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4 毫秒
81.
肝移植术中酸碱及电解质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总结我院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月 12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手术病人术中酸碱、电解质的变化以及处理 ,报告如下。资料及方法12例男性病人 ,年龄 19~ 5 2 (4 2 5± 9 2 )岁 ,体重 5 0~ 82 (6 4 8± 9 5 )kg ,4例为肝炎后肝硬化 ,2例肝门部胆管癌 ,6例肝癌。手术方式为经典原位肝移植 ,阻断静脉前建立股、门静脉至腋静脉体外循环转流 ,转流中用热交换机维持体温在37℃左右 ,转流后维持在 35 5℃以上。除短时间内大出血外 ,维持红细胞压积在 30 %以上 ,肝硬化病人用Cell Saver回收血液。以i STAT血气电解质分析仪从桡动脉…  相似文献   
82.
舒芬太尼是选择性μ受体激动药,也是目前为止最强的阿片类镇痛药。本研究以不同的舒芬太尼浓度与0.18%罗哌卡因复合,观察胃癌手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并确定最适合的舒芬太尼剂量。  相似文献   
83.
带状疱疹是皮肤科常见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引起,本病好发于春秋季节,尤以老年人为多见,临床上常以局部神经痛为首发症状,继而出现红斑、水疱,常在皮损消退后遗留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而且年龄越大,疼痛越难消除。为预防或减少其发生,本研究着重对120例年龄大于50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曲马多预先给药对切口痛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4组(n=6),对照组(C组)仅给予麻醉及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切口痛组(I组)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生理盐水5 ml;曲马多1 mg/kg预先给药组(T1组)和曲马多10 mg/kg预先给药组(T10组)分别于术前30 min腹腔注射曲马多1、10 mg/kg.制备大鼠右后爪切口痛模型,T1组和T10组大鼠苏醒后采用累积疼痛评分法评定痛行为学,于术前30 min和术后2 h测定大鼠机械痛阈、热痛阈及右侧背根神经节NGF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I组、T1组术后2 h机械痛阈和热痛阈降低,累积疼痛评分升高,背根神经节NGF表达上调,T10组背根神经节NGF表达上调(P<0.05或0.01);与I组比较,T1组和T10组术后2 h机械痛阈和热痛阈升高,累积疼痛评分降低,背根神经节NGF表达下调(P<0.05);与T1组比较,T10组术后2 h机械痛阚和热痛阈升高,累积疼痛评分降低(P<0.05或0.01),背根神经节NG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曲马多1、10 mg/kg腹腔内预先给药均可下调切口痛大鼠背根神经节NGF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85.
血清对氧磷酯酶1活性监测在肝移植术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血清对氧磷酯酶1(paraoxonase 1,PON1)活性的测定在肝移植术中的意义。方法 对17例肝移植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2d内血清各生化指标进行监测,分析血清PON1在肝移植术中的变化规律及与其他生化指标的关系。结果 正常人血清PON1活性呈正态分布,参考值为45.5-265.8 U/ml。17例肝移植受者术前血清PON1活性比对照组低(P<0.001)。在门静脉开放后5min始升高,开放后90 min[(47.1±2.4)U/ml]较术前明显增高(P<0.05),术后第1、2 d继续升高。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在开放后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第2 d还较正常值高。结论 血清PON1活性可作为判断植入肝脏存活的生化指标之一,协同其他生化指标用来监测肝移植患者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86.
术前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指征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年龄较大伴有潜在心脏疾患的病人 ,尤其是有心脏窦房结功能障碍和传导系统异常者 ,在行非心脏手术前常需安装临时起搏器以提高对手术麻醉的耐受力。而安装心脏临时起搏器技术要求较高 ,费用昂贵 ,且有创伤 ,所以掌握安装指征尤显重要。本文对我院1997~2002年收治的行非心脏手术伴缓慢型心律失常的33例择期手术病人作一分析 ,以探讨术前安装临时起搏器的指征。1.1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 ,女7例 ,年龄36~86(61±25)岁。手术种类 :胆囊切除术11例 ,胃贲门癌根治术6例 ,食管癌根治术、肺叶切除术、肾输尿管切开取石术、膀胱部分切除术、前列腺摘…  相似文献   
87.
心肌肌钙蛋白T在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概述了心肌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脏围术期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炎等心肌扣伤时的改变及其诊意义,认为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88.
体外静脉转流技术对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功能损害甚至肾功能衰竭是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肝移植术中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veno-venous bypass,V-VB)对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仍然存在争议。故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病人104例,探讨采用体外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对肝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异丙酚在全身热疗联合化疗(WBH-CT)中应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32例晚期肿瘤患者在靶控输注异丙酚静脉麻醉下进行WBH—CT。观察热疗前(T0),加温到39℃(T1)、41.5℃(T2)、维持41.5℃120min(T3)、复温到39℃(T4)时点血液动力学、呼吸频率、血浆肌钙蛋白I(cTnI)、乳酸、肝肾功能、动脉血气、电解质变化。结果与T0比较,T1~T4时点平均桡动脉压(MAP)下降、HR及RR增快.T2~T3时点中心静脉压(CVP)降低,T3~T4时点血浆乳酸浓度增加.P均〈0.05;与T0比较,T1~T4时点TBIL、TP、ALB血清浓度降低,P均〈0.05;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晚期肿瘤患者靶控输注异丙酚行WBH-CT是一种安全、方便、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期间血液中CD14^+单核细胞TLR2、4表达变化的规律,以及地塞米松对TLR2、4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和地塞米松组(DXM组).全麻诱导前DXM组给地塞米松1 mg/kg,CON组给同样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麻醉诱导前、CPB前、主动脉开放时、开放30 min、术后5 h、术后第2 d晨8时采集动脉血,以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单核细胞表面TLR2、TLR4和细胞内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变化;ELSIA检测各时点血浆TNF-α、IL-6、IL-10、NO及MDA.结果 两组各时点HSP70^+ +TLR2^+ +CD14^+和MSP70^+ -TLR4^+ +CD14^+单核细胞阳性率以及血浆TNF-α浓度、IL-6、NO、MDA及IL-10浓度均较麻醉诱导前增加(P<0.05).DXM组各指标值均较COM组上升幅度低(P<0.05).结论 体外循环时静脉应用地塞米松可能通过减少HSP70等内源性危险信号产生,抑制TLR2、4受体表达而减轻系统性炎性反应综合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