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8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2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最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13.
结合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探讨"医师大会"在我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实践证明,"医师大会"开创了我院医疗质量管理的新局面,它将促进我院医疗质量水平的稳步提高。  相似文献   
214.
非甾体类抗炎药与胃肠道疾病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非甾休类抗炎药(NSAIDs)具有解热、镇痛、消炎、抗风湿及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但这类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较为普遍,服药后会造成胃肠道粘膜的损伤,表现为粘膜的充血、出  相似文献   
215.
张晓慧  许岸高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2):1391-1393
大肠癌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近年来 ,大肠癌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确诊时晚期多 ,故预后较差。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可降低其发病率 ,提高生存率 ,改善预后。加强对大肠癌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监测和治疗有利于大肠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本文拟对近年来大肠癌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的定义癌前疾病指某些具有癌易发倾向的疾病 ,属临床范畴。癌前病变则指容易发生癌的一组病理组织学变化 ,即异型增生。2 大肠癌癌前疾病2 .1 溃疡性结肠炎 大量研究证明 ,在溃疡性结肠炎 (UC)病变的…  相似文献   
216.
大肠黏膜表面型病变的癌变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放大内镜联合黏膜染色技术来寻找表面型病变(Ⅱ型),比较大肠黏膜隆起型病变(Ⅰ型)和Ⅱ型病变的癌变率。方法 连续3000例患者通过放大结肠镜检查来寻找大肠隆起型与表面型病变。应用息肉切除术或内镜黏膜切除术切除病变,全标本进行病理学研究。结果 在3000例患者中。643例患者发现大肠黏膜病变(Ⅰ型、Ⅱ型)725处,其中Ⅱ型病变占病变总数的7.179%(61/725)。725处病变中有659个腺瘤。659个腺瘤中Ⅰ型病变598个(90.74%),Ⅱ型病变61个(9.26%)。全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发现Ⅰ型和Ⅱ型腺瘤性病变发生轻一中度异型增生,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例数分别为269/598(44.98%)和34/61(55.73%)、43/598(7.19%)和11/61(18.03%)、7/598(1.17%)和6/61(9.84%)。结论 重度异型增生和早期癌的发现车Ⅱ型明显高于Ⅰ型病变。大肠黏膜腺瘤Ⅱ型病变与Ⅰ型病变比较,具有更高的癌变率。  相似文献   
217.
目的初步探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检测大肠癌患者粪便DNA突变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的39例大肠癌患者的新鲜粪便标本约1g,应用HRM法检测粪便中APC、K-ras、P53基因的突变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肠癌患者粪便中APC、K-ras、P53基因的突变与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分化状态、病变部位、Dukes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未发现粪便APC、K-ras和P53基因突变情况与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18.
李琛  许岸高 《医学综述》2009,15(22):3418-3420
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基因作用的多阶段过程,主要涉及的基因包括APC、K-Ras、p53、DCC、BAT26等。粪便DNA检测筛查大肠癌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新方法,具有非侵入性、患者依从性好、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等优点。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粪便DNA检测已由早期的单基因检测发展到多基因联合检测,检出率也有较大的提高。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日臻完善,粪便DNA检测显现出巨大潜力,为大肠癌的筛查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19.
目的探讨内镜在平坦型大肠肿瘤浸润深度判断及治疗方式选择中的作用。方法222例大肠平坦型病变根据腺管开口类型及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均为阳性选择内镜下治疗,否则行手术治疗。经内镜或外科手术切除的标本均完整送检,按WHO的病理学标准做出组织病理学诊断。计算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阳性者212例,其中192例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15例行内镜下黏膜分片切除术(EPMR),2例行EPMR+外科手术治疗,3例行手术治疗。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或)抬举试验阴性者10例,4例行手术治疗。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判断肿瘤浸润深度的敏感度为97.2%,特异度为44.4%,阳性预测值为97.6%,阴性预测值为40.0%。结论空气介导变形试验和抬举试验可大致判断平坦型大肠肿瘤浸润深度,指导即时的治疗方式选择,有利于防止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相似文献   
220.
远近端大肠肿瘤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远、近端大肠肿瘤的相关性,探讨远端大肠腺瘤对预测近端大肠进展性肿瘤的价值。方法从2005~2009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和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行结肠镜检查的连续性患者资料中,选择50~79岁诊断为远端大肠腺瘤的患者资料,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远、近端大肠肿瘤的相关性。结果大肠腺瘤的体积、异型增生程度、组织学类型、数目和患者的性别、年龄等6个变量经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腺瘤的体积、组织学类型、数目和患者的性别、年龄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异型增生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腺瘤的体积、组织学类型、数目仍有统计学差异(P<0.05),异型增生程度和患者的性别、年龄无统计学差异(P>0.05)。72.0%(311/432)近端大肠肿瘤患者远端大肠未发现肿瘤,其中80.8%(210/260)近端大肠进展性肿瘤患者远端大肠未发现肿瘤。结论远端大肠腺瘤直径≥10mm、绒毛组织>20%和多发均增加同时存在近端进展性肿瘤的危险。如果乙状结肠镜发现远端大肠肿瘤才进行全结肠镜检查,将减少23.1%全结肠镜检查量,但可能漏诊72.0%近端大肠肿瘤,其中80.8%为近端大肠进展性肿瘤。提示大肠癌筛查应首选结肠镜而非乙状结肠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