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31.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疖、痈,此类患者有20%~30%由细菌进入皮肤深层软组织引起皮肤感染才被确诊为糖尿病.痈是由多个相邻毛囊和皮脂腺或汗腺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好发于背部和颈部,如糖尿病患者合并痈时常常较难治愈.因此对糖尿病合并痈的患者,除应及时外科切开排脓及局部换药外,对患者的综合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院2003-2009年收治36例2型糖尿病合并痈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满意,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2.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86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平分成对照组采取玻璃体切除术,观察组术前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结果观察组MVD个数少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平均视力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COX-2、VEGF、CD34的IA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可抑制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上COX-2、VEGF过度表达,降低新生血管形成,降低玻璃体切割手术难度,促进视力改善。  相似文献   
33.
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5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男38例,女22例;年龄40-76岁;病程6.8~18.5年。6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均进行护理干预:①基本知识教育:针对患者的年龄、文化水平、学习能力,把教育内容分成几种不同的形式,反复多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糖尿病的临床表现、治疗目的、并发症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降糖药的分类及服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强化教育效果。②运动和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血糖指数和年龄制订运动处方,包括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气功等柔和且易坚持的方案定时监测血糖,患者饮食以清淡为主,定时、定量,戒烟、酒;规律作息。取得患者家属的支持,共同帮助患者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③遵医行为:教会患者按医嘱正规用药,自我血糖监测、胰岛素注射方法、低血糖发生时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34.
目的:用^13C辛酸呼气试验方法检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功能,并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2002—07/2003—01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三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共148例。纳入标准: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标准: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者。将符合上述标准的2糖尿病患者31例设为糖尿病组,年龄6l~74岁。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老年自愿者19例为对照组,年龄60~73岁。给予糖尿病患者及对照组老年人^13C辛酸试验餐,检测呼气样品,计算患者胃半排空时间(half-emptying time.T1/2)、延迟相时间(lag phase time,Tlag);同时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症状得分,检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与T1/2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胃排空延迟发生率及胃T1/2,Tlag【48%,(191.33&;#177;64.77),(124.56&;#177;55.63)min】明显高于对照组【10%,(111.58&;#177;22.66),(88.74&;#177;20.33)min】(χ^2=7.525,P=0.006;t=3.858,3.523,P&;lt;0.01);患者T1/2与空腹血糖、HbA1c,BMI有相关关系(r=0.54。0.16,0.43,P=0.006,0.024,0.036),而与年龄、病程、性别、症状得分、餐后血糖无明显相关性(P&;gt;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存在胃排空时间延迟;空腹血糖、HbA1c和BMI可能是胃排空延迟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一级亲属(FDRs)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 选择2006年6月-2007年6月我院诊治的59例T2DM患者(T2DM组),另选择4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和57例T2DM患者的FDRs(FDRs组).分别测定3组受检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3组受检者的颈总动脉(CCA)和颈内动脉(ICA)的IMT.结果 T2DM组FPG、2 hPG、FINS、TC、TG、LDL-C水平[分别为(8.9±0.8)mmol/L、(13.0±3.1)mmol/L、(14.3±3.6)mU/L、(5.2±1.1)mmol/L、(1.9±0.8)mmol/L、(3.2±0.9)mmol/L]与对照组[分别为(5.2±0.7)mmol/L、(6.3±2.4)mmol/L、(8.1±2.7)mU/L、(4.4±1.0)mmol/L、(1.0±0.7)mmol/L、(2.5±0.7)mmol/L]及FDRs组[分别为(5.3±0.7)mmol/L、(6.6±2.7)mmol/L、(11.4±2.9)mU/L、(4.7±1.0)mmol/L、(1.5±0.8)mmol/L、(2.5±0.7)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s组FINS、TG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2)T2DM组lnIAI、CCA-IMT、ICA-IMT[分别为(-4.68±0.57)、(0.85±0.16)mm和(0.76±0.15)mm]与对照组[分别为(-3.76±0.54)、(0.66±0.13)mm和(0.63±0.14)mm]及FDRs组[分别为(-4.25±0.46)、(0.72±0.14)mm和(0.63±0.14)m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s组lnIAI、CCA-IMT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FPG、体质指数、IAI及TG水平与CCA-IMT独立相关(P<0.05),FPG、IAI及TC、TG水平与ICA-IMT独立相关(P<0.05).结论 T2DM患者糖耐量正常的FDRs已经存在IMT增厚,且IMT增厚与IAI、血糖、血脂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6.
中风后肢体痉挛病机,不外阴阳失调,故以调和阴阳之法治之。本文查阅文献资料,探讨调和阴阳针刺疗法在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7.
为了改善糖尿病(DM)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控制,降低围手术期DM的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我院采用美国Min—iMed公司生产的508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DM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使血糖水平稳定,保证了手术的实施及术后伤口的愈合。为了探讨DM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胰岛素泵的疗效、监测及护理,笔者对50例因外科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2型DM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2种胰岛素治疗方法进行观察,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8.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掌握的疾病知识与并发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试卷调查、评分,并了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根据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分组,分析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检出率。结果糖尿病知识掌握较好的患者患病时间长、文化程度高、平均年龄大,血糖控制较好,并发症少,与糖尿病知识掌握较差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糖尿病教育可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疾病知识水平和治疗的依从性,降低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9.
近年来,气囊导尿管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我科为女性尿失禁,前列腺摘除及心脏外科大手术后深昏迷的病人等均使用了气囊尿管留置导尿。此方法的优点是不易滑出,能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有效地防止了褥疮的发生。不需要胶布局部固定,有效地减轻了护理工作。1995年6月~1997年6月,我们共对166例患者使用了这种气囊导尿管(以下简称导尿管),由于我们掌握了操作过程的注意事项,并加强了观察和护理,患者均未发生上行性泌尿系统感染,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1用物准备普通导尿包一个,10毫升注射器一个(或备注射用水),根据病人的不同情…  相似文献   
40.
1病例报告患者,男,5岁,主因先心病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于1996年5月30日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机修补术,开放循环后,监测心律呈室颤,随即心搏停止,急行人工按压,电击除颤后复跳,恢复正常窦性心律,心率104次/min。术后全麻期过后,患儿未清醒,呼吸机辅助呼吸,血压、心率平稳,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间断四肢抽搐,咳嗽、吞咽反射未引出;术后第2天,抽搐停止,深浅反射逐渐恢复;术后第4天,神清,自主呼吸好,拔除气管插管;术后第20天,患儿自动体位,活动自如,言语清。于1996年6月25日痊愈出院。2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