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83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39篇
药学   8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81.
[摘要]目的: 研究滤泡调节性T细胞(follicular regulatory T cells,Tfr)在肺癌移植瘤小鼠体内的变化,并探讨肿瘤微环境对Tfr细胞的影响。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Lewis肺癌细胞株的方式建立肺癌移植瘤小鼠模型,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腹壁引流淋巴结和肿瘤组织中Tfr细胞以及CD4+CXCR5+T细胞的比例,分析Tfr/CD4+CXCR5+T细胞比值的变化。 结果: 肺癌移植瘤小鼠腹壁引流淋巴结中Tfr细胞的比例为(4.13±0.35)%,较正常对照组小鼠[(1.97±0.26)%]明显增加(t=4.985,P<0.01),并且Tfr/CD4+CXCR5+T细胞比值为0.39±0.03,较正常对照组小鼠(0.21±0.02)明显增加(t=5.148,P<0.01)。在肿瘤发展的第14天,肺癌移植瘤小鼠肿瘤组织中Tfr细胞比例增加尤为显著,与第7天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617,P<0.01)。结论: 肺癌移植瘤小鼠体内Tfr细胞比例的增加以及Tfr/CD4+CXCR5+ T细胞比值的失衡,预示着Tfr细胞可能参与小鼠肺癌移植瘤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82.
目的:对比研究成釉细胞瘤不同临床病理类型、治疗方法与复发的关系。方法:对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分型、治疗方法及术后复发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确切概率法(SAS9.13软件包)检验各相关因素与复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病年龄与临床分型有一定关系,单囊型成釉细胞瘤主要见于青少年。100例成釉细胞瘤患者中,单囊型术后复发率7.69%(3/39)、外周型复发率为40.00%(2/5)、一般型复发率为57.14%(32/56),三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减压术治疗29例,术后8例复发;刮治术治疗38例,24例复发;颌骨方块切除11例,3例复发;根治性切除22例,术后2例复发。不同术式术后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临床类型、不同术式治疗的成釉细胞瘤术后复发率显著不同,设计手术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临床分型、发病部位等因素,选择相应的适应证。不当的手术方案设计也是引起复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3.
84.
85.
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是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术后1~3 周.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的17%~27%.由于皮肤黏膜分离伤口就在造口周围,易被排泄物污染而合并感染.作者分析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35例皮肤黏膜分离患者,通过采取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及伤口处理方法,预防后期造口并发症,对增强患者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6.
护理程序在急性肺栓塞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14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运用护理程序的体会,包括收集资料进行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并组织实施,评估护理效果,认为运用护理程序可为其提供系统的整体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Enalapril)联合缬沙坦(Valsartan)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尿白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岛(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TGFβ1)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A组)、糖尿病模型组(B组)、依那普利组(C组)、缬沙坦组(D组),联合治疗组(E组)每组各12只,C,D,E三组在模型建立一周后分别以依那普利(10ms/ks.d)、缬沙坦(20ms/ks.d)及依那普利(5mg/kg.d)+缬沙坦(10mg/kg.d)灌胃给药。治疗过程持续12周,分别于第2.6、12周检测血糖、血压,同时收集24小时尿,检测尿白蛋白及TGFβ1水平,于第12周处死大鼠,检测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联合治疗组与单一药物组比较,在有效降低血压同时可更好地降低尿白蛋白和TGFβ1的排泄率,并提高肌酐清除率(与模型组比P〈0.01;与单一药物组比P〈0.05)。结论依那普利和缬沙坦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保护方面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8.
毛新奇  田洁  刘秀梅  陈楠 《上海医药》2024,(3):67-70+79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念珠菌病继发念珠菌血症的药物治疗方案及监护重点。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3例泌尿系统念珠菌病继发念珠菌血症患者的会诊,制订抗感染方案,调整给药剂量,并实施药学监护。结果 :3例念珠菌血症患者中,2例血培养检出白色假丝酵母,1例检出近平滑假丝酵母,经临床药师调整给药方案后患者感染得到控制。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可充分发挥其专业特长,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方案,确保了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89.
将1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实验组9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选择静脉穿刺及日常静脉留置管的护理;实验组将手臂静脉合理分区分为手背、前臂及其外、中、内三区,按左右手依次进行穿刺,化疗结束或更换留置针后使用50%硫酸镁湿敷局部1~2周.比较两组静脉炎与药物外渗的结果.结果对照组出现静脉炎66例,药物外渗19例;实验组出现静脉炎51例,药物外渗8例.实验组静脉炎、药物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分区使用及保护静脉有利于减少因长期的化疗对静脉的损伤和化疗药物外渗的副反应.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