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73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目的:探讨把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使其更规范化、标准化。方法:以临床路径理念制定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计划表,按计划表流程对843名社区“志愿者”进行共8小时创伤理论及包括直接压迫止血法等10项内容的操作培训。结果:831名社区“志愿者”考核合格,合格率为98.6%。结论:应用临床路径理念进行公众创伤急救技能培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和干细胞动员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肝肾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腹腔注射L-精氨酸制备大鼠SAP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骨髓干细胞移植(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组(G-CSF)及MSC+G-CSF组(n=48),各组再按术后不同观察时间段分为12、24、48、72h亚组(n=12)。MSC组造模后6h经股静脉注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1.2ml,G-CSF组造模前连续3天皮下注入G-CSF 40μg/kg,MSC+G-CSF组则联合应用,假手术组仅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在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死亡率,肝肾脏组织的病理变化,比较Bax、Bcl-2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指数差异。结果各治疗组48h前未见死亡,72h死亡率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均较模型组减轻;治疗组各时间点肝肾细胞Bax表达较模型组下调,Bcl-2蛋白上调,凋亡指数较模型组有明显下降。MSC+G-CSF组24h点后Bax含量,48h、72h点Bcl-2含量,24h/48h点后细胞凋亡指数与MSC组和G-CSF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MSC组和G-CSF组各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自体骨髓MSC移植与动员能有效抑制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肝脏和肾脏的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3.
秦国政教授认为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与肾、肺、脾三脏相互协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其发病责之于肾肺脾,以肾肺脾亏虚为本,外感六淫或痰湿阻滞为标,虚实夹杂,标本并存。病位在肾、肺、脾三脏,病因病机为肾失气化、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致痰浊内阻,气机逆乱所致。故秦教授认为应当顺其发病特点,治病求本,兼顾标证,标本同治,以补肾益肺健脾法为总则,通过补肾,促其肾之阴阳平衡、摄纳有权、气化正常,进而蒸腾作用助机体津液布散,常用药物有熟地黄、菟丝子、枸杞子、乌梅、珍珠母等。通过益肺,促其肺之宣肃协调,浊气得出,清气得入,进而呼吸均匀通畅,使得全身气机升降及津液布散功能正常,常用药物有炙黄芪、细辛等。通过健脾,促其脾气健运,胃以和降,一升一降使全身气机调畅,气能生津且能行津,可让机体津液得以布散,常用法半夏、陈皮、茯苓、枳壳、全瓜蒌、炒麦芽、威灵仙、仙鹤草、甘草等药物。  相似文献   
34.
目的:揭示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肝细胞癌(HCC)侵袭转移性的关系,并探索MMP-9判断肝细胞癌侵袭转移性的作用。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对正常肝、HCC及其癌旁肝组织、癌栓组织中的MMP-9 mRNA进行半定量研究,并与HCC侵袭转移的病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常肝、HCC及其癌旁组织、癌栓组织中均有MMP-9 mRNA表达;癌组织、癌栓组织中,MMP-9 mRNA水平增高与HCC侵袭转移性有关;癌组织MMP-9 mRNA水平高于癌旁组织,MMP-9是判断HCC侵袭转移性的重要指标。结论: MMP-9与HCC侵袭转移性有关,HCC组织中的MMP-9 mRNA水平是否高于癌旁组织可作为HCC侵袭转移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35.
Colles骨折是临床常见病。随着人口的老龄化,本病的发生率逐渐增高。骨折合并心、脑系统及其他疾病者更是屡见不鲜,如何发挥中医特色,高效、低廉、安全、实效地治疗这类伤病,值得探讨。笔者采用卢氏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50例,并与同期采用经典手法复位治疗Colles骨折48例进行对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6.
明确科研档案管理是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科研活动的真实记录,是医院科学技术储备的重要形式,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医院加强对医院科研档案的归档管理,为临床科研提供重要的参考。档案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医院各项事业的发展,对提高医院科研管理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secondarylymphoidtissuechemokine,SLC)免疫基因转染胃癌细胞瘤苗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脾淋巴细胞后治疗经同一免疫基因修饰瘤苗转染的小鼠胃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用200PFU/细胞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pVAX1)将人SLC基因转染小鼠胃癌SGC-7901细胞株,经80mg/L丝裂霉素(MMC)处理制备成胃癌细胞瘤苗,免疫同系小鼠后分离其脾淋巴细胞,转染SLC基因(腺病毒载体滴度200PFU/细胞)后注射入直径1cm的小鼠胃癌淋巴结转移模型瘤体内,观察抗瘤效果。结果转SLC基因瘤苗治疗组小鼠瘤体增加值最小(0.08±0.05)cm3,与各对照组比差异有显著性[转染SLC基因,未转染SLC和生理盐水注射组分别为(1.46±0.15)、(1.56±0.23)和(2.12±0.54)cm3,P<0.05]。结论SLC基因修饰癌瘤苗诱导小鼠产生的免疫脾淋巴细胞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效应细胞及SLC基因瘤苗诱导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结合将有更优越的抗瘤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8.
黄芩甙和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肺损害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芩甙和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肺损害的影响,探讨两药对SAP的治疗作用与机制。方法 采用改良Aho法,经大鼠胰胆管内逆行注射3.5%牛磺胆酸钠制成SAP模型。制模后大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黄芩甙治疗组、奥曲肽治疗组,另选一组作为假手术组。于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各组大鼠的病死率,随后分批处死大鼠,观察肺脏的大体及光镜下病理学变化;观察肺脏的病理学评分变化;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制备肺脏微阵列片,并进行Bax、bcl-2染色,光镜下观察各指标的表达水平变化,同时应用TUNEL技术进行肺脏凋亡细胞的观察及凋亡指数的计算,分析以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黄芩甙治疗组、奥曲肽治疗组12h生存率明显大于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肺脏病理评分比较显示:不同时间点模型组、黄芩甙治疗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1),6h及12h点黄芩甙治疗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奥曲肽治疗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各组肺脏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显示:3h点黄芩甙治疗组、奥曲肽治疗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P〈0.05),同时黄芩甙治疗组明显大于奥曲肽治疗组(P〈0.01);各组肺脏bcl-2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显示:模型组和黄芩甙治疗组明显大于假手术组(P〈0.01),并明显大于奥曲肽治疗组(P〈0.05);6h点黄芩甙治疗组明显小于模型组(P〈0.05),各组肺脏凋亡指数的表达水平变化显示各组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1)黄芩甙和奥曲肽对SAP肺损害均具有保护作用,其治疗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有关。(2)在胰腺炎病理检测中应用组织微阵列技术可以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代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9.
目的探讨SLCmRNA预测淋巴结微转移对胃癌病人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SLCmRNART—PCR方法、细胞角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法、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测2003—2006年间手术的35例胃癌病人的523个淋巴结。结果免疫组化和常规组织学检查发现325个淋巴结转移的标本,SLCmRNA测定均明显减弱,而SLC还发现14例(40%)胃癌可能有63个淋巴结(12%)存在隐匿性转移(SLCmRNA表达减弱,但免疫组化和常规组织学检查未证实淋巴结转移),低分化腺癌微转移发生率高于高分化腺癌。结论将淋巴结的SLCmRNA与细胞角蛋白特殊免疫染色以及常规组织学检查结合起来,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胃癌病人的预后和复发概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筛选出在芸香中提取花椒毒素的方法,建立HPLC法测定花椒毒素的含量.方法:在避光条件下,利用花椒毒素在二氯甲烷和乙酸溶液中均有较好溶解度,通过二氯甲烷提取,挥干,残渣加5%乙酸溶液溶解,过滤,进样.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02 mol·L-1乙酸铵(45:5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