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9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38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151篇
内科学   107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131篇
综合类   407篇
预防医学   198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132篇
  1篇
中国医学   100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75篇
  2009年   8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2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6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60年   5篇
  1959年   9篇
  1957年   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患者男性,25岁,17年前行单腔永久起搏器植入术,为更换起搏器入院。经静脉途径行起搏器电极拔除过程中因电极老化发生电极断裂,采用经股静脉下腔静脉拔除电极失败,改为胸腔镜经右房切开在直视下最大程度剪除残余电极。后重新安装希蒲系统起搏器。  相似文献   
92.
文献报告铁蛋白在乳腺癌患者血清中有增高趋势,但其临床意义尚无定论。本文目的在探讨检测乳腺癌病人血清铁蛋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3.
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对胃癌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例,均在硬膜外麻醉下行根治性远端胃次全切除术,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1、3、7天测量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C-反应蛋白(CRP),使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HOMA)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利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术后HOMA—IR的相关因素。结果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明显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FBG、FINS、lnHOMA—IR(FBG、lnHOMA—IRP〈0.01,FINSP〈0.05)及IR发生率;强化治疗组患者术后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nHOMA—IR与体重指数(BMI)、FINS高度正相关(P〈0.01)。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降低胃癌术后患者的胰岛素抵抗,减轻患者术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4.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在肾上腺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腹膜后途径腹腔镜下完成29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29例全部成功,手术时间35~60min,平均50min,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肿瘤,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8例,嗜铬细胞瘤14例,髓样脂肪瘤5例,肾上腺囊肿2例。术中术后均未输血,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可望成为肾上腺肿瘤切除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5.
目的观察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后急性期(48 h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情况, 并探讨其与固定翼释放次数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单中心前瞻性非随机队列研究方法, 连续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起搏电生理科2021年8月至12月植入无导线起搏器组(A组)及双腔起搏器组(B组)患者, 根据无导线起搏器术中固定翼释放次数将A组分为释放1次(A1组)和释放≥2次(A2组)。收集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0、4、8、12、24、48 h血液样本, 分别对比A、B组间及A1、A2组间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CK)及肌钙蛋白(cTnI)等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变化。结果共纳入140例患者, 其中无导线起搏器组60例(男41例), 年龄(70.75±11.77)岁, 年龄范围36~91岁;双腔起搏器组80例(男47例), 年龄(70.54±9.90)岁, 年龄范围45~87岁。术后A、B组所有患者术前24 h至术后48 h心肌损伤标志物含量均呈现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至术后48 h, A1组(40例)患者血浆cTn...  相似文献   
96.
创伤性髌骨脱位临床比较少见,自2000~2004年,作者先后收治创伤性髌骨脱位5例,经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外固定,中药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并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97.
98.
<正> 苯丙酮尿症(phenylketonuria,P K U)是一种较常见的先天性氨基酸代谢障碍性疾病,我院小儿科神经专业门诊1979年6月至1984年5月诊断苯丙酮尿症患儿共41例,全部病例均经荧光法测定血清苯丙氨酸浓度确定诊  相似文献   
99.
目的 报道应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足跟及小腿下段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 方法 应用带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进行足跟部及小腿下段7.0 cm×20.0 cm~11.0 cm×23.0 cm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修复14例的效果.其中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并皮肤缺损3例.踝都软组织缺损并跟腱外露4例,足跟皮肤缺损并跟骨外露7例. 结果 14例中13例完全存活,1例皮瓣尖端2.0 cm×2.0 cm缺血坏死,经换药瘢痕愈合.术后出现的膝关节疼痛、僵硬,经1~8周膝关节功能锻炼后均恢复正常.随访8~22个月,平均15.5个月,皮瓣存活好,质地优良,外观满意,膝关节屈伸功能良好. 结论 带蒂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简捷,手术操作容易掌握,可以吻合神经恢复受区感觉.可作为小腿及足踝部大面积创面修复的方法 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研究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规律.方法 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1年7月至2007年7月期间手术治疗的177例早期胃癌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本组177例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为13%,第一站(N1)和第二站(N2)的转移率分别为13%和3%.单因素分析发现,黏膜内癌和黏膜下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88)和22%(20/89)(X2=14.222,P<0.01);肿瘤长径小于2cm和2cm以上的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4/117)和32%(19/60)(X2=27.992,P<0.01);分化型胃癌与未分化型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4%(3/81)和21%(20/96)(X2=11.402,P=0.001);大体分型I型、Ⅱ型和Ⅲ型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3%(2/6)、8%(7/99)和19%(14/92)(X2=8.172,P=0.014).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肿瘤长径大于2cm(OR=8.408,P<0.01)、侵及黏膜下层(OR=5.926,P=0.009)和未分化型胃癌(OR=4.880,P=0.020)为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与肿瘤浸润深度、肿瘤长径和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