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中风病中医康复方案临床验证44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并验证中风病中医康复方案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出血病人180例,脑梗死病人260例;将两种中风病人各自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法(FMA)、改良Barthel氏指数(MBI)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对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价;治疗组按照康复方案的要求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法,各组治疗时程均为4周。结果两种性质中风病人在治疗4周后,FMA、MBI指数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该康复方案降低了中风病患者的致残率,补充了中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2.
43.
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缺血性中风患者早期康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索虚拟事实因果模型在实用性RCT疗效评价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实用性RCT,通过中央在线随机系统,将30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00例,对照组100例。试验组采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14天。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评价NIHSS、Fugl-Meyer量表、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并采用虚拟事实因果模型进行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疗效评价。结果:试验组改善Fugl-Meyer积分比对照组好7.748分,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改善NIHSS积分比对照组好0.757分,改善Ashworth积分比对照组好0.058分,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没有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案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早期康复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虚拟事实因果模型可用于实用性RCT的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针刺介入时机对脑出血急性期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及早期介入针刺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法将90例脑出血急性期病人分为3组,分别于入院后生命体征稳定时、2周、4周介入针刺治疗,基础治疗相同;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改良Barthel氏ADL指数(BI)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3组病人的FMA评分比较,24 h介入针刺组和2周介入针刺组之间,24 h介入针刺组和4周介入针刺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P<0.01);BI指数评分比较3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P<0.01 ,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早介入针刺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ADL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对急性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康复护理组在给予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进行正规的康复护理:对照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分别于入选治疗前24h和治疗后12周进行测评。采用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fADL)。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在Barthel指数和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上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综合康复护理组的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早期综合康复护理,能明显改善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观察脂脉宁对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血清瘦素(Leptin)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影响,探讨脂脉宁治疗AFL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Wistar雄性大鼠70只,体质量160-180 g,采用喂饲高脂饲料配合白酒灌胃法复制AFL大鼠模型,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以下简称正常组),模型对照组(...  相似文献   
48.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复方制剂脂脉宁对酒精性脂肪肝(AFL)大鼠血清TNF-a和IL-8含量的影响,以探讨其治疗AFL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喂饲高脂饲料配合白酒灌胃法复制AFL大鼠模型,实验分组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东宝肝泰片)对照组和脂脉宁高、低剂量组。观察各组大鼠血清TC、TG、AST、ALT、TNF-a和IL-8的含量以及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结果:脂脉宁能明显降低实验大鼠TC、TG、AST、ALT、TNF-a和IL-8的含量,改善肝脏病理损害。结论:脂脉宁具有改善肝功能,减少TNF-a和IL-8的分泌,调节免疫的作用,能防治AFL。  相似文献   
49.
本文对中风病中医康复的文献进行了调查研究,对中风病中医康复工作的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及对策,以期提高中风病中医康复医疗的临床与科研水平。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中医导引术对中风患者呼吸肌功能与整体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120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呼吸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中医导引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呼吸肌功能、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两组上肢、下肢、总评分、SS-QOL评分、平衡能力评分、膈肌厚度、膈肌活动度、腹外斜肌、腹横肌水平高于治疗前,腹内斜肌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上肢、下肢、总评分、SS-QOL评分、BBS评分、膈肌厚度、膈肌活动度、腹外斜肌、腹横肌水平高于对照组,腹内斜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刺联合中医导引术联合及呼吸训练治疗可有效改善中风患者呼吸肌功能及生活水平,调节其瘫痪肢体的运动能力,避免预后发生各种不良反应,为临床诊治此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