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35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21篇
  8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文中探讨流入翻转恢复序列磁共振血管成像在肾动脉检查中的扫描参数优化。方法收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间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60例行肾动脉成像的患者,并按结果示有无狭窄分为狭窄组12例和无狭窄组48例。对每组同一患者利用不同的流入翻转恢复时间进行扫描,时间设定分别为1200、1300和1400 ms,进而得到同一患者的3组肾动脉图像。通过2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对图像进行评估,选出最佳图像,从而得出2组的最佳流入翻转恢复时间。结果狭窄组患者选择1400 ms的流入翻转时间可得到最佳图像,无狭窄组患者选择1200 ms的流入翻转恢复时间可得到最佳图像。结论流入翻转恢复序列磁共振动脉成像通过优化参数能较好显示肾动脉及其分支,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尤其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可成为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3.
<正>肝内胆管结石是普通外科领域治疗的难点。近3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术中、术后应用内镜取石可有效降低胆管结石残留率及再手术率。目前,内镜取石已成为临床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最重要的辅助手段[1]。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我院共为68例肝内胆道结石患者施行内镜取石术,其中20例使用电子胆道镜,48例术中使用电子输尿管软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本组68例患者中男39例,女29例,30~75岁;31例合  相似文献   
44.
45.
以济宁医学院图书馆为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随机对在馆医学生进行调查,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医学生利用图书馆网站的情况,指出图书馆应了解新媒体环境下医学生信息需求,紧密结合课程教学,发挥馆员主观能动性,充分用新媒体平台。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 目前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DEAL-IQ)在肝细胞肝癌(HCC)病理分级中的应用较少.文中旨在比较磁共振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序列(IVIM-DWI)和IDEAL-IQ序列在HCC术前病理分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影像...  相似文献   
48.
1 病例报告患者,女,47岁,自述6个月前体检发现纵隔肿块,要求手术治疗,于1997年3月31日收入我院。病史中无胸痛、咳嗽、咯血、消瘦。入院检查生命体征正常,一般情况良好,心肺未见异常,腹乎软,肝脾未扪及。X线胸片提示左上纵隔肿块,侧位观稍靠后。胸部透视见肿块无搏动。胸部CT平扫显示上纵隔偏左有5.4cm×5.3cm大小圆形占位性病变,密度均匀一致,边缘光滑、规则,且见间断的壳状钙化灶。入院诊断为上纵隔良性肿瘤,以畸胎瘤可能性大。于1997年4月7日在全麻下剖胸探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不同入路的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对肩关节镜下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来亳州市人民医院行肩关节镜手术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行BIS监测下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行BIS监测下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室时(T0)、气管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拔管(T3)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七氟烷及舒芬太尼用量;比较两组患者在麻醉后恢复室中、术后6 h、12 h的疼痛评分和肌力评分;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T0、T3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T1、T2点的心率为(78.10±10.23)、(71.34±8.78)次/min,平均动脉压为(100.09±8.78)、(95.23±7.89) mmHg,均明显较对照组[(82.78±9.89)、(78.99±10.23)次/min和(110.45±9.23)、(104.45±10.55)...  相似文献   
50.
目的:分析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液学指标与发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38例慢性荨麻疹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的血清总IgE、CRP、补体C3、补体C4、D2聚体、F1+2片段、FVIIa水平,并进行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血清中总IgE值、补体C3、C4、CRP、F1+2片段、FVIIa 及D2聚体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8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抗组胺药物治疗3个月后有效,其CRP、FVIIa、D2聚体、疾病严重程度评分明显高于治疗有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慢性荨麻疹抗组胺治疗无效组进行多因素Logist回归分析示D2聚体为治疗抵抗的主要影响因素(OR:1.63,95%CI 1.102-1.799,P<0.05)。以D2聚体的中位数(5.41 mg/L)分为两组,A组(≥5.41 mg/L),B组(<5.41 mg/L),治疗后随访2年显示A组的复发率(23.56%)明显高于B组(12.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多种炎症因子及凝血因子可能参与慢性荨麻疹的发病;D2聚体水平可能与慢性荨麻疹治疗的疗效及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