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结缔组织病和器官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的主要药物之一,也是严重创伤后抑制应急性反应的有效措施。在现有医疗水平下,糖皮质激素的治疗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中有相当比例可出现激素性骨坏死(corticoid-induced osteonecrosis),居非创伤性骨坏死首位,而器官移植术后因服用糖皮质激素造成的股骨头骨坏死达8%-22%。激素性骨坏死会引起广泛的骨丢失,出现严重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丧失正常生活和劳动能力,且消耗大量的医药资源,成为沉重的社会负担。最近的研究证实一组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家族成员: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eceptor activator of nuclear factor-KB,RANK),  相似文献   
22.
股骨头坏死结局表现为坏死吸收或反应性修复引起软骨下骨的骨折,最终导致关节软骨塌陷及骨关节炎的发生.目前普通X射线不能显示骨坏死修复反应出现的软骨下骨折.衍射增强成像(differacfion enhanced imaging,DEI)技术是基于硬X射线折射效应引入空间相移分布形成图像的一种成像技术[1-4].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索北京市老年人骨质疏松危险因素.方法 从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航空总医院骨科门诊体检的60岁以上居民中随机抽取2631人,使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将其分为骨质疏松999人和非骨质疏松1632人,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对其进行评测.结果 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7.97%,其中男性21.85%(...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暂时性骨质疏松症(transient osteoporosis of the hip,TOH)与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上的差异. 方法 对2006年1月-2008年2月收治的5例(5髋)TOH及63例(67髋)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分析其病因、发病诱因、疼痛程度、持续时间及病情转归等方面的差异,并分析X线片、MRI和ECT改变的异同点.5例TOH患者,男1例,女4例;年龄29~42岁.63例(67髋)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男53例,女10例:年龄18~70岁;根据ARGO分期标准,Ⅱ期23髋,Ⅲ期43髋,Ⅳ期1髋. 结果 TOH与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在发病诱因、疼痛程度、关节积液和ECT改变上无差异.TOH患者发病前无股骨头坏死相关病因;发病前无不适症状;2髋X线片表现为密度降低;MRI水肿信号改变在股骨头颈的上方或整个股骨头;治疗后5~11个月疼痛消失后无残留症状.65髋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患者有股骨头坏死的相关诱因:10髋表现为疼痛加重;59髋X线片上有硬化改变;MRI水肿信号改变在股骨头坏死灶的外侧,水肿信号消退后仍有轻度疼痛. 结论 TOH与股骨头坏死继发骨髓水肿在临床表现、X线片及MRI图像改变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胫骨骨小梁形态计量学参数的变化。方法 将3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采用右后足皮内注射福氏完全佐剂的方法诱导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3周后处死大鼠,取右侧胫骨近端,制备不脱钙的骨切片后行形态学计量。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胫骨骨小梁体积明显减少(P<0.01),成骨细胞表面、类骨质表面减小(P<0.01,P<0.05)。破骨细胞数增多(P<0.01),吸收表面增高(P<0.01)。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早期可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  相似文献   
26.
27.
背景: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存在各种理论学说,脂质代谢异常是其中一种假说,但是脂质代谢如何参与骨坏死的发病机制仍不清。 目的:通过对激素性和酒精性骨股头坏死患者血脂改变及股骨头置换标本形态计量学观察分析,探讨脂质代谢改变在非创伤性骨坏死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股骨头坏死住院患者162例,包括酒精性骨股头坏死57例,激素性骨股头坏死63例,创伤性骨股头坏死42例,其国际骨循环分期为(ARCO)Ⅱ~Ⅳ期。患者入院后常规抽空腹静脉血行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等血脂检测。各组选取12例关节置换股骨头标本,股骨头冠状面正中剖开,在负重区和非负重区取材,对骨髓造血面积、脂肪细胞密度、脂肪细胞直径和脂肪细胞面积等行形态计量学观察。 结果与结论: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三酰甘油升高率显著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P < 0.05)。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血低密度脂蛋白降低率明显高于激素性和创伤性股骨头坏死(P < 0.05)。与激素性骨坏死患者相比,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患者脂肪细胞面积和脂肪细胞直径大,但造血面积减小,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推测脂质代谢改变在酒精性股骨头坏死晚期起重要调节作用,而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晚期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8.
背景:以单侧、双侧髂骨取血及取血量是否会影响骨髓单个核核细胞的浓度呢? 目的:观察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浓度差异对移植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髓心减压加自体单个核细胞移植股骨头坏死患者120例/168髋临床资料,其中单侧髂骨取血200 mL,27例/39髋,单侧髂骨取血300 mL,29例/40髋;双侧髂骨取血200 mL,30例/42髋,双侧髂骨取血300 mL,34例/47髋。髂骨取血后在细胞分离机将骨髓血梯度离心,细胞分离前后行单个核细胞计数,髓芯减压后移植注入骨坏死区。随访12~3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CT影像学及髋关节Harris评分改变。 结果与结论:单侧及双侧髂骨取血 200 mL分离后所得单个核细胞计数与取血300 mL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双侧明显高于单侧(P < 0.01)。各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移植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后Harris评分及优良率显著提高(P < 0.05, P < 0.01)。与单侧髂骨取血组比较,双侧髂骨取血移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提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说明髓芯减压加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是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安全有效的方法之一;双侧髂骨取血所分离单个核细胞浓度明显侧高于单侧,且短期随访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9.
石少辉  章明放 《天津医药》2004,32(3):187-189
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多系统损伤的常见致残性自身免疫系统疾病。RA的基本病变是滑膜的慢性炎症及以破坏软骨、骨与周围组织的侵袭性血管翳的形成。RA中滑膜炎症的持续与加剧及单核细胞、淋巴细胞等炎细胞的浸润都依赖于血管床的存在。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相似文献   
30.
郎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angerhans cell histiocytosis,LCH)是一种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网状细胞系统增生性疾病,以病灶内浸润的组织细胞中含有病理性郎格罕斯细胞(LC)为诊断依据。其发病可呈单灶或多灶性,好发于扁平骨,如颅骨、盆骨、肋骨等,也可累及全身脏器。自1996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确诊眼眶LCH10例,现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探讨该病的I临床病理特点及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