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患者临床结局报告(PRO)侧重于近代心理学概念和策略,对目标受试者的主观体验、本体症状改善情况、以及疾患诊治满意程度予以综合评价;这过程所体现的“以人为本”思维与传统中医经典理论相吻合,故PRO在传统医学研究中日趋受到关注,是当前中医临证与效应评析至为关键的内容之一。本文围绕上述核心问题在PRO的定义及溯源、PRO的测评要点和价值、PRO量表的评译和泛文化编制、中医临床效应测评及PRO量表的应用、PRO量表的建构及中医临床实践模式优化等方面展开论述,并就PRO国外量表的引进及特性考评、中医PRO量表研制及评价等方面进行相关分析,以期为当前中医特色PRO量表研制及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BACKGROUND: At present, when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uction drainage, the advantages of autologous blood transfusion drainage after total knee arthroplasty have not been clear yet and need evidence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support.  相似文献   
53.
背景:临床应用补肾活血中药龙鳖胶囊治疗骨关节炎取得满意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龙鳖胶囊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贴壁培养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标志表达。用含龙鳖胶囊的完全培养基培养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质量浓度分为5,1 g/L和250,50,10 mg/L,作用24 h后用 MTT 法测定细胞活力。结果与结论:原代细胞呈现不规则形状贴壁生长,第2代细胞呈典型的纤维状,第3代细胞呈长纤维状、漩涡式生长。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面分子CD29、CD90呈强阳性表达,CD44呈阳性表达,CD45、CD34呈阴性表达。5 g/L 和1 g/L质量浓度的龙鳖胶囊溶液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结果表明龙鳖胶囊可能是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发挥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54.
背景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中,股骨端固定方式按照固定点和关节线的距离可将其分为远离关节面的间接悬吊固定和近关节面的交叉钉直接固定,目前对于股骨侧采用何种固定方式更加优越还没有共识。目的 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悬吊固定和交叉钉固定在重建前交叉韧带在股骨侧固定方式的优劣。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以主题词联合自由词、关键词进行综合检索,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12-01。选取试验组股骨侧固定方式为悬吊固定,对照组股骨侧固定方式为交叉钉固定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5篇文献,96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482例,对照组479例。采用英国牛津证据分级进行预评价:1b级证据7篇,2b级证据8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1年Lysholm评分、术后1年KT1000关节动度仪测量结果、术后2年KT1000关节动度仪测量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数差(MD)=-0.42,95%CI(-1.09,0.25),P=0.22;MD=-0.22,95%CI(-0.51,0.08),P=0.15;MD=0,95%CI(-0.36,0.36),P=1.00〕。两组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正常级别、接近正常级别、异常级别、严重异常级别所占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0.93,95%CI(0.61,1.42),P=0.73;OR=0.91,95%CI(0.60,1.38),P=0.65;OR=1.35,95%CI(0.66,2.73),P=0.41;OR=4.05,95%CI(0.44,37.70),P=0.22〕。由于各研究间测量骨道增宽的方法和统计学结果不尽相同,故采用描述性分析。在有限的证据下得出:在骨道增宽程度中,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80,95%CI(0.39,1.64),P=0.55〕。以术后IKDC等级为例进行漏斗图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均落在漏斗图中,且两侧相对均匀分布,说明发表偏倚可能性较低。结论 与交叉钉固定相比,重建前交叉韧带在股骨端使用悬吊固定对骨道增宽程度影响更大,但在术后Lysholm评分、术后KT1000关节动度仪测量结果、术后IKDC等级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组无差异。虽然重建前交叉韧带股骨端使用交叉钉固定能减少移植物在隧道内产生的滑移增宽,术后临床指标两者类似,临床上应综合各方面因素而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5.
目的系统评价Chevron截骨与Scarf截骨治疗外翻 (hallux valgus,HV)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Chevron截骨与 Scarf 截骨治疗外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3月。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 软件对其外翻角 (HVA)、术后跖间角(IMA)、跖骨远端关节角 (DMAA)、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评分(AOFAS)及术后并发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457只患足,其中Chevron组236只患足,Scarf 组221只患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Chevron组 HVA 优于 Scarf 组[MD=-1.18,95%CI(-2.25,-0.10),P=0.03],但两组术后IMA[MD=-0.12,95%CI(-0.54,0.30),P=0.57]、DMAA[MD=0.78,95%CI(-0.72,2.29),P=0.31]、AOFAS[MD=-1.27,95%CI(-5.24,2.70),P=0.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6,95%CI(0.28,1.54),P=0.34]。结论Chevron截骨术与Scarf截骨术治疗外翻在 IMA、DMAA、AOFAS 评分和术后并发症方面疗效相当,而在矫正HVA方面,Chevron截骨术优于Scarf截骨术,而且Chevron截骨术还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56.
目的:分析探讨骨质疏松症中药处方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2013年-2015年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处方,采用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等无监督数据挖掘方法,分析处方中各种药物的使用频次、性味归经和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结果:中药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药物以归肝、脾、肾经的补阳药、补血药及活血化瘀药等为主,性多温、平,味辛、苦、甘。熟地黄、当归、淫羊藿、骨碎补、牛膝、杜仲、山药、补骨脂、黄芪、茯苓、白芍等是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常用的核心药物。结论: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现代文献进行用药规律研究,可获得传统文献整理和统计不能发现的隐性知识和信息,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方干预对小鼠膝骨关节炎模型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补肾活血方低、高剂量组.补肾活血方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剂量的补肾活血方灌胃,模型组、假手术组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干预8周后取材,采用HE染色及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膝关节组织形态学改变...  相似文献   
58.
背景: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是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保膝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术中失误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目的:调查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常见失误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其中的原因.方法:根据病例系统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8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运动医学科因膝关节前内侧...  相似文献   
59.
文题释义:富血小板血浆:是自体全血经过离心得到的血小板浓缩物,其包含多种生长因子,对组织的修复、愈合与再生有促进作用。 KT2000/ KT 1000:是一种用以判定膝关节前后向稳定性的关节测量仪,通过测量胫骨股骨间的移动距离,来量化膝关节的松弛程度。背景:目前富血小板血浆在软骨缺损、骨缺损等骨科领域的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但其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尚未有共识。 目的:以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中有关富血小板血浆应用于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9年9月,由2名研究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共纳入10篇随机对照试验,共595例患者,2组均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富血小板血浆组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非富血小板血浆组为空白对照或生理盐水治疗。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在Lysholm评分上,术后3,6个月时富血小板血浆组优于非富血小板血浆组[MD=9.26,95%CI(6.58,11.94),P < 0.000 01;MD=5.14,95%CI(3.04,7.23),P < 0.000 01],在术后12个月时2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MD=2.17,95%CI(-0.09,4.42),P=0.06];②在IKDC评分上,术后3,6个月时富血小板血浆组均优于非富血小板血浆组[MD=6.29,95%CI(3.74,8.85),P < 0.000 01;MD=1.86,95%CI(0.25,3.47),P=0.02];③在KT-1000/2000关节测量上,富血小板血浆组优于非富血小板血浆组[MD=-1.08,95%CI(-2.02,0.15),P=0.02];④在IKDC正常级别、接近正常级别、异常级别所占比例上,2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OR=1.11,95%CI(0.59,2.08),P=0.75;OR=1.06,95%CI(0.55,2.05),P=0.87;OR=0.43,95%CI(0.09,2.02),P=0.28];⑤在目测类比评分上,2组术后3,12个月时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MD=-0.99,95%CI(-2.06,0.07),P=0.07;MD=-0.08,95%CI(-0.99,0.84),P=0.87];④各研究间测量骨隧道增宽程度的方法不同,故进行描述性分析,在有限的证据下得出:2组在骨隧道增宽程度上结果相似;⑤结果说明,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治疗中,富血小板血浆能改善术后中短期的膝关节功能,同样能加强膝关节的稳定性,但在短期或长期的疼痛缓解、减少骨隧道增宽上,2组没有明显差异。限于目前文献质量和样本量,上述结论尚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60.
文题释义: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是一种由氨基葡萄糖组成的多糖,主要分布于关节软骨、滑液、皮肤和房水中,具有调节生物化学过程、提供支持和润滑的功效,在维持关节的正常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富血小板血浆:是自体外周血经离心后得到的血制品,对于自身无免疫排斥反应,含有大量生长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等,这些因子能够刺激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诱导血管生成,对软组织损伤修复起着积极的作用。 背景:透明质酸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常用药物,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则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于这两者之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尚存在争议。 目的:系统评价富血小板血浆与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富血小板血浆与透明质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发表时间为建库至2020年1月。对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对其WOMAC评分、IKDC评分、目测类比评分、Lequesne指数及不良事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纳入21篇文献,共1 872例患膝,其中富血小板血浆组963例,透明质酸组909例;②Meta分析结果显示,富血小板血浆组治疗后3,6,12个月的WOMAC评分明显低于透明质酸组[MD=-5.84,95%CI(-10.11,-1.57),P=0.007;MD=-9.48,95%CI(-13.02,-5.95),P < 0.000 01;MD=-10.47,95%CI(-13.95,-7.00),P < 0.000 01],治疗后6,12个月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透明质酸组[MD=-5.02,95%CI(-8.87,-1.18),P=0.01;MD=-3.33,95%CI(-4.89,-1.76),P< 0.000 1],治疗后3,6,12个月的IKDC评分高于透明质酸组[MD=7.10,95%CI(3.88,10.32),P < 0.000 1;MD=7.88,95%CI(5.12,10.65),P < 0.000 01;MD=6.85,95%CI(2.50,11.19),P=0.002],治疗后6,12个月的Lequesne指数低于透明质酸组[MD=-0.82,95%CI(-1.31,-0.32),P=0.001;MD=-2.37,95%CI(-2.93,-1.81),P < 0.000 01];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OR=1.46,95%CI(0.94,2.24),P=0.09];③结果表明相较于透明质酸,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骨关节炎更能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更持久。 ORCID: 0000-0003-4045-0340(王养发)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