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前针灸已成为医务战线上与疾病作斗争中广泛应用的有利武器。它不但疗效很高,而且操作简便,节约药品。为了妥善保存钢针而又达到消毒和携带方便的目的,我们设计了一种“简易消毒藏针管”。兹介绍于下,供同道们参考使用。材料:1.长10厘米,直径1—2.5厘米的玻璃管一个(如图1,玻管之大小、长短可根据钢针的情况选择)。  相似文献   
102.
"分离式"微温血灌注在心脏移植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分离式”微温(30~34℃)氧合血持续逆灌对移植供心保护的临床效果。方法 供心在移植开始时即行微温氧合血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灌保护心肌。结果 14例同种原位心脏移植术中13例心脏自动复跳,1例电击除颤1次成功复跳,长期心功能良好。结论 “分离式”微温氧合血持续逆灌可缩短供心缺血时间;减少术中晶体液用量和避免钾的过度使用;获得理想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炎症因子IL-1B(T-31C和C-51IT)及其拮抗基因IL-1RN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经组织学确诊的宫颈癌新发病例273例按年龄和城乡频数匹配正常对照402例,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在调整年龄、城乡等因素后,携带-511CT基因型比携带cc基因型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93%(调整OR=I.93,95%CI=1.00.3.72);携带-511TT基因型比携带-511CC基因型个体发生宫颈癌的危险性增加115%(调整OR=2.15,95%CI=1.02~4.53)。分层分析表明,携带IL-1B T-31C变异基因型的个体发生宫颈癌的风险仅在年龄≥50岁(调整OR=1.72,95%CI=1.01.2.93)、妊娠次数≥2次(调整OR=1.83,95%CI=1.07—3.11)和农村地区女性(调整OR=1.63,95%CI=1.04—2.54)中显著。IL-1RN各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IL-1BC-511T多态性可能与江苏地区妇女的宫颈癌易感性相关。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GWASs)已发现了多个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易感区域。然而,这些易感区域内的致病基因和真正致病位点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报道的易感区域进行靶向测序来鉴定CHD相关基因和变异。方法:基于GWAS Catalog数据库筛选满足GWAS显著水平的CHD易感位点,经过多个数据库评估和基因功能检索,系统筛选了19个CHD易感区域内的关键基因。针对上述易感基因,在192例中国人群冠心病患者和192例健康对照中进行捕获测序。通过Logistic回归和计数法评估常见、罕见变异与CHD发生之间的关联。对于鉴定的CHD相关变异,采用功能注释和表达数量性状(eQTL)分析来评估其潜在的生物学功能。结果:5个常见变异关联P值<0.05,功能注释表明其中rs12970与心血管组织中APOA1表达增加显著相关。鉴定了3个功能性罕见变异:WDR35 rs139543775、KLHDC10 rs60941031、CTSH rs3129。结论:通过在GWAS报道的区域中进行精细定位研究,为CHD遗传研究提供了新线索,但是仍需进一步大样本研究和功能实验来验证。  相似文献   
105.
DNA修复基因XPC Ala499Val、Lys939Gln多态与肺癌易感性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中国人DNA修复基因XPC Ala499Val、Lys939Gln多态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以社区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病例320例,相同地区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人群对照322人,以PER为基础的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比较不同基因型与肺癌风险的关系,并探讨吸烟在其中的影响。结果 与携带499 Ala/Ala基因型者比较,携带至少1个499Val等位基因者(即Ala/Val和Val/Val基因型)肺癌风险增加1.54倍(95%CI=1.11~2.14),而同时有499和939两个位点变异等位基因者肺癌风险增加2.55倍(95%CI=1.45~4.52)。交互作用分析显示,XPC 499Val变异基因型与吸烟具有超相乘模型的交互作用,同时有两个位点变异等位基因并吸烟者肺癌风险增加可高达7.36倍(95%CI=3.19~17.0)。结论 XPC Ala499Val和Lys939Gln多态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并可显著增加吸烟对肺癌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6.
崔勇  梅富杨  胡志斌  葛根贤  孙高忠 《浙江医学》2022,44(10):1021-1024
目的探讨液氮冻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脱细胞法构建猪心脏瓣膜支架的效果。方法将新鲜的猪心脏瓣膜剪成约1cm×1cm的小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未处理组,每组设5个重复标本。3组标本经液氮冻融后,实验组采用0.6%胰蛋白酶和5%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各处理3d;对照组采用5%SDS处理6d;未处理组置于无菌0.9%氯化钠溶液中常温静置6d。通过HE染色和丽春红-苦味酸染色、残留DNA定量及α-Gal抗原检测确定脱细胞效率。将脱细胞的猪心脏瓣膜在大鼠皮下包埋2周,通过茜素红染色观察其抗钙化潜能。结果实验组的猪心脏瓣膜标本细胞成分基本去除,细胞外基质结构完整;残留DNA含量、α-Gal抗原分别为(55.6±16.8)滋g/g、0.02±0.0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0.4±178.1)滋g/g、0.14±0.02(均P<0.01)。大鼠皮下包埋2周后,实验组钙化结节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用液氮冻融联合胰蛋白酶消化构建的脱细胞猪心脏瓣膜基质可能是组织工程瓣膜的良好支架。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HBV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推进HBV携带者的社区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2012-2014年对在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HBV携带者队列开展定期随访,并行B超检查及ALT、HBsAg、抗-HBe,HBeAg、乙肝病毒核酸(HBV DNA)检测。通过Cox回归分析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的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方差分析和配对t检验分析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时HBeAg变化特征与HBV DNA的关系。结果 2012年4 069例HBV携带者[平均年龄(52.0±12.8岁)]随访到2014年时1 444例进展为慢性乙肝,进展率为21.0/100人年。男性携带者慢性乙肝进展率(24.8/100人年)高于女性(18.4/100人年);HBV DNA<2 000 IU/ml的携带者慢性乙肝进展率为19.0/100人年,低于2 000~19 999 IU/ml者(23.7/100人年)、20 000~199 999 IU/ml者(31.1/100人年)和≥200 000 IU/ml者(33.8/100人年)。通过Cox回归分析,除性别外,HBV DNA是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的影响因素(P<0.05)。40.7%的HBeAg阳性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时发生了HBeAg转换,1.7%的HBeAg阴性携带者进展为慢性乙肝时发生了HBeAg阳转。结论 江苏省传染病防治示范区HBV携带者慢性乙肝进展率为21.0/100人年,建议对HBV携带者定期检查ALT、B超和HBV DNA,可提高早发现慢性乙肝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8.
近年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了大量复杂性疾病的遗传易感位点。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通过整合多个易感位点的效应,已被证明可用于量化多种复杂性疾病的遗传风险,对于人群风险分层以及进一步实现精准医学目标存在潜在应用价值。本文介绍了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构建及其评价方法,并就其在精准预防应用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做概述。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研究深度降温、复温与人体脑电阻抗之间的关系,确定温度补偿脑电阻抗校正系数,为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应用于脑功能监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实施深低温停循环联合选择性顺行脑灌注技术行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32例,监测脑电阻抗,并实时记录鼻咽温度变化。观察降温与复温过程中脑电阻抗变化情况,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两者的关系,并推导温度变化时脑电阻抗测量的校正因子。结果 (1)脑电阻抗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减小,两者呈显著线性相关[降温过程r=(-0.992±0.008), P<0.05;复温过程r=(-0.991±0.009), P<0.05];(2)同一降温或复温过程中各例脑阻抗与温度关系的斜率无显著性差异,但降温与复温过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5, P<0.05);(3)脑电阻抗变化幅度与变温速率无显著相关(降温过程r=-0.279, P=0.121;复温过程r=-0.329, P=0.066);(4)在降温与复温过程中脑阻抗变化幅度分别为1.856%/℃、1.760%/℃,平均1.808%/℃。结论 脑阻抗与...  相似文献   
110.
目的 观察二氮嗪(diazoxide,DE)对不同时程低温保存诱导产生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内氧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根据不同的低温保存时程,SD大鼠随机分9组,每组8只.利用Langendorff离体鼠心灌注法停搏大鼠心脏,然后在4℃单纯Celsior保存液或加入DE(30 μmol/L)的Celsior保存液中分别保存0h、3h、6h、9h或12h后,检测心肌细胞线粒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且同步观察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①与对照组比较,随着冷保存时间的延长,心肌细胞线粒体内SOD活性随之降低,MDA含量随之升高,电镜结果显示心肌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随之破坏加剧;②与相应低温保存时程的单纯celsior液组比较,在保存液中加入DE后,上述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以冷保存6h和9h后最为显著.结论 DE在大鼠心脏长时程低温保存期间町通过直接清除自由基及提高线粒体SOD活力而减轻由长时程低温保存导致的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