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7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1 病例分析 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adrenal ganglioneuroma GN)罕见,占肾上腺肿瘤的1.1%[1],一般不侵犯肾脏及腔静脉[2].笔者实施了一例在无体外转流循环支持下累及右肾及下腔静脉的巨大右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切除术及下腔静脉置换、肾静脉重建术,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miR-222(Homo sapiens miR-222)与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3(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s-3, TIMP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  分别运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检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iR-222与TIMP3的表达水平, 分析miR-222、TIMP3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结果  原位杂交检测显示, 在62例胃癌组织中miR-222阳性表达率为86.67%, 与癌旁对照组22.58%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 在62例胃癌组织中TIMP3阳性表达率为19.35%, 与癌旁对照组75.81%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相关性分析表明, miR-222的表达与TIMP3的表达呈负相关(P < 0.05);光密度值检测发现, miR-222的表达随着胃癌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的演进而增加, 且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miR-222的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 0.01);TIMP3的表达随着胃癌临床分期和浸润深度的演进而下调, 胃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TIMP3的表达均显著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 < 0.01)。  结论  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的miR-222和TIMP3蛋白低表达可能是胃黏膜恶性转变以及胃癌发生浸润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 检测miR-222和TIMP3对预测结肠癌浸润转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髓质海绵肾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髓质海绵肾CT的表现,结合文献复习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髓质海绵肾的CT平扫表现为肾盏旁锥体内多发小斑点状结石,成扇形排列。增强扫描后扩张的肾集合管内结石周围有造影剂充盈,无结石的肾锥体集合管呈条纹状或小囊状造影剂积聚,肾功能正常。结论:髓质海绵肾的CT具有特征性表现,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4.
  目的   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iallyl disulfide,DADS)通过Rac1-ADF/cofilin1通路对人结肠癌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作用。  方法  划痕愈合和侵袭实验分别检测DADS对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的影响;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DADS对SW480细胞Rac1-ADF/cofilin1信号分子表达的作用。  结果  40与50 mg/L DADS处理SW480细胞24 h后,穿膜细胞分别减少57.12%与64.59%(P < 0.05)。处理48 h细胞迁移率分别为23.23%与12.87%,较对照组75.86%明显降低(P < 0.05)。RT-PCR显示,45 mg/LDADS处理SW480细胞24、48h后,与对照组比较Rac1、Rock1、PAK1、LIMK1和destrin mRNA分别显著下调(P < 0.01);而cofilin1 mRNA无显著性差异(P>0.05)。Western blot显示,45 mg/L DADS处理SW480细胞6、12、24、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Rac1、Rock1、PAK1、LIMK1和destrin蛋白分别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 < 0.05),但cofilin1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p-LIMK1和p-cofilin1表达分别呈时间依赖性下调(P < 0.05)。  结论   DADS可通过Rac1-ADF/cofilin1通路下调Rac1、Rock1、PAK1、LIMK1、p-LIMK1、destrin与p-cofilin1抑制SW480细胞迁移与侵袭。   相似文献   
25.
高分化胃腺癌组织表达缺失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胃癌(gastric carcinoma, GC)中表达缺失蛋白质分子.方法提取胃癌及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总蛋白,采用双向电泳获得胃癌与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蛋白质表达谱并进行分析,鉴定胃癌表达缺失的蛋白质分子.结果通过比较分析5对高分化胃腺癌及配对正常胃黏膜组织的蛋白表达谱,共发现差异表达蛋白点81个,其中7个蛋白点仅正常胃黏膜组织表达,而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缺失,分别为: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蛋白12(P16)、细胞周期素依赖激酶抑制蛋白1(P21)、抗氧化蛋白2、二硫化蛋白异构酶A2、C-1-四氢叶酸合成酶、Rho-GTPase-激活蛋白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结论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之间存在蛋白质表达差异.寻找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之间表达差异蛋白质,为探讨胃癌发病分子机制提供有用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领域,但对结肠癌的研究较少。该实验旨在研究二烯丙基二硫(DADS)体外诱导人结肠癌SW 480细胞蛋白质组差异表达的相关分子机制。方法采用蛋白质组学相关技术,如二维电泳、图像分析、质谱技术等方法,获得DADS体外培养的人结肠癌SW 480细胞蛋白质组的肽质量指纹图,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生物信息学处理。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对DADS处理前后SW 480细胞两种样品的总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经PDQuest软件分析,结果显示,其中167个匹配的蛋白质点存在表达量上的差异,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蛋白质表达量下调的有69个,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 I-TOF-MS)对其中8个表达明显下调的蛋白质斑点进行分析鉴定,获得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PMF),通过数据库搜索,初步确定这8个蛋白质分别是:细胞角蛋白19(Cytokeratin-19)、肌动蛋白解聚因子(Actin-de-polym erizing factor)、V-1蛋白(V-1 prote in)、果糖二磷酸醛缩酶(Fructose b isphosphate aldolase,FBA)、FK506结合蛋白(FK506-b ind ing prote in,FKBP)、成帽蛋白(Capp ing prote in)、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h ioredoxin peroxidase)和敏感性转化蛋白(Transform ation-sensitive prote in)。结论这些差异蛋白质涉及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分化、细胞凋亡及细胞分裂增殖等众多事件,从而说明,DADS可能具有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阻滞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分化及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二烯丙基二硫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G_1期的阻滞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G1期的阻滞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分析DADS对体外培养的HT-29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周期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60、120μmol.L-1DADS作用HT-29细胞24 h后,生长抑制率分别达23.1%、45.6%。细胞计数法表明,常规培养HT-29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22.58 h,60μmol.L-1DADS作用HT-29细胞后,其细胞群体倍增时间延长到31.20 h。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60μmol.L-1DADS阻滞HT-29细胞在G1期,与对照组相比,可使G1期细胞增加约2倍,而120μmol.L-1DADS显著地将细胞阻滞在G2/M期。免疫细胞化学分析表明在G1期阻滞同时有p21W af1蛋白表达上调,Cyc lin E、C-myc蛋白表达下降。结论低剂量DADS对HT-29细胞的抑制增殖作用可能与G1期阻滞有关,DADS对HT-29细胞G1期阻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调节p21W af1、Cyc lin E、C-myc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28.
目的 利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建立分辨率高和重复性好的人胃癌组织及其正常胃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分析其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为进一步寻找胃癌标志物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固相pH梯度双向凝胶电泳分离人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的总蛋白质 ,凝胶经银染显色后 ,ImagingMaster 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 ,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结果 ⑴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凝胶的平均蛋白质点数分别为 10 49± 67和 10 97± 73 ,平均匹配的点数分别为 83 5± 48和 95 3± 5 6,匹配率分别为79 6%和 86 7%。⑵通过比较分析 5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得到平均匹配蛋白点数为 769± 45 ,差异表达蛋白点数为 81个 ,其中 17个点仅在癌组织中表达 ,2 4个点仅在正常胃黏膜中表达 ,2 6个点在癌组织中为高表达 ,14个点在癌组织中为低表达。结论 本研究建立了分辨率高且重复性较好的人胃癌组织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双向凝胶电泳图谱 ,发现两者间存在一些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为进一步筛选胃腺癌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9.
苏坚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74-3775
医院从加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文化建设入手,打造诚信医院品牌。  相似文献   
30.
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CT和MR I在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经临床影像学诊断的10例股骨颈疝窝的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和CT检查,其中2例行MR I检查。结果10例股骨颈疝窝均为单侧单发病灶,10例病灶中X线平片仅显示8例,表现为股骨颈外上侧的类圆形透亮区或硬化环。CT上表现为股骨颈前方皮质下的类圆形骨质缺损区,内为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边缘清楚伴有硬化缘。MR I上表现为均匀长T1和长T2液体信号,灶周骨髓信号无异常。结论X线平片对股骨颈疝窝具有初步诊断价值,CT具有确诊价值,MR I具有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