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62篇
综合类   4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71.
目的: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研究腹腔注射曲马多对脊髓c—los蛋白表达和血液IL-6含量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8只,分别为假手术组、切口痛组、术前3个浓度曲马多预处理组(剂量分别为1mg/kg、10mg/kg、20mg/kg)和术后曲马多治疗组(剂量为10mg/kg)。按Brennan法制成大鼠切口痛模型,以vonFrey细丝法(机械性痛觉过敏)、热辐射法(热痛觉过敏)和累积疼痛评分法观察疼痛的行为学变化。手术后2h取脊髓,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脊髓c—fos表达(Fos蛋白,以FLI阳性神经元表示),ELIS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在术后2h时切口痛组大鼠的yonFrey纤毛刺激缩爪阈值明显降低(P〈0.01),热刺激缩爪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累积疼痛评分明显升高(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0mg/kg和20mg/kg组大鼠的yonFrey纤毛刺激缩爪阚值均明显增加(P〈0.01),热刺激缩爪潜伏期均明显延长(P〈0.01),累积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PTl0组大鼠的行为学改变与T10组相似。切口痛组FLI细胞主要分布在I~Ⅱ层,曲马多预处理10mg/kg和20mg/kg组FLI细胞与切口痛组相比减少。与假手术组比较,切口痛组大鼠脊髓c—fos表达和血液IL-6含量明显增加(P〈0.01);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0mg/kg和20mg/kg组能使脊髓C-fos表达和血液IL-6含量明显降低(P〈0.01),此效应呈剂量依赖性,而术后曲马多治疗组这种抑制作用弱于曲马多预处理10mg/kg组(P〈0.05)。与切口痛组比较,曲马多预处理1mg/kg组的痛阈和脊髓c—fos表达以及血液IL-6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曲马多能对疼痛引起的脊髓灰质背角FLI阳性神经元增多和血液IL-6含量增加的效应产生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作用,曲马多预处理效果更强;脊髓灰质背角Ⅰ~Ⅱ层可能是曲马多产生痛觉调制的主要部位。在大鼠切口痛模型中,曲马多的抗伤害作用可能与抑制脊髓c—los的表达和减少血液IL-6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研究异丙酚对氨处理的大鼠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以及相关机制。方法:原代培养Sprague Dawley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用细胞免疫荧光标记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的神经胶质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95%以上的细胞备用。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N)、氯化铵(5mmol/L)处理24h组(NH4Cl-24h)、p38抑制剂SB203580(10μmol/L)预处理组(SB)、异丙酚(10μmol/L)预处理组(P)和溶剂二甲亚砜(DMSO)对照组(C)。p38抑制剂、异丙酚和溶剂均预处理星形胶质细胞30min后再加入氯化铵作用24h。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水肿情况,同时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AQP4、p38和磷酸化p38的表达情况。结果: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氯化铵处理后星形胶质细胞较正常对照组细胞肿胀明显,异丙酚和p38抑制剂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星形胶质细胞水肿。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各组星形胶质细胞总p38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异丙酚预处理组和SB预处理组磷酸化p38蛋白和AQP4蛋白表达均较氯化铵处理组和溶剂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AQP4蛋白表达受p38信号途径的调节,异丙酚可通过抑制p38信号途径的激活,降低氨引起的星形胶质细胞AQP4蛋白表达上调,减轻细胞水肿。  相似文献   
73.
赵抗美  潘妙君  冯智英  祝胜美 《浙江医学》2005,27(2):148-149,F003
全麻中由于普遍地应用大剂量镇痛药和肌松药,麻醉深度的监测又不完善,发生术中知晓的问题日益突出,其发生率为0.1%~2%,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因此,麻醉深度监测越来越受到重视.脑电双频指数(BIS)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是目前最好的无创监测方法.本文旨在比较BIS、AAI监测靶控输注异丙酚复合硬膜外阻滞联合全麻时麻醉深度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4.
严美娟  祝胜美  李玉红 《医药导报》2007,26(9):1006-1010
[摘要]目的观察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静脉麻醉药用量、麻醉诱导和苏醒及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32例,双盲随机分为2组:全凭静脉麻醉(TIVA)组16例,靶控输注舒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全凭静脉麻醉; 复合静脉麻醉(EIVA)组16例,在TIVA组的基础上联合0.375%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根据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肌松监测和血流动力学指导用药。记录诱导开始至意识消失和插管的时间,停用丙泊酚至睁眼和拔管的时间,记录丙泊酚、舒芬太尼的麻醉诱导用量和维持量。采血检测血浆肾上腺素、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浓度,观察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丙泊酚和舒芬太尼诱导量、维持量均无明显差异。两组诱导开始至意识消失和插管的时间、停用丙泊酚至睁眼和拔管的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血糖均于术中和拔管后高于基础值(P<0.05=,TIVA组升高较EIVA组明显(P<0.05=。术中和拔管后TIVA组血清皮质醇和血浆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高于EIVA组(P<0.05=。术中TIVA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均高于EIVA组(P<0.05=,用于降低血压的乌拉地尔用量明显多于EIVA组(P<0.05=。结论0.375%罗哌卡因持续硬膜外输注复合静脉麻醉用于上腹部手术明显缓解围术期机体应激反应;维持相同麻醉深度和肌松程度时,不能减少静脉麻醉药的诱导和术中维持用量;不能缩短麻醉诱导意识消失和术后苏醒所需时间。  相似文献   
75.
目的:建立测定脑脊液异丙酚浓度的方法。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脑脊液样品经高速离心(12500r/min)3min,0.45μm滤膜过滤,以甲醇-水(80:20)流动相,流速1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经Supelco Discovery C18柱分离后,荧光检测,λex=276nm,λem=310nm。结果:脑脊液异丙酚浓度测定线性范围为5~200ng/ml(r=0.9994)。高、中、低3个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1.29/6、99.8%、98.8%;日间RSD分别为1.55%、1.73%、6.01%;日内RSD分别为1.69%、2.37%、8.60%。最低检测浓度为2ng/ml。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可用于脑脊液异丙酚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76.
积极推动舒适化医疗服务模式的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大众越来越关注个体的健康问题。人们不仅开始重视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而且对于医院所提供的服务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甘油对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假手术+口服甘油组、脓毒症模型组[小鼠(n=30),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其中24只分别于建模后0、6、12和24 h处死,每个时点6只,作为时间依赖实验(时间依赖)]、脓毒症+口服甘油组。除时间依赖组,4组小鼠建模后24 h处死,收集血液和肠黏膜组织标本。用HE染色观察小肠黏膜病理损伤;ELISA测定二胺氧化酶(DAO)和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2)血浆浓度,检测肠黏膜通透性;免疫组化、RT-qPCR、Western blot检测肠黏膜水通道蛋白3(AQP3)表达。结果脓毒症诱导肠黏膜形态损伤,形态无序破坏,Chiu's评分呈时间依赖性升高(P<0.05);血浆DAO和FABP2浓度显著升高(P<0.05);AQP3表达随肠黏膜损伤加重表达明显下调(P<0.05)。口服甘油治疗部分改善脓毒症诱导的肠黏膜损伤,表现为肠黏膜形态结构改善、Chiu's评分降低以及血浆DAO和FABP2浓度降低。结论口服甘油治疗可能通过AQP3减轻脓毒症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其具体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本文概述了心肌肌钙蛋白T在急性心肌梗塞、心脏围术期心肌缺血,急性心肌炎等心肌损伤时的改变及其诊断意义,认为具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9.
目的 研究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术期的细胞因子变化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择期食管癌手术患者25例,按有无并发症发生分为A、B两组。B组入选患者包括肺部感染2例、胸腔积液3例、吻合口出血1例、心律失常2例。监测麻醉前(T0)、手术开始切皮时(T1)、进胸后2h(T2)、鼓肺后 60min(T3)、术后 1h(T4)、术后 6h(T5)、术后24h(T6)血清IL-6、IL-8、IL-10的浓度。观察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持续时间(SIRS为ACCP/SCCM标准)。结果 两组患者围术期的血液动力学变化相似,SIRS持续时间A组少于B组。进胸后各时点IL-6、IL-8、IL-10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1),T4达到高峰后回落;IL-6组间T2-T5比较无显著差异,T6B组较A组明显上升(P<0.01),B组IL-8T3至 T6均较A组显著上升(P<0.05或0.01)。IL-10的变化趋势与IL-6、IL-8一致,在T4达到峰值后回落,B组术中各时点IL-10水平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6时低于A组。A组IL-6/IL-10、IL-8/IL-10比值在T5、T6时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开胸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不仅是由于炎症介质的大量产生,更在于抗炎性介质的不足。围术期IL-6/IL-10、IL-8/IL-10比值对于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0.
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原位肝移植术手术创伤大以及对机体干扰明显,围术期常出现严重的循环及电解质和酸碱的紊乱[1]。肝移植术中是否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常需经验性的判断,无肝期使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可以更好地维持病人术中的循环稳定,有利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2-4];另有学者认为,肝移植可以在非体外静脉-静脉转流下进行,且不影响病人的远期生存[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