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7篇
  免费   87篇
  国内免费   38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14篇
内科学   5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科学   178篇
综合类   215篇
预防医学   10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5篇
  1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9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20世纪90年代初被引入中国,在一代代专家的不懈努力下,TIPS技术得以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该技术广泛用于治疗门静脉高压并发症,随着技术的进步,其适应证也在逐步扩展。目前在临床上主要用于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顽固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布-加综合征、门静脉血栓、顽固性肝性脑病、肝小静脉闭塞(肝窦阻塞综合征)等的治疗,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与改进,经历了大量的临床研究检验,已经被临床广泛接受和认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 采用高分辨核磁共振1H谱(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慢性温和不可预知应激(CUMS)抑郁大鼠脑组织中代谢物及代谢通路的变化,探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1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采用CUMS对模型组大鼠进行为期4周的造模,进行称体质量、旷场实验和糖水偏爱实验验证模型是否成功,造模结束后收集大鼠脑组织。采用两相提取法(甲醇/氯仿/水)对脑组织进行提取,得到水溶性和脂溶性代谢物。应用1H-NMR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和代谢通路分析筛选出与抑郁相关的脑内差异代谢物,并构建其代谢通路。结果 行为学数据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体质量、糖水偏爱率、旷场的穿格数和直立次数均显著降低(P<0.05),显示了抑郁状态。在大鼠脑组织的1H-NMR图谱中共指认出35种内源性代谢产物。脑组织中水溶性和脂溶性代谢物主成分分析(PCA)均显示模型组与对照组分开,与行为学结果一致,表明造模成功;OPLS-DA分析找到9个水溶性差异代谢物和6个脂溶性差异代谢物。就水溶性代谢物而言,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中肌酐、谷氨酰胺、牛磺酸和γ-氨基丁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0.01、0.001),丙二醇、谷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和赖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0.001)。就脂溶性代谢物而言,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H2) n和-N (Me33含量显著升高(P<0.05、0.001),胆固醇的C18/19甲基、R-CH3、CH2OPO2-、-CH=CH-含量显著降低(P<0.05、0.01、0.001)。与对照组比较,CUMS造模后5条代谢通路发生显著变化:缬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牛磺酸和亚硫磺酸代谢,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糖降解和糖异生通路和丙酮酸代谢。结论 运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代谢通路分析,阐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能量代谢、氨基酸代谢和神经递质合成等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了解泰安市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2015—2020年临床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资料,使用奥普托欣敏感试验和郑州安图全自动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Autof ms1000进行细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其中青霉素、美罗培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和头孢吡肟则采用E-test试验法,应用WHONET 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0年,在各类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SP菌株2 095例,各年度分别检出256株、429株、388株、381株、484株和157株。主要标本来源为痰液,其次为血液与脑脊液,分别占88.74%、2.24%和1.00%。以冬季分离菌株最多(占39.24%);年龄以0~<15岁的儿童为主(占63.10%)。科室以儿内科病房为主(占60.76%)。药敏结果显示,SP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好,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菌株,利福平、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美罗培南、莫西沙星以及青霉素耐药率均低于1%。但对红霉素、克林霉素均处于高耐药水平,各年度耐药率均在96%以上。结论 泰安市肺炎链球菌主要来源于儿内科病房0~<15岁的儿童,以呼吸道标本为主,以冬季检出最多。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情况良好,但红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情况严峻。临床医生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inferior vena cava,IVC)型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合并IVC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4月至2012年6月期间因膜性或短段闭塞性IVC型BCS合并IVC血栓形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介入治疗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小球囊预开通治疗及可回收支架治疗患者的疗效。结果 128例患者中,9例行搅拌溶栓治疗(搅拌溶栓组),56例行小球囊预开通治疗(预开通组),63例行可回收支架治疗(可回收支架组)。除可回收支架组有1例患者于术中发生支架断裂、行外科手术外,其余127例患者的介入手术均成功。术后可回收支架组发生支架移位2例,余2组无并发症发生。预开通组与可回收支架组的尿激酶用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可回收支架组的住院费用高于预开通组(P〈0.01)。术后128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18-66个月,平均44.2个月。随访期间,搅拌溶栓组有1例、预开通组有6例、可回收支架组有6例患者发生原闭塞处的再次狭窄闭塞,预开通组与可回收支架组的再次狭窄闭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经再次扩张治疗后未再发生管腔狭窄和血栓形成。结论搅拌溶栓技术治疗IVC型BCS合并IVC新鲜血栓形成安全而有效;小球囊预开通技术及可回收支架技术治疗IVC型BCS合并IVC陈旧性血栓形成的效果满意,且前者更经济。  相似文献   
6.
血友病甲是由于凝血因子Ⅷ(FⅧ)基因缺陷所致的X染色体连锁隐性遗传性疾病[1],FⅧ基因定位于X染色体长臂末端2区8带(Xq28)全长约186kb,包括26个外显子和25个内含子。目前多利用DNA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2]和可变数...  相似文献   
7.
柯斯曼螺旋体是一种黏液浓缩而成的小支气管管型,其形态为螺旋形,最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的形成可能是小支气管分泌黏液过黏和纤毛活动较差,因而在小支气管腔内停留时间较长,使黏液浓缩的结果,柯斯曼螺旋体中心有一无色发亮的纤维,周围包绕一层柔细纤维。在工作中,无论是微生物学还是细胞学都可能遇到柯斯曼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报告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伴盆腔复杂粘连患者l例,结合文献讨论该病的临床症状、手术术式及机器人手术的优势。方法 患者1998年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后未予治疗,定期复查提示肌瘤逐渐增长。超声提示多发子宫肌瘤,盆腔MRI提示巨大子宫肌瘤伴出血。结果 完善相关检查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子宫+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手术进展顺利,患者术后4 d出院,腹壁美观,随访恢复良好。结论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因其特有的优势,为巨大子宫切除伴盆腔复杂粘连患者提供了微创手术入路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比较双纽扣板技术与三纽扣板技术治疗Rockwood Ⅲ-Ⅳ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6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64例Rockwood Ⅲ-Ⅳ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固定方式分为双纽扣组32例,三纽扣组32例。记录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两组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双纽扣板组的费用明显低于三纽扣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23.46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时两组Constant评分和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总体并发症发生率(53%vs 50%,P=0.6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纽扣组与三纽扣组均可有效治疗Rockwood Ⅲ-Ⅳ型肩锁关节脱位,但三纽扣组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临床优势,且住院费用高于双纽扣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小RNA-27b-3p(miR-27b-3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在人软骨细胞表达及其靶向对应关系。 方法运用蛋白质印迹法(WB)与实时定量PCR技术(qRT-PCR)明确miR-27b-3p与MMP13在正常和骨关节炎(OA)人软骨细胞的表达。利用不同浓度的白介素(IL)1β干预原代人软骨细胞24 h,或利用不同时间点的IL-1β(10 ng/ml)干预原代人软骨细胞。利用原位杂交、转染及双荧光素酶报告技术确定miR-27b-3p与MMP13的靶向对应关系;结合运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抑制剂评估其作用机制。两组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资料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法多重比较检验。 结果WB、qRT-PCR和原位杂交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软骨相比,OA软骨中miR-27b-3p表达降低(t=5.07,P<0.01),MMP13表达升高(t=-6.31,P<0.01)。IL-1β干扰后的结果显示miR-27b-3p表达降低(F=129.54,P<0.05),MMP-13表达升高(F=394.50,P<0.05)。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分析,野生型-MMP13组荧光素酶活性降低(F=55.27,P<0.001),突变型-MMP-13荧光素酶活性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P=0.654)。利用特异性MAPK信号抑制剂和NF-kB抑制剂干预IL-1β诱导软骨细胞模型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抑制剂组的MMP13表达水平降低(F=28.43,P<0.001),miR-27b-3p表达水平增高(F=35.04,P<0.001)。 结论miR-27b-3p在OA软骨细胞呈现低表达,并负向调控MMP13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NF-κB和MAPK信号通路,这结果提示这miR-27b-3p可能作为OA诊断与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