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撞击部位对下颌骨不同结构受力三维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下颌骨骨折可以发生在非外力作用部位,但下颌骨不同部位的骨折危险性与撞击作用部位有何种相关关系,尚未见报道.作者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的方法,从生物力学角度探讨了下颌骨不同部位在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12.
人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压缩强度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研究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生物力学性质 ,分析应变率和骨密度对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的影响 .方法 以 5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下颌骨为材料 ,对每具标本进行骨密度测定 ,然后制成标准试件在 INSTRO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电子压缩 ,应变率分别为 0 .0 0 0 5 ,0 .0 0 5 ,0 .0 5 ,0 .5 s- 1 ,获得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 -应变曲线、下颌骨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应变 .应用 Origin5 .0软件在 PC机上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结果 下颌骨在 0 .0 0 0 5 ,0 .0 0 5 ,0 .0 5 ,0 .5 s- 1的压缩应变率下的极限强度分别为 (10 3± 17) ,(12 0± 15 ) ,(134± 17)和 (15 0± 10 ) MPa;弹性模量分别为 (2 80 0± 189) ,(36 2 7± 34 5 ) ,(42 0 0± 835 )和 (5 12 0±936 ) MPa;破坏应变分别为 (0 .0 6 1± 0 .0 0 6 ) ,(0 .0 5 6±0 .0 0 9) ,(0 .0 5 0± 0 .0 0 9)和 (0 .0 45± 0 .0 10 ) .结论 下颌骨为粘弹性材料 ,其生物力学性质和应变率有密切关系 ,随着应变率数量级增加 ,压缩强度逐渐递增 ,而骨密度和压缩强度呈正相关 .  相似文献   
13.
下颌骨在撞击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探讨撞击载荷作用时下颌骨不同结构的应力分布规律、应力集中区域,为研究下颌骨撞击损伤的生物力学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建立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人尸体下颌骨撞击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下颌骨不同结构的受力规律.结果:①撞击颏部,其舌侧区,磨牙后区内侧面、髁状突颈外表面以及下颌角外表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②撞击下颌体部,颏部舌侧区,对倒磨牙后区内侧面、对侧下颌角外表面、撞击侧下颌角外侧面、撞击侧体部内侧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③撞击下颌角,其内侧面、撞击侧髁状突颈内侧面、颏部舌侧面、对侧髁状突颈外表面以及撞击侧磨牙后区内侧面具有较高的张应力.结论:下颌角、髁状突颈部、下颌体部、磨牙后区是下颌骨撞击损伤的好发部位,骨折部位与撞击部位间有一定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建立具有专科特点的颌面部损伤判定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astry等[1] 对 87174例创伤病人进行调查 ,发现颌面部损伤的发生率占34 % ,而在各类交通事故中 ,颌面部损伤的发生率可达 40 %~ 80 %。由于颌面部特殊的解剖和生理结构 ,颌面创伤往往造成患者颌骨多发性骨折、颅颌面畸形、咬合关系紊乱等一系列形态和功能障碍 ,严重者甚至产生继发性心理障碍。在应用简明损伤定级 - 90 (AIS - 90 )对颌面部损伤进行评分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AIS - 90存在不足之处 ,未能体现上述因素的影响 ,无法真实地反映出颌面损伤的严重程度。同样是颧骨骨折 ,轻者可以只是线性骨折 (单纯颧颌缝、颧额缝或者颧…  相似文献   
15.
薄斌  周树夏 《医学争鸣》2000,21(3):261-263
研究下颌骨在不同应变率下的生物力学性质,分析应变率和骨密度对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破坏应变的影响。方法以5具新鲜男性青年尸体的下颌骨为材料,对每具标本进行骨密度测定,然后制成标准试件在INSTORN材料试验机上进行电子压缩,应变率分别为0.0005,0.005,0.05,0.5s^-1获得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下颌骨的极限强度,弹性模量以及破坏应变。应用Origin5.0软件在PC机上进行数  相似文献   
16.
内置式山羊下颌骨二维牵张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用自行研制的内置式二维牵张器在山羊下颌骨上进行二维牵张的可能性。方法:进行离体实验预牵张;建立山羊下颌骨二维牵张的动物模型,牵引过程中拍摄X线片以监测牵张进度和牵张间隙内戍骨情况,牵张结束后和固定8周后进行HE染色做组织学观察。结果:离体实验可以完成整个牵张过程;4只山羊成功建立下颌骨二维牵张动物模型,牵张间隙内新骨形成确切,X线片和组织学切片均显示固定8周后新生骨已经接近正常骨质。结论:自行设计的内置式山羊下颌骨二维牵张器可以完成山羊下颌骨的二维牵张成骨并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颅缝早闭引起的额眶后缩畸形早期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 本组共10例额眶后缩患者,年龄6~9个月.非综合征性颅缝早闭8例,其中额缝早闭2例、单侧冠状缝早闭3例、双侧冠状缝早闭3例;综合征性冠状缝早闭2例,分别为阿佩尔综合征(Apert syndrome)和克鲁宗综合征(Crouzon syndrome)各1例.采取双侧额顶部开颅,眶周"C"型截骨、前移以及额骨放射状骨切开塑形的方法纠正额眶后缩畸形.结果 手术后额眶后缩畸形明显改善,外形良好,无严重并发症.8例术后随访3~11个月,颅面部外形维持良好,额眶后缩畸形无复发.结论 额骨、眶周联合截骨塑形前移的方法能够有效地矫正颅缝早闭所致额眶后缩畸形.  相似文献   
18.
以β-磷酸三钙多孔陶瓷为载体建造组织工程化人工软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通过将软骨细胞接种到三维多孔β-磷酸三钙(β-TCP)陶瓷支架材料上,探讨以β-TCP为载体建造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可行性。方法 将β-TPC多孔陶瓷加工成圆片状,并将其作为构建人工软骨的细胞支架。在支架材料上接种从兔关节软骨分离的软骨细胞,将细胞-陶瓷复合体置于旋转细胞培养系统(RCCS)内,培养1周后,将其移植到裸鼠背部皮下。植入术后4,8,16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及组织化学等观察。结果 复合体体内移植后,在裸鼠皮下有新生软骨形成,形成的软骨基本保持了支架材料原有形态。结论 β-TPC多孔陶瓷是软骨细胞较适宜的贴附基质,以其为支架能够在体内建造出具有精确解剖形状的人工软骨。  相似文献   
19.
颌面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目的 分析颌面创伤住院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为医护人员进行医疗预防和康复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 SCL - 90 (Symptom check list- 90 )症状自评量表和自制的心理卫生相关因素调查表 ,对我院 1998- 10 /1999- 0 9,12 6例颌面创伤住院患者进行心理测试 .结果 颌面创伤患者SCL- 90总分平均 (15 4± 6 2 )分 .阳性项数目平均为 (32± 2 5 )分 ,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 .0 1) .颌面创伤住院患者 SCL -90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 (P<0 .0 1) .按显著性高低排列 ,前 4位的分别为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 .颌面创伤患者 SCL- 90总均分级别构成符合正态分布 .结论 颌面创伤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 .创伤事件和医源性应激是影响患者心身健康的两个主要原因 .  相似文献   
20.
颌面部撞击伤伴发颅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颌面部撞击伤合并颅脑损伤的致伤机制和损伤特点。方法 :采用水平气动式撞击机分别以 4 77m/s± 0 5 3m/s(A组 )、9 16m/s± 0 6 5m/s(B组 )和 13 95m/s± 0 6 7m/s(C组 )的速度撞击兔左侧面中部 (n =6 )。观察致伤后动物的生命体征的变化 ,并对颌面部软组织、脑组织进行损伤的大体和光、电镜观察 ,测定致伤后 6h血清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一氧化氮 (NO)的含量变化和脑含水量 ,同时记录致伤瞬间脑内压力和头颅冲击加速度。结果 :形态学改变低速和中速致伤组 (A和B组 )主要以局部损伤为主 ,高速致伤组 (C组 )则同时合并颅脑损伤。兔致伤后 6h血清中LPO、SOD值以及脑含水量C组显著高于A、B组 (P <0 0 5 ) ,而NO值明显低于A、B组 (P <0 0 5 )。头颅加速度和颅内压峰值C组均明显高于A、B两组 (P <0 0 5 )。结论 :致伤瞬间头颅冲击加速度响应和脑内压力变化是造成颌面部损伤合并颅脑损伤的重要生物力学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