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Carney三联征是Carney发现并报道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我们在收集整理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过程中发现2例符合Carney报道的病例,现结合文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2.
胃癌组织微血管密度的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秦净  徐世中  张轶斌 《肿瘤》1999,19(3):166-168
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不仅依赖于肿瘤的增殖,而且与肿瘤内新生血管形成有关。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等恶性肿瘤中,肿瘤微血管密度(MVD)与肿瘤的侵袭转移和预后有密切关系[1~3]。但MVD与胃肠道肿瘤的临床病理关系报道较少。作者用免疫...  相似文献   
43.
囊液分析在胰腺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4.
45.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是外科围手术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2016年《中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血栓预防与管理指南》发布,其在普通外科人群VTE风险评估、预防措施推荐以及围手术期抗凝药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指导和建议,规范和推动了我国普通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血栓管理。本文通过对指南进行解读并结合自身临床实践,详细分析人种差异、不同手术方式和疾病类型对VTE发生率的影响以及VTE风险模型和抗凝预防措施的选择,旨在进一步加深外科医生对围手术期VTE预防和管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的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2009年对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8例GIST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完整切除原发肿瘤后,肿瘤复发和(或)转移,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产生继发耐药,采取手术切除复发和转移灶(特别是耐药病灶)联合伊马替尼等靶向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均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1例死亡,存活96个月;其余7例仍存活,目前存活时间65~145个月,平均98.6个月。结论伊马替尼继发耐药的复发和转移的晚期GIST,选择手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靶向治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参考肿瘤的基因状态,采取个体化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47.
胆管癌组织中肝炎病毒抗原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管癌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对20例胆管癌病人用酶免疫法检测血清抗-HBe、抗-HBc和抗-HCV,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HBeAg、抗-HBs和HBeAg,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胆管癌和肝组织中HBeAg和CP10,用PAP法检测HBeAg。结果:20例胆管癌病人血清HBsAg、抗-HBe和抗-HBc的阳性率分别为45%、25%、35%和40%,HBV总的感染率为75%,血清抗-HCV阳性率为5%。癌组织中HBsAg和CP10的阳性率分别为55%和50%,而肝组织中二者的阳性率高达83.3%。结论:胆管癌可能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而且大多伴有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相似文献   
48.
达芬奇人工智能手术系统辅助胃癌手术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探讨达芬奇人工智能手术系统应用于胃癌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总结2010年3、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通外科完成的9例人工智能辅助胃癌手术的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 9例患者行全胃切除5例,远端胃切除2例,近端胃切除1例,胃楔形切除1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或普通腹腔镜手术者.手术时间150-440 min,出血量10~100 ml.D1清扫2例,清扫淋巴结数分别为19和24枚;D2清扫7例,清扫淋巴结数28-38枚.术后发生胃漏1例,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达芬奇人工智能手术系统辅助胃癌手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9.
胃肠道间质瘤恶性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一组临床病理指标在预测恶性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840例GIST,假设肉眼播散[包括肝转移和(或)腹腔播散]、显微镜下播散(包括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脂肪浸润、神经浸润和黏膜浸润)以及肿瘤复发为恶性组,剩余为生物学行为不明组,根据此初步分组后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多因素分析发现以下形态学指标与恶性组密切相关:核分裂象≥10个/50 HPF、肌层浸润、肿瘤性坏死、围绕血管呈簇状排列以及细胞明显异型(均P<0.01).由此获得了2项肉眼播散、5项镜下播散和5项组织形态学指标.485例具有其中任意一项指标者归入恶性组,其余355例为非恶性组.随访资料提示非恶性组患者5年无瘤生存率(DFS)及5年总生存率(OS)分别为99.3%和100%,而恶性组患者5年DFS及5年OS分别为43.9%和59.7%,恶性组与非恶性组5年DFS与5年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此组12项临床及形态学指标能有效地将恶性GIST从非恶性GIST中区分开来,可用于区分GIST的性质.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