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6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96篇
耳鼻咽喉   18篇
儿科学   41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01篇
口腔科学   20篇
临床医学   253篇
内科学   8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37篇
特种医学   74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502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24篇
药学   210篇
中国医学   157篇
肿瘤学   4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0篇
  2005年   110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51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26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3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4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与P16、Ki-67的表达,探讨HPV L1蛋白与P16、Ki-67在宫颈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方法检测宫颈鳞状上皮病变230例〔其中尖锐湿疣5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60例,CINⅡ~Ⅲ级95例,浸润性鳞状细胞癌25例〕中HPV L1蛋白与P16、Ki-67的表达情况,并研究其相关性。结果: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HPV L1的阳性率为43.91%。其中在尖锐湿疣中HPV L1的阳性率为62.00%,在CINⅠ中HPV L1的阳性率为70.00%,在CINⅡ~Ⅲ中HPV L1的阳性率为29.47%,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无表达;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P16的阳性率为76.52%,在尖锐湿疣中P16的阳性率为30.00%,在CINⅠ中P16的阳性率为70.00%,在CINⅡ~Ⅲ中P16的阳性率为98.95%,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P16的阳性率为100.00%;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Ki-67的阳性率为76.08%,在尖锐湿疣中Ki-67的阳性率为28.00%,在CINⅠ中Ki-67的阳性率为68.33%,在CINⅡ~Ⅲ中Ki-67的阳性率为100.00%,浸润性鳞状细胞癌中Ki-67的阳性率为100.00%。HPV L1的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的发展而呈下降趋势,P16、Ki-67的阳性率则呈现升高趋势。结论:HPV L1与宫颈鳞状上皮内瘤变密切相关;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上调参与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联合检测HPV L1、P16、Ki-67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分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2.
目的建立一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方法并应用于临床。方法用基因型特异性引物PCR法检测我院门诊和住院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结果180例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中B型31例(17.2%),C型139例(77.2%),BC混合型10例(5.6%)。结论我地区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分型以B型和C型为主,主要是C型,其次是B型,其他分型未出现,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3.
广义地說肺透明度增高(即透明肺)是一种X綫征象。除胸壁軟組織的发育异常外,肺容量增加或/和肺血管(紋理)减少为其主要病理基础。阻塞性肺气肿,泡性(bullous)肺气肿包括巨大的气肿皰,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肺动脉的先天畸形,肿瘤对肺动脉的压迫侵蝕等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观察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HDP-MSCs)对免疫缺陷小鼠的致瘤性作用。方法 雌性NOG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和HDP-MSCs低、中、高剂量(2×106、5×106和2×107 cells/kg)组,每组20只;双后肢交替im给药,每周给药1次,共给药6个月(27次);试验期间进行大体观察、体质量检查和肿瘤触诊,给药结束进行解剖检查、脏器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对照组死亡2只动物,其中1只动物颈部出现肿块;HDP-MSCs低剂量死亡1只动物,另有1只动物出现弓背;中剂量组1只动物濒死;高剂量动物未见明显异常;低、中、高剂量组触诊未发现肿瘤。小鼠体质量无异常。解剖后对照组和HDP-MSCs低、中剂量个别动物发现有肿块。各剂量组脏器质量及系数无异常、组织病理学检查无药物相关性病变。结论 HDP-MSCs在本试验剂量下连续im给药6个月,致瘤试验结果为阴性。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罹患慢性胰腺炎且伴有胰腺外分泌不足的患者应用胰酶肠溶胶囊治疗效果及预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罹患慢性胰腺炎且伴有胰腺外分泌不足的患者80例,均为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应用随机数字表抽取法分组,就单用盐酸伊托必利方案治疗(对照组,n=40)与采取联用胰酶肠胶囊方案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及症状改善情况、粪便特征改善情况、不良事件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经评定为97.50%,对照组经评定为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开展治疗前,恶心、腹胀、食欲不振、早饱感、嗳气症状评分经评定无差异(P>0.05);治疗后,评分值均有下降,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粪便特征即大便重量、粪便脂肪量经测定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测定值均有降低,且观察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经观察无差异(P>0.05)。结论罹患慢性胰腺炎且伴有胰腺外分泌不足的患者应用胰酶肠溶胶囊治疗,可提高总有效率,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粪便状况恢复,且具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对比观察脊髓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脊髓室管膜下瘤和30例星形细胞瘤的平扫和增强MRI表现及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二者发病年龄、性别分布、病变部位、病变纵轴长度、椎体数目、生长方式、T1WI信号、T2WI信号、有无强化、边界是否清楚、是否有囊变、是否有脊髓空洞、是否有瘤周水肿的差异.结果 脊髓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发病年龄、性别分布、病变部位、T1WI信号、T2WI信号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脊髓室管膜下瘤纵轴长度大于星形细胞瘤(t=3.21,P <0.05),椎体数目亦多于星形细胞瘤(t=2.58,P <0.05);脊髓室管膜下瘤多无强化、呈偏心生长、边界清、无囊变及瘤周水肿,与星形细胞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43、10.63、15.42、4.67、13.67,P均 <0.05).两种肿瘤脊髓空洞均少见.结论 肿瘤生长方式、边界及瘤周水肿等MRI表现有助于鉴别脊髓室管膜下瘤与星形细胞瘤.  相似文献   
77.
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在参加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临床试验中是否存在性行为去抑制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非概率抽样法招募并筛选出108名MSM,随机分为77名服用药物组和31名空白对照组,第12、24、36、48周进行临床随访和问卷调查,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等相关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广义估计方程分析MSM在参与PrEP中是否存在性行为去抑制化现象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药物服用组MSM在参与PrEP的第12、24、36、48周的性伴个数中位数分别为1(0,6)、1(0,6)、1(0,10)、1(0,3)、1(0,3),高危性行为次数中位数分别为1(0,26)、1.5(0,8)、1(0,12)、1(0,9)、2(0,30);空白对照组性伴个数中位数分别为1(0,21)、1(0,2)、1(0,3)、1(0,3)、1(0,3),高危性行为次数中位数分别为1(0,9)、1(0,6)、0.5(0,15)、0(0,10)、1(0,10);多因素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发现MSM在参与PrEP过程中性伴个数及高危性行为次数均没有发生改变(Z=-0.24,P=0.811;Z=0.93,P=0.355),性行为方式为“1”和“0.5”的较性行为方式为“0”的拥有更多的性伴(Z=2.47,P=0.014;Z=2.24,P=0.025);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的MSM较没有发生过的拥有较少的性伴和高危性行为(Z=-2.82,P=0.005;Z=-2.28,P=0.023);已婚较离异MSM发生较少的高危性行为次数(Z=-2.34,P=0.019)。结论:本研究中暂未发现PrEP中存在性行为去抑制化现象,性行为方式为“1”和“0.5”的MSM拥有较多性伴,是后期随访中的重点管理人群。还需进一步加强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科普。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与冷侧方加压在根尖周炎根管填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根尖周炎患者91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5例,对照组采用冷牙胶侧方加压,观察组使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对比两组的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牙龈指数(GI)、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两组的VAS、GI、PD、SBI等指标均有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热牙胶垂直加压在根尖周炎根管填充中效果满意,能减轻治疗后患者疼痛程度,也能改善GI、PD、SBI,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9.
目的 采用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以及血清样本效价测定,综合评价黄芪甲苷注射液对动物的致敏作用,为临床拟用的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 ASA:选用豚鼠作为实验动物,0.4、1.6 mg/kg黄芪甲苷注射液间日致敏5次,末次致敏后11 d,3倍剂量进行激发,观察30 min内动物过敏症状;PCA:选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0.5、2.0 mg/kg黄芪甲苷注射液间日致敏5次,制备抗血清;将致敏血清稀释后sc给予另一批大鼠进行被动致敏,约48 h后激发,30 min后麻醉处死,观察皮肤过敏反应;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制备的抗血清中的抗体效价。结果 ASA:黄芪甲苷注射液在0.4、1.6 mg/kg剂量下各只豚鼠均未出现任何过敏反应,即过敏反应阴性;PCA:黄芪甲苷注射液0.5、2.0 mg/kg剂量下大鼠被动过敏反应均为阴性,血清样本中不存在针对黄芪甲苷的特异性抗体。结论 黄芪甲苷注射液体内ASA和PCA试验均无过敏反应,动物血清中不存在针对黄芪甲苷药物的特异性抗体,提示临床使用出现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80.
临床上经常遇到严重黄疸及溶血标本,在用硝酸汞滴定法直接测定血清氯化物时,终点不易观察,误差较大;虽然可以用钨酸法制备无蛋白血滤液除去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