/kg;15分钟后分别静注地西泮0.1mg/kg(D1组)与0.15mg/kg(D2组)、咪唑安定0.1mg/kg(M1组)与0.15mg/kg(M2组)。于静注氟芬合剂后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前、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后5、10、15、20、25、30、35分钟时,将通气功能、呼吸动力学参数的5分钟平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静注两种不同剂理的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前、后各时点与四组间呼吸频率、吸、 呼气峰流速,压力-时间乘积,食管压力(胸腔内压),气道平均压,PEEP,内源性PEEP,吸气时间比值,频率/潮气量比值的变化 差异不显著(P>0.05)。(2)静注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后,吸、呼气潮气量、分钟通气量、吸气峰压、呼吸驱动力、气道阻力及病人呼吸做功较静注前显著增高或增加;动态顺应性显著下降(P<0.05);但静注两种不同剂量地西泮或咪唑安定后四组间各时点此类参数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段硬膜外腔阻滞后,国产地西泮与咪唑安定在0.15mg/kg的剂量内,对通气功能与呼吸动力学的抑制无显著差异,在此剂量范围内,作为硬膜外腔阻滞的辅助用药,咪唑安定更为可取。  相似文献   
38.
目的:观察在骨科全麻手术中右美沙芬不同给药时间对术后静脉镇痛吗啡用量的影响。 方法:选择2004-04/2005-02收治于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骨科择期下肢内固定术、合并腰椎病变或损伤的患者8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无阿片类药物过敏史,无慢性疼痛病及精神障碍病史,术前1周未服用过阿片类或与右美沙芬相互作用的药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体格情况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术前30min肌注组,手术结束时肌注组,术前30min+手术结束时肌注组,对照组,每组20例。前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30min及手术结束时肌注右美沙芬20mg,术前30min+手术结束时肌注组于术前术后肌注右美沙芬10mg,对照组术前术后均不肌注右美沙芬。手术结束后均连接自控镇痛泵,内含吗啡50mg。分别于30min,1h,4h,8h,16h,24h为时间点,对疼痛强度,疼痛强度差,总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总疼痛缓解度进行评分或计算,记录相应时间段吗啡用量,并记录患者镇痛治疗总体印象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以x&;#177;s表示,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纳入分析患者8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各组镇痛效果及吗啡用量的比较:术前30min肌注组、手术结束时肌注组及术前30min+手术结束时肌注组疼痛强度差、疼痛缓解度值均低于对照组,其中术前30min肌注组在8h时的疼痛强度差有显著性差异[(0.6&;#177;0.5,1.1&;#177;0.5),(P〈0.05)],总疼痛缓解度、总疼痛强度差值均小于对照组,尤其以术前30min肌注组差异显著[(12.7&;#177;2.9,6.7&;#177;3.0),(16.5&;#177;3.7,9.2&;#177;3.4),(P〈0.05)]。术前30min肌注组、手术结束时肌注组及术前30min+手术结束时肌注组的吗啡消耗量均少于对照组,其中以术前30min肌注组在镇痛4、8、16、24h时差异最明显[(7.9&;#177;3.7,8.7&;#177;4.6,9.9&;#177;4.9,10.3&;#177;5.3),(9.8&;#177;4.9,11.7&;#177;5.6,12.9&;#177;5.8,13.5&;#177;6.3),(P〈0.05)]。②各组患者的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术前30min肌注组、手术结束时肌注组及术前30min+手术结束时肌注组的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均好于对照组,其中以术前30min肌注组差异最为显著(P〈0.05)。自控镇痛泵治疗期间,术前30min肌注组、手术结束时肌注组及术前30min+手术结束时肌注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术前及/或术后肌注右美沙芬复合吗啡静脉镇痛,其效果均强于单用吗啡,并可减少吗啡用量,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其中以术前30min肌注20mg右美沙芬行超前镇痛作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9.
目的:评价盒式艾灸足三里、理气通腑方足浴2种不同方法促进胃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16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盒式艾灸组(简称艾灸组)55例、理气通腑方足浴组(简称足浴组)53例、对照组54例。3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方案,艾灸组与足浴组患者分别于术后第1日开始盒式艾灸足三里或理气通腑方足浴,直至术后首次排气或持续6d。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艾灸组、足浴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P0.01),艾灸组与足浴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艾灸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足浴组住院天数也较对照组缩短,但没有统计学差异(P=0.147)。结论 :盒式艾灸或理气通腑方足浴均能够有效促进胃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节约医疗成本。  相似文献   
40.
患者男,48岁,体重62kg,因阵发性头痛、胸闷、胸痛3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于3年前出现阵发性头痛、胸闷、伴心慌、双眼视觉模糊,一般多发于心情紧张时。当时未予重视,近1个月来头痛、胸闷、胸痛症状加剧,发作较以前频繁,发作时血压可达210/140mmHg,有时咳嗽或深呼吸均会出现头痛等症状。入院查体:血压135/80mmHg,心率98次/min,心电图示:心肌损害,酚妥拉明试验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