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30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10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65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288篇
内科学   96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6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133篇
综合类   562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59篇
  2篇
中国医学   222篇
肿瘤学   6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78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52篇
  2002年   53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近年来对未成熟儿的成活率有明显的提高,除机械通气的不断改善,以弥补肺发育的不成熟;静脉高营养以暂代胃肠道的功能外,及时关闭未成熟儿的动脉导管亦为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关键。动脉导管在胎内为肺动脉与主动脉之间的一条重要通道;胎儿因肺无呼吸作用,右室入肺动脉的血流大多通过动脉导管的短路直接入降主动脉,经脐动脉在胎盘进行气体交换。出生后经肺呼吸血氧提高,动脉导管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碘化N-正丁基氟哌啶醇(F2)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H/R)所致的损伤及早期生长反应蛋白-1(Egr-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制作心肌细胞H/R损伤模型。倒置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一般形态、自发性搏动及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心肌细胞Egr-1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数。结果H/R造成心肌细胞形态异常、搏动节律紊乱,导致超微结构损害;H/R诱导心肌细胞Egr-1表达明显增强。缺氧及复氧前给予F2则能改善H/R所致心肌细胞病理损害,抑制心肌细胞Egr-1的过量表达。结论F2对培养心肌细胞H/R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其抑制Egr-1蛋白过量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3.
注射用雷莫司琼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注射用雷莫司琼的处方组成、测定方法与制备工艺。方法:以甘露醇、山梨醇、右旋糖酐为填充剂,制备了注射用雷莫司琼;采用HPLC测定注射用雷莫司琼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结果:最佳处方为甘露醇100 g,雷莫司琼0.3 mg;3批样品的含量分别为100.5%,101.2%,99.6%,有关物质的含量分别为 0.17%,0.17%,0.18%,符合新药申报要求。结论:处方及工艺经中试放大制备的注射用粉针性质稳定;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建立一种RP-HPLC法用于依西美坦片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美国SUPELCO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4∶56),流速为1.2 mL/min,柱温为40℃,检测波长为249 nm。结果:依西美坦对照品在2.5~40 mg/L(r=0.9999,n=8)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0.81%);日内RSD为0.69%,日间RSD为0.54%。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用于依西美坦片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05.
老年肿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老年肿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和防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6例60岁以上的肿瘤患者术后的临床资料。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在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有症状组的手术时间(190·65±41·35)min明显长于无症状组(180·35±32·55)min(P<0·05);另外术前有无营养不良和心肺系统疾病,术后有无并发症及术后镇痛泵的使用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老年肿瘤患者术后精神障碍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通过手术前后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改进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关键中间体4-[4-(5-氧代-1,5-二氢-[1,2,4]三唑-4-基)苯基]哌嗪-1-羧酸叔丁酯的合成工艺。方法 以1-(4-硝基苯基)哌嗪为起始原料,经Boc保护、硝基还原、酰化、肼解、环合制得目标化合物。结果与结论 新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无需柱色谱纯化,总收率从39.10%提高至71.94%。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骨水泥(PMMA)和注射性骨泰(CPC)在椎体后凸成术中对不同骨密度椎体的生物力学恢复情况。方法选60个椎体,按骨密度分正常对照组、轻中度和重度骨质疏松组,即A、B、C组。测高后轴向加载,压缩椎体高度25%,得出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后(记球囊扩张体积),随机注入PMMA或CPC,观察外渗情况及注入量。同术前测高压缩,确定术后压缩强度和刚度。结果A组CPC和PMMA材料未能恢复椎体的初始压缩强度和刚度(P〈0.05);B组中均恢复,而C组中刚度均恢复(P〉0.05)。所有标本未发现骨水泥外渗,术后椎体高度恢复CPC组为95.3%;PMMA组为95.2%。结论CPC可作为PKP术中PMMA的替换材料,尤其是在年青患者中,但需临床和实验进一步论证。  相似文献   
108.
熟地黄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治疗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的作用,以期将麦角甾苷开发成治疗肾炎的新药。方法:采用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模型,给予麦角甾苷10、30、90mg/kg口服,给药5天和10天后作肾功能及肾组织学检测。结果:给药5天和10天后,麦角甾苷三个剂量都能明显降低尿蛋白、尿素氮、总胆固醇(p值分别<0.05,<0.01,<0.001);明显升高白蛋白(p值分别<0.05,<0.01,<0.001)。肾组织学检测发现三个给药组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程度均轻于模型组,肾小管蛋白管型亦比模型组轻。结论:麦角甾苷对小鼠肾毒血清肾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提示麦角甾苷对于人类免疫性肾炎可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9.
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各30例。PN组术后行TPN支持;EN组术后第1天起经鼻饲管输注能全力。分别于术前及术后8 d测体重、血清蛋白质、Hb、免疫球蛋白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等。临床观察生命体征、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EN组术后8 d体重(60.5±5)kg,高于PN组的(58.8±3)kg(P<0.05);肛门排气时间EN组(62±10)h,较PN组(74±15)h显著缩短(P<0.05)。PN组术后CD+3、CD+4、CD+4/CD+8稍下降,而EN组术后CD+3、CD+4、CD+4/CD+8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变化。术后CD+4/CD+8EN组(1.4±0.3),高于PN组(1.2±0.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10.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的分离培养及鉴定方法。方法:应用酶消化法分离大鼠CMECs,再用差速贴壁进行纯化。结果:用光学显微境、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来鉴定CMECs,其纯度约98%。结论:该法简单且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