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44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8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81.
肺动脉楔状造影对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分析研究潘世伟综述刘迎龙,萧明第审校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由于肺血管长期受高血流、高压力作用,使肺血管发生相应的组织结构改变,而肺血管床的结构改变又对其手术危险性及预后情况影响很大。肺动脉分为:①弹力动脉...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探讨采用首次通过法核素肺灌注显像、通过放射性时间-计数曲线方法了解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有肺动脉高压(PH)手术前、后肺动脉压力的变化规律的价值.方法 115例二尖瓣病变为主的瓣膜性心脏病病人均行瓣膜置换或成形术治疗.所有病人在手术前,手术后7天行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33例在术后3个月进行第3次复查.另选10名健康者,测其肺循环平均时间(LET)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与术前相比,术后7天LET明显降低(P<0.001).33例术后3个月的LET与术后7天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LET仍有继续下降趋势.结论 瓣膜性心脏病合并有PH病人,肺动脉压力的降低在术后7天左右最明显,此后降低缓慢.术前肺动脉压力越高,在术后早期越难以降至正常水平.无创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检查方法在瓣膜性心脏病合并PH的术前判定、手术疗效和预后判断等方面有明显的优点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2007年12月在笔者医院手术的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手术方式及手术结果。结果 1998年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起源于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18例,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31.0±24.8岁(10天~71岁);单纯冠状动脉瘘10例,合并其他心脏疾病8例;冠状动脉瘘引流至主肺动脉11例,右心室5例,右心房1例,左心室1例;15例患者有1个瘘口,3例有2个瘘口,瘘口直径4.8±3.0mm(1~12mm)。手术方式包括心内修补5例,经冠状动脉切口修补3例,心表结扎或缝扎9例,经心内及冠脉切口修补1例。体外循环下手术13例,其中2例在并行循环下手术,非体外循环手术5例。ICU时间和气管插管时间的中位数分别为2天和10h,术后住院时间10.2±5.6天。1例发生残余瘘(5.6%),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起自前降支的冠状动脉瘘绝大多数均引流至右心系统,形成左向右分流。由于分流量多较小,较少引起心肌缺血。外科手术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4.
成形软环应用于三尖瓣关闭不全修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国产三尖瓣成形软环对继发于左心系统瓣膜病变造成的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治疗效果. 方法:自2002-08至2004-08,我院收治的63例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病人,在行左心系统瓣膜病变矫治时,应用国产三尖瓣成形软环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49例病人获得随诊,平均随诊时间为17.4±10.3(3~33)个月. 结果:63例病人在术后早期均治愈出院.49例病人随诊时有l例病人死于非三尖瓣成形所致原因;其余48例随诊病人较术前症状均有改善,心功能较术前提高,超声检查示三尖瓣中量反流3例,大量反流1例. 结论:国产三尖瓣成形软环对三尖瓣关闭不全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成形效果优劣的关键在于术中对三尖瓣瓣环的有效处理.三尖瓣瓣环越大,则更应选择相对较小的人工瓣环,成形时不仅要缩小三尖瓣的游离缘瓣环,还要将部分三尖瓣隔瓣瓣环予以缩小和固定.  相似文献   
85.
国产瓣膜成形软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分析国产瓣膜成形软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为合理选择人工瓣环大小提供依据。方法 2002年4月至2009年11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连续对66例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男55例,女11例;年龄11~69岁(44.62±15.94岁)]应用国产瓣膜成形软环施行二尖瓣成形术。在选用人工瓣成形环大小时遵循以下原则:先用测瓣器测量二尖瓣前叶瓣环距离,若测得该距离大于30号,则选用至少小2个号的人工瓣成形环;若测得瓣环在30号以内,则选用小1个号的人工瓣成形环。术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进行随访,以观察二尖瓣成形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出院时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少量至中量反流1例,少量反流11例,其余54例患者二尖瓣关闭正常或仅有微量反流;二尖瓣前向流速1.40±0.30 m/s,无二尖瓣狭窄或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前向运动(SAM)征象。随访51例,随访时间2个月~7年(24.60±25.90个月)。随访期间有38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瓣中量反流1例,少量至中量反流5例,少量反流9例,二尖瓣关闭正常或有微量反流23例;二尖瓣前向流速1.50±0.40 m/s;无二尖瓣狭窄、SAM征象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现象;随访期间左心房内径(43.19±10.48 mm vs.48.59±9.40 mm,t=4.524,P=0.000)和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52.64±7.35 mm vs.62.69±8.77 mm,t=7.607,P=0.000)均较术前减小。结论应用国产瓣膜成形软环,通过放置较小号人工瓣环行限制性二尖瓣瓣环成形术,在二尖瓣修复成形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明确,而且有很好的时间持续性。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间断小切口与长切口两种取大隐静脉方法的优缺点.方法将40例CAB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一组采用间断小切口取大隐静脉(间断小切口组),另一组采用长切口取大隐静脉(长切口组).术后10天观察切口情况,随访1~9个月,对比观察、分析临床结果.结果间断小切口组术后10天,2例切口血肿(10%).随诊中1例血肿需外科处理.长切口组术后10天,共7例(35%)患者切口发生并发症,随访中2例患者因感染需外科处理.结论间断小切口技术虽然较长切口复杂、困难,但在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提高术后美容上优于长切口.  相似文献   
87.
原发性心横纹肌肉瘤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1例心横纹肌肉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镜下见瘤细胞弥漫生长,疏密不等,部分区域有黏液样基质,部分区域为红染基质。瘤细胞大部分为大圆形、短梭形,核深染,不均匀成块状。部分细胞分化较好,核分裂象易见,可见少量瘤巨细胞。肿瘤组织结节样突向心肌内。免疫组化:PAS和CD68(+)、desmin、vimentin、CD68和CD117(+++),MyoD1(++),CK、PCNA68%(+),myoglobin、S-100、p53和Ki-67(-)。结论原发性心横纹肌肉瘤罕见,恶性程度高、侵袭性强,组织形态学及临床表现有较大差异,免疫组化检测能增加诊断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8.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H)患者手术指征的判断目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有创的右心导管检查。对疑难病例,甚至要行创伤更大的肺活检,以明确是否具有手术指征,不易被患儿及家属接受。而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PPI)有无创、简便、安全、可重复性等优点,与右心导管资料有一定的相关性[1]。本研究将合并重度PH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前PPI资料与围术期肺动脉压力、全肺阻力(TPR)等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分析,以便在术前评价中采用PPI取代或部分取代右心导管等有创检查,为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9.
用放射性核素方法了解肺动脉高压的变化,不仅可以定性,还可进行定量分析,同时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具有简便、安全、可多次重复等优点,对于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前判断和术后远期随诊,皆有明显的优点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