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5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耳鼻咽喉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70篇
临床医学   404篇
内科学   53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54篇
综合类   760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74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94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63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在系统分析淫羊藿药材质量评价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影响淫羊藿药材质量的主要因素:物种、产地、采收期、用药部位和炮制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淫羊藿药材质量评价研究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未来质量评价研究应保证采收期一致,注重取样策略及分析样本的全面性和代表性,开展药材质量与其他表型性状的整合研究,同时,药材质量差异的遗传机制应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最后指出药材质量研究应指导药用植物的优良品种筛选、服务于药材市场的规范,并促进中药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2.
目的 对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法制备的提取物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及体外抑菌作用研究。方法 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猫须草中化学成分,利用GCMS法分离并分析其化学成分,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采用Kirby-Baue纸片扩散法观察提取物对各种细菌的抑制效果。结果 CO2超临界萃取法的萃取率为0.8%,鉴定出19种成分,以萜烯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其数量占总量的67.17%。醇类化合物次之,数量占总量的26.10%。不同浓度的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物对各种细菌生长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随提取物浓度的降低,抑菌效果明显减弱;其中,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物对肺炎链球菌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其次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Ⅱ型杆菌的抑菌效果也比较明显。结论 猫须草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化合物均为首次分离鉴定,其在体外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研究诃子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建立诃子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收集了12批样品进行测定,并使用主成分分析对指纹图谱进行了模式识别研究。采用HPLC-MS技术对色谱峰进行了初步归属。结果 通过主成分分析可知,诃黎勒酸为其中比较重要的指标。结论 本方法为诃子质量控制及综合评价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建立藏药余甘子膏中没食子酸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30%甲醇提取样品;色谱条件为Shim-pack VP-ODS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04%磷酸溶液(10∶90),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4 nm。 结果 线性范围为1~20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为1.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藏药余甘子膏中没食子酸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5.
目的 研究青龙衣乙醇提取物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气质联用色谱法(GC-MS)对青龙衣乙醇提取物的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数据库NIST98对分离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质数分数。结果 共分离出65种成分,确认了其中56种主要成分,氯仿部位萘醌类成分有3种,占5.00%;酯类3种,占3.78%;烷烃类19种,占69.26%。醋酸乙酯部位萘醌类成分4种,占3.25%;酯类6种,占32.49%;烷烃类7种,占10.62%;杂环化合物5种,占11.70%。结论 氯仿和醋酸乙酯萃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分析结果有助于发现青龙衣的特征性成分,为针对性的提取分离化合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6.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山蜡梅中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量的方法。方法 Hypersil ODS柱(250 mm×4.6 mm,2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8、376、222 nm;体积流量为1 mL/min。结果 山蜡梅叶中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达到基线分离且线性关系良好,线性范围为10.02~50.10、10.04~50.20、10.04~50.20 μg/mL,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13%、96.68%、97.22%。结论 本方法用于山蜡梅 中东莨菪素、槲皮素、夏蜡梅碱的定量测定,具有快捷、简便、准确的特点,能够多成分综合评价该药材。  相似文献   
157.
HPLC法测定九节龙中抗炎止咳主要化学组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九节龙的抗炎止咳化学组分并对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九节龙中5种抗炎止咳化学组分的含量。测定没食子酸、岩白菜素的色谱条件参照《中国药典》执行。测定杨梅素、山柰酚、槲皮素的色谱柱为Waters Symmetry-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45:55),流速为0.8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368nm。结果:没食子酸、岩白菜素、杨梅素、山柰酚、槲皮素分离度良好,标准曲线在检测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97%,RSD均<2.0%(n=6)。结论:九节龙的叶中5种组分的含量均明显高于全株和茎,采收时间以果期为佳。该测定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为九节龙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8.
摘 要 目的:建立HPLC测定大青龙汤颗粒剂中盐酸麻黄碱和盐酸伪麻黄碱含量的方法,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以乙腈-含0.3%三乙胺的0.02 mol·L-1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至pH=3.0)(5∶9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波长:207 nm。结果:盐酸麻黄碱在64~64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1.66%,RSD为2.59%(n=6);盐酸伪麻黄碱在31.8~318 μg·ml-1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70%,RSD为1.58%(n=6)。结论:该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用于大青龙汤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9.
辨体施膳对亚健康疲劳状态干预的临床与安全性研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据中医体质理论,在中医养生保健理论的指导下,针对亚健康疲劳状态气虚和痰湿体质人群,制定辨体食品进行干预,评价其有效性、安全性,并评价气虚和痰湿辨体食品干预分别对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条件的气虚体质和痰湿体质者进行干预研究,观察其治疗前后亚健康疲劳量表、中医体质及亚健康测评量表、各系统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膳食干预对两种体质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及中医症候评分改变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虚体质的干预和痰湿体质的膳食干预都能明显改善二种体质的亚健康疲劳状态,膳食干预在提高耐力、增强体质、抗疲劳方面显示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0.
目的:构建小鼠白细胞介素6(mIL-6)工程菌,通过诱导表达和纯化,得到较高纯度的重组mIL-6融合蛋白。方法:提取小鼠脾脏淋巴细胞总RNA,RT-PCR扩增得到mIL-6基因片段,克隆入pReceiver-B56x表达载体,转化BL21,诱导表达重组蛋白,采用亲和层析纯化。结果:工程菌采用LB培养基,14℃、1mmol/L的IPTG诱导,表达量占菌体蛋白总量的33.3%,部分为可溶表达。超声破碎菌体,离心后取上清液,经过亲和层析一步纯化,目的蛋白纯度达84.4%。结论:构建了高效表达mIL-6的工程菌,目的蛋白部分为可溶表达,为进一步研究白细胞介素6在促进凝血、造血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相互关系,并基于此基础上的相关药物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