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1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建立鼠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其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出生后1周内的Wistar大鼠14只,雌雄各半,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8只结扎其双前肢及尾部,常规饲养,分别于6、12周后随机处死1只,观察其双侧股骨头病理改变,了解效果,其余动物12周后取髋关节滑膜组织及双侧股骨头软骨为标本为实验组,6只未结扎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软骨及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2周后,无论从大体还是镜下以及细胞凋亡情况,鼠髋关节均呈典型的骨性关节炎(OA)特征.结论:Wistar大鼠是建立OA动物模型的较为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42.
良性十二指肠淤积症临床上易被误诊为慢性胃炎或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疾病。 1993年以来 ,我院共诊治该病患者 2 3例 ,均在院外误诊、误治。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6例、女 17例 ,年龄 13~ 74岁、平均 3 3岁 ,病程 3 5~ 89天、平均 5 6天。患者皆为瘦长体型 ,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不适 2 3例、慢性上腹痛 17例、嗳气 15例、纳差 18例、呕吐 10例。确诊前就诊 2~ 5次 ,平均 3次。本组误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8例 ,慢性浅表性与萎缩性胃炎 5例 ,功能性消化不良 5例 ,胃溃疡 2例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胆囊炎、胆结石各 1例。确诊前皆曾行…  相似文献   
43.
44.
牛延艳  牛琼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12):1186-1187
2002年10月,我院收治主动脉瓣膜替换术后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1例,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研究骨性关节炎大鼠滑膜及软骨基因表达谱,探讨骨性关节炎与各种基因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只Wistar种大鼠,随机分为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骨性关节炎模型组进行骨性关节炎造模.采用cDNA微阵列技术,根据遗传学中心法则,利用基因互补配对原理,用含有588个基因的大鼠基因表达谱芯片从基因表达水平在同一载体上同时进行多基因检测,研究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大鼠滑膜基因表达谱,动态、整体、定量地考察骨性关节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基因种类、数量的改变. 结果 骨性关节炎模型组12周时可见关节软骨失去光泽,呈灰黄色,软骨变薄、碎裂,滑膜充血水肿.正常对照组未出现明显的骨性关节炎表现.与正常对照组大鼠软骨及滑膜的基因表达谱相比,骨性关节炎模型组大鼠软骨与滑膜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共有82个,主要基因种类包括生长因子类基因、免疫基因、细胞凋亡基因、生长发育基因、疾病相关基因、能量相关基因及其他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7个,下调基因55个. 结论 本研究在骨性关节炎大鼠软骨与滑膜中检测出的82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与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相关,为进一步基因治疗骨性关节炎提供了重要讯息.  相似文献   
46.
杨义奎  牛琼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9):1246-1247
<正>肩胛骨骨折是指肩胛骨部发生的骨折,大多为直接暴力打击如砸伤或摔伤所造成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肩胛骨局部疼痛肿胀以及肩关节活动障碍[1],以前大多采用非手术方式的保守治疗,但容易留下后遗症。我院于2006年6月至2011年12月收治肩胛骨骨折104例,采用钢板内固定方法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7.
牛琼  马云  杜镇镇  张珍 《山东医药》2013,(27):26-28
目的观察乳酸菌(LAB)发酵液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及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培养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并分别制备发酵液,采用四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人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活性的影响,设PBS对照;用发酵液对小鼠连续灌胃给药,通过足垫厚度增加法观察绵羊红细胞诱导的小鼠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检测脾脏质量和脾脏指数、运用补体溶血实验检测特异性抗体形成能力,设生理盐水对照。结果与对照相比,两种发酵液及其混合液处理后BGC823细胞的增殖活性略有降低(P均>0.05),小鼠足垫厚度差值、脾脏质量、脾脏指数、抗体溶血素水平均显著增高(P均<0.05),以混合发酵液处理者为著。结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发酵液对胃癌细胞增殖的直接抑制效果不明显,但对小鼠的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均具有增强作用;本研究为肿瘤防治提供新了思路。  相似文献   
48.
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气管插管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常规给予机械通气,经口气管插管与经鼻气管插管的呼吸道的护理.[方法]心脏手术经口气管插管77例、经鼻气管插管15例,在机械通气阶段加强呼吸道护理.[结果]呼吸模式参数设定、保持呼吸道通畅、无菌操作、保护口腔、鼻腔黏膜完整性、病情动态观察与对比是术后机械通气的关键,经口与经鼻气管插管各有优缺点.[结论]留置气管插管与加强呼吸道管理是保证患儿渡过早期心肺功能不稳定阶段的主要措施,根据惠儿具体情况选择插管方式,使患儿最大受益.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异甘草素 (isoliquiritigenin) 对人胃癌 SGC7901 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人胃癌 SGC7901 细胞, 分为对照组(正常细胞培养液), 异甘草素实验组(异甘草素溶于细胞培养液, 浓度分别为 10、 25、 50、 100 μmol/L), 每组 4 个复孔。培养 24、 48、 72 h 后采用 MTT 法检测异甘草素对细胞生长的抑制情况, 摸索后续实验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 采用 Transwell 小室侵袭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侵袭能力; 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蛋白激酶 B(Akt)和磷酸化 Akt(P-Akt)的表达。结果 10 μmol/L 异甘草素不能抑制胃癌细胞株 SGC7901 的生长, 而 25、 50、 100 μmol/L 异甘草素可明显抑制其生长, 且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4、 48、 72 h 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 52.48、 44.49、 32.50 μmol/L, 故选定后续实验药物浓度为 25、 50、 100 μmol/L,作用时间为 24 h。与对照组穿膜细胞数(个: 209.75±9.29)相比, 25 μmol/L 组(138.50±10.15)、 50 μmol/L 组(89.50±16.56)、 100 μmol/L 组(45.00±8.08)逐渐降低(F=267.948, P < 0.05)。各组间 Akt 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92); 随异甘草素浓度的增加, P-Akt、 MMP-9 蛋白水平逐渐降低(F 分别为 359.219、 431.324, 均 P < 0.05)。结论 异甘草素能够抑制 SGC7901 细胞侵袭能力, 其机制可能与下调 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蛋白及其下游的 MMP-9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 OBE)理念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在消化系统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1年11至12月选取滨州医学院2018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134人为研究对象, 他们均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科进行见习。依据班级分为两组, 其中试验组64人, 对照组70人。在消化道出血章节, 试验组采用基于OBE理念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授课, 对照组采用集体理论授课联合临床见习授课的常规教学方法。两组学生在课程前后均进行综合考试, 试验组在课后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 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课后测试, 试验组学生成绩(86.18±8.64)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75.00±6.92)分, 其中, 理论知识成绩试验组学生(43.38±7.50)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38.79±7.49)分, 临床综合成绩试验组学生(42.79±6.6)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36.21±7.78)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学生对教学设计、自我贡献、评价的评分分别为(3.30±0.55)、(3.11±0.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