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拉贝洛尔、硫酸镁结合综合干预对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MMP-2、MMP-9、ET-1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妊娠高血压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盐酸拉贝洛尔注射液进行治疗,2组治疗期间均给予综合干预,2组均干预1个月.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情况、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统计2组干预期间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干预1个月后,2组SBP、DBP、MBP、血清CysC、尿24 h UTP、尿mALB及血清MMP-2、MMP-9、ET-1水平较干预前均降低,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2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拉贝洛尔、硫酸镁结合综合干预可明显降低妊娠高血压患者血清MMP-2、MMP-9、ET-1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同时可改善患者肾功能及血压情况,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  相似文献   
22.
摘 要 目的:研究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方法:前瞻性监测某院2014年9月~2015年8月使用PEG-IFNα患者的ADR发生情况。结果:共监测患者183例,男114例,女 69例,期间发生ADR共175例,412例次;大多数患者发生两种以上ADR。外周血细胞下降发生率最高为98.3%, 其次是流感样症状、注射局部反应、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后几种ADR大多合并外周血细胞下降。监测期间发生严重的ADR 8例(构成比1.9%)。不同性别、体重指数患者间ADR无明显差别,50岁以上年龄患者更易出现明显的外周血细胞下降。结论:PEG-IFNα虽然有较多ADR,但仍是目前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一线药物,只要在应用过程中定期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给予适当处理,一般不会影响抗病毒治疗疗程及效果。  相似文献   
23.
患者男 ,6 0岁。因排尿不畅 5年 ,加重伴无痛性全程血尿 1个月入院。体检 :膀胱区轻度压痛 ,前列腺 5cm× 4cm ,质韧 ,结节状 ,余器官无异常发现。多功能超声检查 :膀胱左侧壁 4.6cm× 3.6cm× 4.0cm包块。前列腺 5 .7cm×3.2cm× 4.8cm。膀胱镜检查 :膀胱左侧壁有一 4.5cm× 3.2cm× 2 .5cm大小菜花状肿块。核医学检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 17.6ng/ml(正常参考值 <4.0ng/ml)。临床诊断为 :膀胱肿瘤 ;前列腺结节性增生症。行膀胱全切术及前列腺切除术。术中见膀胱整个左侧壁及三角区均被肿瘤侵犯 ,瘤…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反应性血管内皮细胞瘤病(reactive angioendotheliomatosis,RAE)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方法对2例RAE进行临床资料分析和病理学观察,并行免疫组化标记和文献复习。结果病例1为直肠腺癌伴RAE,皮损表现为双下肢和左手Kaposi’s sarcoma(KS)样斑块。病例2患冷球蛋白血症,全身出血性斑块伴溃烂。镜下真皮或皮下组织内毛细血管簇状和弥漫状增生,管腔扩张充血,有纤维素性血栓,血管内皮细胞呈肾小球样增生。2例均HIF-1、4阳性。结论RAE临床罕见,需与KS、多种皮肤疾病,特别是血管源性疾病和肿瘤鉴别。免疫性损伤和HIFs可能参与其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25.
ADP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是目前已知对于上皮性卵巢癌(EOC)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高级别浆液性癌是上皮性卵巢癌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由于其同源重组缺乏率(HR)较高,PARP抑制剂对其效果尤为明显。PARP抑制剂通过破坏DNA修复,促进肿瘤细胞的死亡。已有研究表明,对于伴有BRCA1/2突变或铂敏感性的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妇女,PARP抑制剂的效果十分显著。目前已有3种PARP抑制剂(Olaparib、Niraparib和Rucaparib)现在被批准用于对铂敏感和铂敏感复发患者的维持治疗。此外,PARP抑制剂也被批准用于有3种或3种以上的既往治疗的伴有BRCA1/2突变的复发性EOC患者的积极治疗。本文主要对EOC中PARP抑制剂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6.
目的 探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和电镜在检测人巴尔通体感染、确诊猫抓病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收集1998年1月至2008年12月诊断的77例符合猫抓病形态学改变的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分别使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和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的EnVision法进行病原体的检测.选择二者均检出丰富细菌的5例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1)透射电镜查见汉赛巴尔通体呈多形性,圆形、椭圆形、短棒状、杆状,长0.489~1.110μm,宽0.333~0.534 tun,集群性生长.(2)61.0%(47/77)的病例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查见排列成线、成簇、局灶性聚集的黑色、短小、棒状杆菌,细菌绝大多数分布在靠近被膜下的坏死灶内,以存在于细胞外为主.(3)72.7%(56/77)的病例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阳性表达,阳性信号主要呈点状、颗粒状,少数呈线样勾勒出细菌形状,信号定位与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一致.(4)59.7%(46/77)的病例Warthin-Starry银染色和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染色均阳性.两种方法联用,病原体总体检出率为74.0%(57/77).二种方法检出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检测猫抓病病原体能达到确诊猫抓病的目的 ,抗汉赛巴尔通体单克隆抗体染色是较Warthin-Starry银染色更理想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经典的组织学三联征诊断法和荧光原位杂交(PCR)法在提高石蜡包埋组织弓形虫淋巴结炎确诊率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1999年4月至2009年9月诊断的46例符合组织学三联征形态改变的石蜡包埋淋巴结组织,采用半嵌套式PCR方法 对提取DNA进行弓形虫基因组的片段扩增;另选取30例组织中可见三联征中的二个或一个特征的病例作为对照.结果 组织学三联征组PCR阳性率为76.1%(35/46),对照组阳性率仅为10.0%(3/30,P<0.01);组织学三联征诊断弓形虫淋巴结炎的灵敏度为92.1%(35/38),特异度为71.1%(27/38);PCR法的阳性预测值为76.1%(35/46),阴性预测值为90.0%(27/30).结论 经典的组织学三联征对于诊断弓形虫淋巴结炎的特异性很强,但敏感性较低,且易漏诊部分非典型病例.在组织形态改变的基础上结合半嵌套式PCR对刚地弓形虫基因片段的检测可大大提高检出敏感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背景组织病理学检测过程中用传统的化学固定法固定完整的眼球标本易造成视网膜冲经纤维层的水肿,影响检测结果的评价。研究表明微波固定法可以避免待测组织的损伤,但操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尚待研究。目的探索微波法固定兔眼视网膜的适宜能量和时间参数,评价微波固定后视网睽结构的清晰度和视网膜的脱离情况。方法摘除22只新西兰大耳白兔的眼球,分为化学试剂组、微波组和微波+化学试剂组。化学试剂组2只兔4只眼置于传统的冰醋酸+甲醛+氯仿(2:1:2)混合固定液中同定2d;微波组8只兔16只眼置于400ml水内,微波解冻档分别处理80、160、240、320S。微波+化学试剂组12只兔24只眼微波处理后辅以化学试剂㈣定l~2h。结果微波组处弹240S即可得到眼组织结构染色清晰的苏木精一伊红染色切片,与化学试剂组同定效果相似;微波+化学试剂组固定的视网膜结构更清晰。微波组视网膜脱离面积为16.3%±11.5%,化学试剂组为50.0%±24.5%,微波+化学试剂组为6.7%±7.8%,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2.433,P=0.000)。微波固定200~240s后辅以化学固定1~2h,视网膜的各层结构更清晰,脱离面积更小。结论微波固定可节省时间,避免使用有害化学试剂,固定效果与常规化学试剂相似,并且可以防止视网膜脱离;微波固定联合短暂化学同定可以得到更清晰的病理切片。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急诊肺栓塞患者就诊各个阶段时长情况及各阶段时长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方法对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急诊就诊的肺栓塞患者基本资料、发病时间、就诊时间、入抢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调查分析,重点查看各阶段时长之间的相关性与原因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或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急诊肺栓塞患者的救治效果并缩短住院时间。结果肺栓塞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头晕、胸闷和意识障碍,大多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和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患者的症状-分诊期与分诊-入抢期、抢救室滞留期时长呈负相关(P 0. 05),症状-分诊期与住院期无相关性(P 0. 05);分诊-入抢期与抢救室滞留期、住院期呈正相关(P 0. 05);抢救室滞留期与住院期呈正相关(P 0. 05)。结论提高肺栓塞的全民健康管理意识,建立院前-院中-院后的闭环式健康管理模式,院前做好预防,发现症状及时就诊,缩短院前延误时间。院内构建急诊肺栓塞患者的绿色通道,其中包括提高分诊准确率与诊断及时性,缩短检验、检查、缴费各环节的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30.
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PCNA和P53表达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癌基因蛋白(P53)表达的关系.方法对4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用LDP免疫组化法测定肿瘤标本中的PCNA和P53表达,并分析其与术前CT表现的关系.结果PCNA和P53的表达与肾细胞癌的组织学类型无关(P>0.05),PCNA的表达与肿瘤侵犯肾包膜、肾周脂肪间隙、肾筋膜,局部淋巴结转移,邻近器官和脉管受累有关;而P53的表达与上述征象无关.结论肾细胞癌的CT表现中,肿瘤有侵犯肾包膜、肾周脂肪间隙、肾筋膜,局部淋巴结转移及邻近器官和脉管受累征象时,提示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