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急性心肌梗死后钙调蛋白(CaM)、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mRNA表达和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抑制CaMKⅡ信号转导通路影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方法:36只家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心肌梗死组、丹参酮ⅡA组,每组12只。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测量心肌梗死面积,心电监护仪持续监测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并记录,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左室CaM、CaMKⅡ mRNA的表达。结果:丹参酮组ⅡA心肌梗死面积、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较心肌梗死组明显减少(P<0.05),CaM、CaMKⅡ mRNA表达较心肌梗死组明显下降(P<0.05,P<0.01)。结论:丹参酮ⅡA通过下调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细胞CaM、CaMKⅡ mRNA表达,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可能与其阻断Ca2 /CaM-CaMKⅡ 信号转导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2.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癌(PTMC)发病率逐年增高,侧颈淋巴结转移(LLNM)时将影响患者生存率。本文旨在探讨PTMC发生LLNM的相关危险因素与预测指标,为临床诊疗依据提供参考。 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友谊医院2015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临床资料除了LLNM的发生情况,还包括性别、年龄、肿瘤数目、肿瘤大小、肿瘤位置、病变腺叶、体质量指数、是否侵犯甲状腺被膜、是否合并甲状腺其他疾病(桥本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以及是否伴有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LNM)。 结果:共纳入342例PTMC患者,其中发生LLNM的33例(9.6%),发生CLNM的142例(41.5%),发生CLNM并LLNM者25例(7.3%);33例LLNM患者中,8例(24.2%)无CLNM。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肿瘤直径≥5 mm、甲状腺被膜侵犯、CLNM的患者更容易发生LLNM(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LNM转移数目是LLNM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9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LNM数目预测LLNM的AUC为0.621,临界值为4.5枚,特异度为0.897和敏感度为0.103。 结论:CLNM数目与PTMC患者发生LLNM密切相关,CLNM数目可为治疗性侧颈淋巴结清扫提供一定的量化参考。  相似文献   
43.
44.
关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探讨王照华(宣传部)医学院校担负着为医疗战线输送合格人才的艰巨任务,在新形势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素质,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人才起着重要作用。本文试对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建立大鼠胸主动脉部分缩窄诱导心肌肥厚动物模型.方法 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两组:胸主动脉缩窄组20只和同期假手术组10只.在右无名动脉和左颈总动脉之间将主动脉结扎于8G针头上,随后将针头退出即可.术后10周,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观察心脏的大体剖面以及HE染色、测量心肌肥厚指数评价心肌肥厚的效果.结果 术后10周,肉眼观:模型组心脏体积明显大于对照组.M型超声示: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缩短分数下降,左室内径和室壁厚度明显增加.超声测量结果示:模型组与假手术组比较:室间隔厚度增加明显(2.527±0.269 vs.1.943±0.1)mm,(P<0.01);后壁厚度增加明显(2.492±0.242 vs.1.902±0.076)mm,(P<0.01);缩短分数略减小(49±7.681 vs.55.7±9.828)(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均无明显变化.心脏肥厚指数明显增大(3.196±0.11 vs.1.785±0.099),P<0.01.结论 胸主动脉缩窄可以导致大鼠心肌肥厚,为研究心室肥厚、心肌功能障碍以及心肌重构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模型.  相似文献   
46.
丹参酮对肥厚心肌中电生理异常的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通过研究丹参酮对肥大心肌细胞中的电生理异常的干预作用,来阐明丹参酮预防心脏肥厚中发生心律失常可能的电生理基础. 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三组通过"一肾一夹"手术制作肾动脉缩窄模型,另外一组进行假手术(正常组).待血压升高后,再根据是否进行药物干预,将手术组分成丹参酮组、卡托普利组和肥厚组.最终,通过膜片钳和胞内钙测定技术,观察比较丹参酮和卡托普利对肥大心肌细胞膜上动作电位时间、L-型钙通道电流和瞬问外向钾电流密度的影响. 结果 各手术组的血压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P<0.01),而各手术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肥厚组的心室/体重比率(the ratio of ventricle weight to bocly weight,VW/BW)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而经卡托普利和丹参酮干预后,较肥厚组显著性降低(P<0.01).和卡托普利干预的结果相似,丹参酮可以显著地缩短肥大心肌细胞中存在的动作电位时间(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延长(P<0.01)、降低膜电容和L型钙电流(L-type calcium current,ICa,L,)峰值幅度(P<0.01),但不影响ICa,L密度.丹参酮还使肥大心肌细胞中的瞬间外向钾电流(transient outward potassium current,ITO)密度和最大电流幅度明显的升高,和肥厚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丹参酮能够在抗心肌肥厚的同时通过减少钙内流和恢复Ito钾通道活性,使复极1期和平台期的时间缩短,缩短动作电位时间,起到预防心律失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47.
背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因素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尤其是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所产生的血管紧张素Ⅱ起着重要的病理生理作用。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血管紧张素Ⅱ作用下的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影响和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水平的改变,探讨丹参酮ⅡA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设计:观察对比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急诊内科。材料:实验于2006-03/10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完成。实验用猪主动脉由同济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提供。方法:采用硝酸还原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不同浓度(10-8~10-6mol/L)作用不同时间(1,6,24h)的血管紧张素Ⅱ对培养的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及其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的影响;然后比较在10-6mol/L的血管紧张素Ⅱ作用的不同点(0,6h)加入50mg/L浓度的丹参酮ⅡA,分别检测作用1,6,24h后内皮细胞的一氧化氮生成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的基因表达变化。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像系统检测内皮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水平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①一氧化氮含量。②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表达。③游离钙离子浓度。结果:①随着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的增加、作用时间的延长,内皮细胞一氧化氮的产生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呈顺序下降(P<0.01)。②丹参酮ⅡA各组一氧化氮的产生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血管紧张素Ⅱ组,在丹参酮ⅡA作用1,6h,血管紧张素Ⅱ 丹参酮ⅡA组一氧化氮的产生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的表达明显高于血管紧张素Ⅱ6h 丹参酮ⅡA组(P<0.05);随着作用时间延长至24h,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主动脉内皮细胞游离钙离子浓度: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丹参酮 血管紧张素Ⅱ组显著低于血管紧张素Ⅱ组(P<0.05)。结论:丹参酮ⅡA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以及细胞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的负性作用,可能通过多种途径对血管内皮细胞及其功能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缺血后适应对家兔左室楔形心肌块缺血再灌注模型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的影响,并探讨其维持电生理稳定的机制。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适应组,每组10只。缺血再灌注组和缺血后适应组在建立好楔形心肌块模型稳定1h后,停止台氏液灌注45min,缺血再灌注组继续灌注台氏液2h;缺血后适应组复灌初期采用复灌10s、停灌10s方案,重复6次后,恢复台氏液灌注2h。记录心肌块内、外膜心肌细胞跨壁动作电位、跨壁心电图、有效不应期(ERP)等电生理参数以及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实验结束后利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去磷酸化缝隙连接蛋白43(NP-Cx43)。结果:①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后适应组的室性心动过速(VT)诱发率分别为0、80%(8/10)、10%(1/10),两两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缺血后适应组的跨室壁离散度、ERP等电生理参数得到改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免疫荧光显示对照组心肌NP-Cx43分布量极少;缺血再灌注组NP-Cx43含量增加且多分布在心肌细胞端端连接处;缺血后适应组NP-Cx43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含量要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后适应可显著降低室性心律失常诱发率,改善缝隙连接蛋白重构可能是其维持心脏电生理稳定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腹主动脉缩窄所致心肌肥厚模型,探讨丹参酮的抗心室重构与钙调神经磷酸酶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SD大鼠通过腹主动脉缩窄建立高血压的心肌肥厚模型,4周后将手术大鼠分为手术组(B组),丹参酮低剂量组[C组,10 mg/(kg.d)],丹参酮高剂量组[D组,20 mg/(kg.d)]及缬沙坦组[E组,10 mg/(kg.d)],每组各8只,另有8只SD大鼠作为假手术组(A组)。用药8周后检测各组尾动脉压,取左心室组织检测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病理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纤维直径(MFD),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AT1受体mRNA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T1受体和CaN的蛋白表达,通过Fura-2双波长荧光法检测心肌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结果:与A组和E组比较,B、C、D组的血压值显著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B、C、D组间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的LVMI、MFD值均高于A组,且显著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AT1受体蛋白和mRNA水平在B组中表达最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C、D组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E组的AT1受体mRNA表达水平均未降至A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CaN蛋白表达水平较其他各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丹参酮对其表达的干预呈剂量依赖性,D、E组间CaN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细胞内Ca2+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但D、A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组Ca2+浓度均高于A、D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可通过阻止心肌细胞的钙离子内流,减少钙调神经磷酸酶的表达,起到抑制心肌肥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研究高盐饮食对大鼠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和心脏结构的影响,以及丹参酮干预后相关指标的改变.探讨丹参酮抗心室重构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实验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高盐组和丹参酮组,分别测量各组动物收缩压(SBP)、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weight index,LVWI)、心脏醛固酮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醛固酮合成相关基因CYP11B2和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ngiotensin type 1 re-ceptor,AT1R)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各组间SBP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是高盐组大鼠的LVWI和心脏局部醛固酮都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丹参酮干预后使两项指标显著下降(均P(0.05).高盐组大鼠血浆中的肾素和醛固酮浓度反而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均P<0.05).高盐组大鼠心肌中CYP11B2以及AT1R的表达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5),丹参酮则抑制了肥厚心肌中的CYP11B2 mRNA和AT1R mRNA的高表达.结论 丹参酮可以通过抑制心脏局部的醛固酮合成和AT1R表达,达到抗高盐所致心肌肥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