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1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7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23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益肾生血片为主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益肾生血片治疗再竽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106例用益肾生血片治疗,对照组36例用人参归脾丸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末梢血象和骨髓象的变化及益肾生血片的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的基本治愈率,缓解率,总有效率分别为23.6%,36.8%,82.1%及11.1%,22.2%,58.3%,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2.
交感型颈椎病2例治疗偶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晓梅 《中医正骨》1998,10(3):24-24
交感型颈椎病2例治疗偶得成都中医药大学(610075)胡晓梅【例1】患者舒某,男,13岁,四川南充市人。因双眼下垂、睁眼困难伴双下肢无力1年余,被迫休学而就诊。自述1995年夏不明原因出现双睑下垂,尤其是下午,双眼只能睁开一条缝,不久出现双下肢无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助黄汤对小鼠胚泡着床数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8~10周龄昆明种雌性小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助黄汤,以及克罗米芬、助黄汤加克罗米芬,灌胃4d,于妊娠第8d处死小鼠,观察平均着床胚泡数,并进行了毒性实验。结果:助黄汤组平均着床胚泡数明显高于克罗米芬组及正常组,且药理毒性实验为阴性。结论:助黄汤能提高小鼠胚泡着床数,可间接反应该药有可能促进卵泡发育,增加排卵数量及卵的受精数目,增强小鼠的生殖功能的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展菟丝子醇提物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向神经元细胞转化的定向诱导研究.方法:采用菟丝子醇提物刺激成骨细胞的分化,用RT-PCR检测和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菟丝子水提物对成骨细胞刺激后的变化。结果:RT-PCR检测有神经元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异性蛋白神经元烯醇酶(NSE)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到神经元样细胞生长.结论:在体外,菟丝子醇提物具有诱导大鼠成骨细胞向神经元细胞定向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评价益气摄血方在治疗气不摄血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中的作用。方法采取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方法,将在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100例ITP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四物阿胶汤,试验组予益气摄血方,药物均为配方颗粒,每袋6 g,每次1袋,每日2次,温水冲服。治疗周期为2个月。观察患者血小板计数及激素撤减比例,并评估临床疗效;采用WHO出血评分量表评价出血程度;采用Karmofsky评分进行体力评分;采用FACIT量表进行疲劳量值评价;流式细胞术检测Th1、Th2、Th17、Treg细胞水平;采用RT-PCR检测T-bet、GATA-3、ROR-γt、Foxp3 mRNA表达。结果 100例患者中,12例患者脱落,可评价患者88例,其中试验组41例,对照组47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有效率显著提高[36.59%(15/41)vs. 12.77%(6/47)],血小板计数显著上升,激素撤减比例显著增加,出血程度显著降低,疲劳程度、体力评分显著提升(P0.05);同时试验组免疫细胞Th1、Th17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转录因子GATA-3、RORγt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益气摄血方有助于提高血小板计数、减轻出血程度、减少激素使用、缓解疲劳状态,机制可与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 IS )患者的效果。方法 A IS患者76例随机分为舒适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舒适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Fugl-Meyer运动量表(FM A )及Barthel指数(BI)分别对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和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并对2组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结果护理后,舒适组患者ESS量表、FM A和BI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舒适组3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7.9%,对照组10例出现并发症,发生率26.3%;舒适组满意率92.1%(35/38),对照组71.1%(27/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A IS患者实施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和运动功能,增强患者自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弥散峰度成像(DKI)预测皮质脊髓束(CST)周围高级别胶质瘤(HGG)患者肌力下降的价值。方法 纳入21例HGG累及CST走行区及其周围患者,比较患侧及健侧CST DKI定量参数的差异;根据手术前肢体肌力改变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n=14)及肌力下降组(n=7),比较组间Karn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及CST DKI定量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ST相对定量参数预测患者肌力下降的效能。结果 与健侧比较,患侧纤维束数量、体积、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峰度(MK)、轴向峰度(AK)和径向峰度(RK)均显著降低(P均<0.05),而平均弥散系数(MD)及径向弥散系数(RD)均显著增高(P均<0.05)。肌力下降组KPS评分、相对FA(rFA)、相对MK(rMK)、相对AK(rAK)及相对RK(rRK)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而相对MD(rMD)、相对轴向弥散系数(rAD)及相对RD(rR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各相对CST定量参数预测HGG患者肌力下降的效能均较高(AUC均高于0.850)。结论 肌力下降HGG患者肿瘤周围CST的DKI定量参数改变显著;术前DKI可用于预测患者肌力下降,并间接判断CST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规范评估干预程序在降低脑卒中患者误吸风险中的作用。方法将180例脑卒中患者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评估及干预措施,干预组采取规范误吸风险评估程序进行评估及干预。结果干预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留置胃管率及留置胃管时间、住院时间显著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P0.01);干预组出院时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评分显著降低(P0.01)。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规范误吸评估干预程序,可有效提高误吸防范效果,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