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26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周围型肺癌动态CT增强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周围型肺癌CT增强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 对 4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癌(腺癌 20例,鳞癌 23例)采用LDP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标本中MVD和VEGF,术前均行动态CT扫描 (剂量 1. 5ml/kg,注射速率 2. 5ml/s,分别在注射造影剂后 0. 5、1、2、3、4、5min扫描),并测量感兴趣区 (ROI)CT值。结果  (1) 43例肺癌的平均强化峰值(PA)为(35. 53±8. 68)HU,峰值时间在注射造影剂后约 2min。(2)VEGF阳性率约 63% (27 /43),MVD平均值 27.00±7. 13,肺癌的PA值与肿瘤的MVD呈正相关(rs=0.623,Ρ<0. 001 ),VEGF阳性与阴性肺癌的PA值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 39. 78HU±6. 88HU及 27. 64HU±4. 62HU,P<0. 001);VEGF阳性肺癌的平均PA值与MVD呈正相关 (rs=0.691,Ρ<0.001),VEGF阳性与阴性肺癌的MVD值间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 30. 93±5. 25及 20. 38±4. 49,P<0. 001);肺癌的VEGF与MVD间呈正相关(rs=0.610,Ρ<0. 001);但肺腺癌与鳞癌的平均PA值及MVD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 肺癌动态CT扫描的PA值与MVD具有相关性,可作为VEGF与肿瘤血管生成相关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膜瘤端粒酶活性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探讨它们不同的预后诊断价值。方法:脑膜瘤病例41例,分为良性、非典型性、恶性(WHO Ⅰ、Ⅱ、Ⅲ级)三组。用TRAP法检测端粒酶活性表达。免疫组化LDP法标记PCNA,并计数PCNA标记指数(PCNA LI)。结果:41例脑膜瘤中13例(31.7%)表达端粒酶活性,WHOⅡ级组与WHOⅢ级组高于WHOⅠ级组(P<0.05,P<0.05)。41例脑膜瘤平均PCNALI为(19.32±15.87)%,WHOⅡ级组和WHOⅢ级组较WHOⅠ级组高(P<0.05,P<0.05)。WHOⅡ级组中端粒酶活性组的PCNA LI高于无端粒酶活性组(P<0.05)。端粒酶活性阳性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PCNA LI呈正相关(r=8.24,r=7.05)。结论:非典型及恶性脑膜瘤肿瘤细胞端粒酶的活性伴随着细胞增殖活性的增加而升高,两指标的联合应用对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对于良性脑膜瘤端粒酶活性不表达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3.
硬皮病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综观临床文献,本病治疗中有倡导温阳化瘀,有主张健脾益气,有强调补肺散寒,亦有突出化痰通络,不一而足。但从肺论治的研究颇少。从中医学理论出发,溯源求本,本病病位在肺;其病变机理,肺气亏虚为本,瘀血阻络为标;治疗法则,当补肺清瘀,标本兼治。基于"肺主皮毛"理论的补肺清瘀法治疗早中期的硬皮病,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姜黄素干预对无机砷暴露所致急性肝脏损伤的拮抗作用。方法实验小鼠自由饮用不同浓度(10 mg/L、50 mg/L和100 mg/L)亚砷酸钠(NaAsO2)6周,再分别给予姜黄素灌胃干预(200 mg/kg和600 mg/kg,每周2次),分别测定小鼠血清ALT和AST活力,全血和肝脏GSH含量以及肝脏MDA含量。结果与单纯染毒组小鼠相比,姜黄素干预组血清ALT和AST活力显著下降,全血和肝脏GSH含量显著升高,且肝脏MDA含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姜黄素干预对无机砷暴露小鼠的急性肝脏毒性和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眼眶恶性孤立性纤维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女,4 0岁。因右眼眶肿块4余年伴右眼球突出眼眶外入院,入院前2年右眼视力完全丧失。CT检查:右眼眶内肿瘤破坏右眶额部骨质。术中见肿瘤外向生长,眼球推向内侧,并破坏眶顶,位于硬膜外。病理检查:暗褐色结节样肿块一个,大小9cm×6 .5cm×5cm ,似有包膜,切面灰白灰黄,实体质细,有出血。光镜检查:肿瘤被覆纤维性假包膜,实质主要由梭形细胞组成。细胞密集区与细胞稀疏区交替排列,主要为无结构样排列方式。同时可见成束状、车辐状及血管外皮瘤样结构。瘤细胞间含有大量的粗细不等、形状不一的胶原纤维。肿瘤实质血管丰富,血管壁周围出现纤维…  相似文献   
16.
杨群  董丹丹 《四川医学》2012,(8):1357-1359
目的比较(intenfised kinyoun,IK)染色法和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检测抗酸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IK染色法和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对66例病理诊断为慢性肉芽肿性炎,形态符合结核病改变的患者的石蜡组织切片分别进行染色。结果 IK染色法阳性例数为43例,阳性率为65.2%(43/66),其中抗酸分支杆菌L型的阳性率为43.9%(29/66);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阳性例数为24例,阳性率为36.4%(24/66),其中抗酸分支杆菌L型的阳性率为21.2%(14/66),两种方法染色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K染色法检测抗酸菌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改良的Wade-Fite染色法。  相似文献   
17.
散发性戊型肝炎8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戊型肝炎的临床资料。结果在25例乙型肝炎和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中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6%,明显高于单纯戊型肝炎患者(14.8%,P〈0.05);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患者血生化指标比单纯戊型肝炎感染患者明显升高(P〈0.01),病程明显延长(P〈0.01);老年戊型肝炎患者重型肝炎发生率为37.0%,明显高于中青年戊型肝炎患者(14.5%,P〈0.05)。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肝损伤重,乙型肝炎/戊型肝炎重叠感染和老年患者是戊型肝炎病情严重化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18.
背景和目的:结核病的早期诊断对疾病的控制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痰涂片镜检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早期诊断方法,但其敏感度不高,只能检测出30%~40%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基因(mismatch repair gene,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607例结直肠癌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标本中MMR蛋白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学的关系,并评价其在Lynch综合征和散发性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  结果  607例患者中MMR表达缺失率为35.58%。MMR蛋白表达缺失的阴性组与表达正常的阳性组,在年龄、性别、肿瘤大小、P53、CD34、D2-40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肿瘤位置、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VEGF、Ki-67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检测MLH1、MSH2、PSM2、MSH6蛋白可以作为初步筛选Lynch综合征患者的方法。  结论  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MMR检测,筛查Lynch综合征患者和家族成员,进行管理及干预,可降低部分人群患结直肠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