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0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15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卡氏肺孢子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特殊染色方法检测卡氏肺抱子虫(PC),需技术人员有较高的识别虫体能力,虫体量较少时易漏诊。我们应用聚合酶键反应(PCR)检测PC虫体并探讨其可行性,评估其敏感性和特异性。材料与方法雌性清洁级SD大鼠60只,体重180-220g,采用皮下注射可的松方法诱导PC肺炎。3-4个月后处死并解剖,支气管肺泡灌洗(BAL)法参照文献[1]。BAL液(BALF)行细菌及真菌培养,离心沉渣涂片行吉姆萨染色查找PC虫体。4%甲醛溶液固定肺脏,肉眼观察无明显病变则两肺各取3块肺组织,若肉眼见明显异常改变则在病变处取材,同时另一侧取3块肺组织行病…  相似文献   
42.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的发病机制与多种因素有关 ,主要包括呼吸道与全身防御机制受损 ,口咽部定植菌“误吸”(aspiration) ,胃、十二指肠定植菌逆行和易位 ,吸入(inhalation) ,细菌生物被膜 (biofilm ;BF)形成等[1] 。一、机体呼吸道与全身防御机制受损在正常生理状态下 ,气道上皮细胞间纤维连接蛋白和气道内IgA具有防止细菌粘附在气道表面的功能。在疾病状态时 ,气道具有保护性的纤维连接蛋白层被白细胞释放的蛋白酶所破坏 ,上皮细胞表面的受体暴露 ,细菌极易吸附到上皮细胞上。气管插管可直接损伤咽喉…  相似文献   
43.
目的 研究树突状细胞 (DC)在抗曲霉菌免疫中的作用以及皮质类固醇如何在DC水平影响机体的抗曲霉菌免疫。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小鼠骨髓DC ,用麦氏比浊法检测DC对灭活曲霉菌孢子的吞噬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ELISA)检测DC以及脾脏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结果 小鼠骨髓DC能高效吞噬加热灭活的曲霉菌孢子 ,皮质类固醇氢化可的松 (HC)抑制DC吞噬曲霉菌孢子的能力。DC受曲霉菌孢子刺激时分泌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和干扰素γ(IFN γ) ,而不分泌白细胞介素 10 (IL 10 ) ,HC明显抑制DC分泌IL 12和IFN γ ,但不影响IL 10的分泌。给小鼠接种经灭活曲霉菌孢子冲击的DC后 ,其脾脏T细胞在体外受灭活曲霉菌孢子再刺激时分泌IFN γ ,而给小鼠接种经灭活曲霉菌孢子和HC联合冲击的DC后 ,其脾脏T细胞受灭活曲霉菌孢子再刺激时分泌IFN γ明显减少 ,IL 10却增加。结论 DC可能是抗曲霉菌免疫的效应细胞 ,并起始抗曲霉菌的Th1型免疫 ,HC抑制DC的这些功能 ,并使曲霉菌免疫偏向Th2型。经灭活曲霉菌孢子冲击的DC可能对增强免疫受损宿主抗曲霉菌免疫有作用。  相似文献   
44.
73例活检证实的肺部肉芽肿性病变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经活检证实为肺部肉芽肿性病变的部分病例诊断存在一定困难.本研究欲对活检证实的肺部肉芽肿性病变的诊断思路进行分析,查找其中的规律.方法 收集2005年2月至2007年1月73例病例,均活检经病理证实为肺部肉芽肿性病变,分析其最终诊断构成、临床症状、影像学、病理学及特殊诊断性试验的阳性率.结果 73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占据多数,为40例,占54.8%.感染性疾病中病原体以真菌为主,占80%.结节病占38.4%.临床特征特异性不明显,46.6%的肺新隐球菌病和42.9%的结节病患者无自觉症状.曲霉菌感染高分辨率CT可见"空气新月征"及"晕轮征"等改变,有一定特异性.病理HE染色联合病理特殊染色对肉芽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提示作用.真菌新型抗原检测包括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抗原检测和血清新隐球菌乳胶凝集试验是明确真菌感染的重要辅助检测手段.结论 肺部肉芽肿性病变最终确诊需综合考虑,临床微生物的检测、血清真菌新型抗原检测、病理及其特殊染色等综合评价对肺部肉芽肿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意义较大.  相似文献   
45.
念珠菌是真菌感染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轻症的皮肤、黏膜感染,亦可侵入任何器官导致危及生命的重症侵袭性感染。随着广谱抗生素的使用、留置静脉导管等介入性操作治疗、肿瘤放化疗、免疫抑制剂应用等增多,侵袭性念珠菌病特别是非白念珠菌病的发病率持续升高。资料显示,在美国念珠菌血症成为院内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第四位病因,死亡率高达15%~47%。  相似文献   
46.
106株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47.
对临床上一个拟诊肺部感染的患者,临床医生通常依据症状、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以及胸部影像学检查作出诊断,以期尽早开始治疗,此时抗生素的选择只能是经验性的,等治疗后随访观察胸片上的浸润影有无吸收才能确定此浸润影是否为感染性的。换言之,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检查对于鉴别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肺部疾病缺乏特异性,而肺部感染的诊断多属于回顾性的。  相似文献   
48.
氢醌乳膏中氢醌含量测定方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氢醌乳膏(hydroquinoncream)是国内许多医院用于治疗色素性皮肤病的自制制剂,收载于《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上海市医院制剂手册》等书中。氢醌乳膏中的氢醌性质不稳定,遇光与空气易氧化成褐色的苯醌,故制备时加入一定量水溶性抗氧剂亚硫酸氢钠[1]。然而存放中氢醌乳膏仍会逐渐氧化变色。我们在进行其稳定性实验研究中发现,书上记载的、为许多医院应用的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得的已氧化乳膏中的氢醌含量同未氧化时的相同。为探明其中的原因,我们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了这一现行的氢醌含量测定方法的实质性。UV法测定不…  相似文献   
49.
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抗病毒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毒是仅次于细菌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器官移植,免疫抑制宿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以及新出现的病毒如汉坦病毒,Ebola病毒感染的增加和积累,使呼吸道病毒感染不断增加,因此,对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治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该文就抗病毒药物在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中的应用进行了扼要阐述。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80例轻中度呼吸道感染患者用红霉素肠溶胶囊500 mg,bid,疗程5~7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与体征,记录可能与使用该药相关的各种不良反应.结果;痊愈45例,显效26例,进步7例,无效2例,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分别为56.3%和88.8%.共分离出16株细菌,其中11株细菌敏感,4株中介度,1株耐药.细菌清除率93.7%.轻度恶心、上腹部不适4例,大便次数增加2例,未经特殊处理,症状消失.另2例恶心、呕吐,1例出现严重腹泻(7次•d 1),不能耐受治疗而停药.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8%.48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53例治疗前后血、尿常规检查正常.结论;红霉素肠溶胶囊治疗呼吸道感染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高,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