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23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01.
由于神经外科患者的特点,术后发生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的概率较高,加强神经外科围手术期PE的预防和处理是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关键. 长途飞机旅行所致的"经济舱综合征"让人们对PE一词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急性PE起病非常突然,多数重症患者在发病后1 h内死亡[1].而围手术期急性PE多发生于术后4-5 d,手术恢复良好的患者在开始下地活动或准备出院时突发猝死,这种意外的发生会给家属和医生带来沉重的心理打击.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临床偶然发现的垂体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处理。方法系统分析1989~1997年34例CT和MRI偶然检出的垂体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资料。结果29例有头痛等颅内病变临床表现,仅3例表现轻度内分泌检查异常。34例中微型病灶占26例(775%)。26例经蝶手术切除病变,其病理诊断为:8例无功能大腺瘤,7例微腺瘤,5例垂体增生,6例Rathke囊肿。随诊23例无病变复发。结论重视对慢性头痛患者行CT和MRI检查。对大于15cm或10~1.5cm随诊期有病变增大证据者主张经蝶手术切除。而10cm以下的病变应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103.
<正>垂体腺瘤分型(pituitary adenoma,PA)种类繁多:内分泌科医生根据临床表现和内分泌激素水平,进行临床功能分型,包括无功能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A,NFPA)、泌乳素垂体腺瘤(prolactin,PRL)、生长激素垂体腺瘤(growth hormone,GH)、促肾上腺激素垂体腺瘤(adrenocorti cotrophic hormone,ACTH)、促甲状腺激素垂体腺瘤(thyrotropin,TSH)和多功能型垂体腺瘤等;神经外科及影像科医生则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应用神经内镜照明观察下进行寰枕减压手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的方法 和效果.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8例Chiari Ⅰ型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男性2例,女性6例;年龄13~52岁,平均37岁.手术方式为寰枕减压术,手术全程应用神经内镜照明观察术野,所有手术操作均在神经内镜鞘外进行.术中磨除后颅窝及寰椎部分骨质,减压骨窗约为2.0 cm ×2.0 cm;2例患者清除增厚的寰枕筋膜后未切开硬脑膜,其余6例患者切开硬脑膜.结果 8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随访过程中,根据Tator标准评价手术疗效,7例为优:痛温觉异常较术前明显改善(其中5例患者肌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1例为良:患者症状与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照明观察术野,内镜鞘外操作进行寰枕减压术是微侵袭神经外科技术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5.
垂体腺瘤发病机制仍不明确.本文从癌基因、抑癌基因、下丘脑神经激素细胞信号通路、生长因子细胞信号通路、外周激素反馈细胞信号通路等方面对垂体腺瘤发病机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6.
儿童库欣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儿童库欣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年龄小于14岁儿童库欣病的临床资料。男15例,女12例,平均发病年龄10.7岁。术前影像学检查显示:微腺瘤20例,大腺瘤4例,未见异常3例。均行经蝶垂体微腺瘤切除加瘤周垂体大部切除术。结果肿瘤全切除26例,残留1例。术后病理证实垂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16例,垂体ACTH细胞增生3例,未发现腺瘤或增生7例。术后内分泌治愈率、缓解率和无效率分别是59.3%、7.4%和33.3%。平均随访30.4个月(6~120个月),复发4例(14.8%)。术后因复发或症状未缓解再次经蝶手术4例,垂体普通放疗5例,垂体伽玛刀放疗2例,肾上腺切除7例;出现Nelson综合征2例。结论经蝶垂体微腺瘤切除加瘤周垂体大部切除术是治疗儿童库欣病的首选和有效治疗方法,垂体放疗和肾上腺切除是二线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建立稳定的食蟹猴自体股动脉抗凝血脑出血模型.方法 健康成年食蟹猴8只,采用新鲜抗凝自体股动脉血1.5 mL,立体定向一次性缓慢匀速注入右侧基底节区屏状核内侧,利用MRI、PET、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组织病理学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动物在麻醉苏醒后出现了与血肿部位相对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影像学检查血肿腔位于右侧基底节,注血部位大片代谢缺损区,中线向左侧移位.组织病理学检查损伤局部周围可见多量泡沫细胞、淋巴细胞及单核巨噬细胞浸润,部分损伤脑组织已被肉芽组织机化.结论 自体股动脉抗凝血定向脑内注射法可建立稳定、可靠的食蟹猴脑出血模型,注血量、注血部位和速度是模型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报告2例X连锁肢端肥大性巨人症(X-linked acrogigantism, X-LAG)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情况。方法:回顾性报告2例患者临床资料并收集外周血进DNA行拷贝数变异检测。结果:2例患者均为2岁起病,共同临床特点为线性生长加速、轻度肢大面容、手足增大、食欲增加、打鼾等巨人症表现。2例患者治疗前身高...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构建脑特异性启动子GFAP启动的由转铁蛋白受体抗体(OX26)靶向的免疫脂质体0X26-pGFAP-IL,研究其携带外源基因LaeZ在大鼠脑内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pCMV-LacZ脂质体(pCMV-Liposome)、OX26-pCMV-LacZ免疫脂质体(0X26-pCMV-IL)、0X26-pGFAP-LacZ免疫脂质体(OX26-pGFAP-IL)和空白脂质体,分别通过股静脉注射至大鼠体内.24 h后Q-PCR检测LacZ基因mRNA在脑及周围器官的表达相对量,48 h后检测LacZ基因在脑及周围器官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药物注射24 h后OX26-pCMV-IL组和OX26-pGFAP-IL组脑中LacZ基因mRNA表达相对量分别为49.2 x 10~(-6)和44.9×10~(-6),显著高于pCMV-Liposome组和空白脂质体组(P<0.05).OX26-pCMV-IL组在周围脏器的LacZ基因mRNA相对量显著高于OX26-pGFAP-IL组(P<0.05).48 h后OX26-pCMV-IL组和OX26-pGFAP-IL组脑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分别为0.67 pg/mg和0.92 pg/mg,显著高于pCMV-Liposome组和空白脂质体组(P<0.05).OX26-pCMV-IL组和OX26-pGFAP-IL组在脑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化学染色OX26-pGFAP-IL组可以实现在脑内的特异性阳性表达,减少在周围脏器的阳性表达.结论 OX26-pGFAP-IL通过静脉途径注射后可以透过血脑屏障,在GFAP启动子的作用下实现外源基因脑内特异性的表达,同时减少在周围脏器的非特异表达,是实现颅内疾病的非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0.
例1 女性,27岁,因双侧触发泌乳2年、头痛1年入院.患者2003年1月始发现双侧触发泌乳,月经正常,无头痛、头晕、视物模糊,未婚未育.查泌乳素(PRL)在73.6~88.4ng/mL之间,鞍区MRI示垂体隆起,垂体柄向左偏斜,病变位于鞍内,呈短T1、短T2信号,考虑为垂体微腺瘤.遂服用溴隐亭1.25mg,每日3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